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孩子喉咙痛、高烧不退?急性扁桃体炎怎么办?

  • 9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孩子喉咙痛、高烧不退?急性扁桃体炎怎么办?封面图

孩子喉咙痛、高烧不退?可能是急性扁桃体炎在作怪

01 什么是儿童急性扁桃体炎?

秋冬季节变换,总有家长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孩子突然喊喉咙疼,发烧难退,精神头也没了。说起来,扁桃体就像咽部的“小守门员”,本来替身体把关,但一旦出问题,“守门员”自己也罢工了。
简单来讲,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咽喉炎症,主要发生在5~15岁的孩子身上。统计显示,这个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还在“成长练级”,对外来的病毒和细菌抵抗力较弱。只要受到感染,扁桃体就容易发炎,出现不适。

📊 数据显示,5-15岁儿童最容易“中招”,尤其是换季期间。

02 哪些症状要当心?

扁桃体炎的初期,有时只是不太好察觉的轻微咽干,或孩子吃饭不专心。但一旦病情发展,以下4个症状经常出现,容易让家长警觉:

症状 具体表现 区别于普通感冒
突发高烧 体温可升至39℃以上,常持续2~3天不退 感冒半数不会高热,且退烧快
吞咽困难 吃东西、喝水都觉得疼,甚至不愿意进食 感冒时不会持续吞咽痛苦
扁桃体红肿 张嘴可见咽部红、扁桃体肿胀,可能有白色脓点 普通感冒只轻度咽红,无明显肿胀和白点
颈部淋巴结肿大 摸脖子能感觉到肿块,部分孩子压痛明显 感冒少见,肿块不明显
🔎 如果孩子高烧、喉咙痛几天都不好,有上述表现,不能只当普通感冒看。

03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扁桃体炎最常见的原因,其实只有两大类:一是病毒感染,大多数是腺病毒、流感病毒作怪;二是细菌感染,最典型的是溶血性链球菌。这些“外来客”通过飞沫、口水或接触分分钟传给孩子——比如学校、托班里的小朋友打喷嚏,共用餐具,传染很快。

  • 病毒感染(约70%): 多为轻症,自己修养后就能慢慢好。就像孩子偶尔受凉,并不会总发作(如腺病毒、流感相关病毒)。
  • 细菌感染(约30%): 症状明显、发展快,单靠休息和喝水往往缓解不了,需要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扩散,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
🤧 群体空间、换季时期,尤其要小心交叉感染,再加上孩子抵抗力尚弱,更容易被盯上。

04 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

很多家长一听到需要去医院,总是担心检查太多、孩子受罪。其实,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很简单,通常有三步:

  • 问诊:详细询问发病经过,对症描述(比如突发高烧、吞咽痛时长)。
  • 咽部检查:用专业工具轻轻压舌板,观察孩子嘴里扁桃体的红肿、白点等情况。医生会判断是轻度发炎还是伴随脓性分泌物。
  • 必要时验血或咽拭子:如病情不典型或者要明确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验血或咽拭子可以帮助分辨,避免滥用抗生素。
🩺 小贴士: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经验丰富,孩子全程只需配合短时间的口腔和外表触诊,绝大多数孩子不会感到明显不适。

05 怎么治疗最有效?

治疗扁桃体炎其实分两类,对症下药才是关键。举个例子,8岁的涛涛(男孩)因为高烧、咽痛被诊断为细菌性扁桃体炎,医生根据检查给予抗生素治疗,4天后病情好转。

类型 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病毒性 主要靠多饮水、充足休息、对症缓解。 一般7-10天自愈,不需抗生素。
细菌性 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抗生素全程治疗。 务必用足疗程,不可提前停药。
  • 炎症减轻后,还要巩固几天,避免“拖尾巴”变慢性。
  • 辅助药物如漱口液、局部喷雾,能减缓疼痛和不适感。
  • 遇到药物过敏或持续高烧等特殊情况,需及时停药请医生处理。
及时规范治疗,有研究显示能让病程减少2~3天,孩子恢复得更快。

06 在家护理的5个要点

家长日常护理,也是让孩子舒服的关键一步。下面几个小建议,都是耳鼻喉科常见护理经验总结~

  1. 饮食选择:以温凉软食为主,比如米粥、蒸蛋羹、炖肉泥,避免食物太烫、太硬伤到喉咙。
  2. 体温管理:实时测温,物理降温优先,如温水擦拭。持续高热别硬扛。
  3. 口腔清洁:每天用淡盐水轻轻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减少二次感染机会。
  4. 休息要求:让孩子多休息,保证睡眠,活动量适度减少,全身更容易恢复。
  5. 复诊时机:症状没缓解或加重时别等,尤其是高烧>3天、呼吸急促或吞咽困难。
📋 症状加重警示清单:
  • 高烧不退 > 3 天
  • 持续恶心、呕吐
  • 说话含糊、流口水加重
  • 明显呼吸费力
  • 脖子肿块迅速变大

07 预防复发这样做

扁桃体炎有一定复发率,数据显示,约30%的患儿可能反复发作。日常生活中,这三件事能帮大忙:

  • 增强免疫力:补足优质蛋白(如鸡蛋、豆制品)、时令蔬菜水果,新鲜橙子或猕猴桃每天一小份,有助于抵御病毒。
  • 避免交叉感染:个人餐具专用,勤洗手,幼儿园、学校期间注意保持距离,减少传染“链路”。
  • 及时治疗鼻部疾患:鼻炎、鼻窦炎等常让咽部反复暴露于细菌“攻击”,治疗到位能减少扁桃体反复受累。
🌱 健康习惯和饮食调整,长期来看比吃药更重要。

总结与叮嘱

孩子的扁桃体炎,看似小事,但实际上它常常和生活饮食、换季气候、集体环境密切相关。多关注症状变化,辨别清楚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规范治疗,再加上家里的细心呵护,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恢复。如果出现持续高烧或喉咙肿痛难忍的情况,记得及时寻求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帮助,这样孩子才能真正远离扁桃体炎的“反复缠身”。

🧸 日常养成良好卫生和饮食习惯,是守护孩子健康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