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冬季呼吸道感染防控全攻略:从症状到治疗

  • 75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冬季呼吸道感染防控全攻略:从症状到治疗封面图

冬季呼吸道感染:科学预防与有效治疗指南

一到冬天,周围咳嗽、打喷嚏的人就多起来。地铁、办公室、超市里,总能听见有人鼻音很重,或者在提醒身边人“感觉有点不舒服”。其实季节的变化,确实会影响呼吸道健康。但呼吸道感染到底怎么来的?哪些信号特别要当心?怎么科学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今天一次讲清。

01 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得呼吸道感染?

冬天呼吸道感染的病例比夏天高出约40%,这并不是偶然。简单来说,寒冷和干燥对人体呼吸道有一定影响。首先,冷空气会让鼻腔和喉咙的“屏障”功能变弱,黏膜变干,容易让细菌和病毒趁虚而入。而且,冬天门窗常关,房间通风变差,空气里细小的病毒颗粒更容易积聚。
除了环境因素,病毒在低温下的“生存本领”也更强。例如流感病毒在冷空气中能活得久一些,更容易通过飞沫传播。免疫力方面,天气寒冷时,人体抵抗力相比夏天略有下降,尤其是老人、小孩或者本身就身体不太好的人,容易成为高发人群。

提示:冬天频繁出入空调房或暖气房,冷热交替可能会让喉咙“罢工”,加重感染风险,不妨多备一条围巾。

02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 持续高烧超过3天(成人体温持续38.5℃以上)
  • 呼吸困难(喘不上气、胸口发紧)
  • 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呈黄色/绿色
  • 嗓子持续剧烈疼痛、进食困难
  • 家中老人或小孩精神反应变差、反复呕吐、不肯饮水
例如,63岁的王阿姨连烧三天,还总是喘不过气,尝试物理降温和一般感冒药无效,这类情况应该早点去医院,避免转成肺炎等重症。
说明:早期像轻微干咳、偶尔打喷嚏,多数能自愈。而上述“持续、严重”表现往往预示着需要医学干预,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和小孩。

03 病毒传播的三大危险途径

  1. 飞沫传播 🚶‍♂️
    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带有病毒的飞沫可以飞出去一两米。周围人吸入或飞沫落到口鼻,很容易被感染。
  2. 接触传播 🙌
    比如手摸了门把手、电梯按钮这些“公共物品”,手上沾上了病毒,然后不小心又揉了眼睛、摸了鼻子,这样也很容易中招。
  3. 气溶胶传播 💨
    在通风不良或空间狭小的地方,病毒颗粒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很久。长时间待在同一个空间,哪怕没直接接触,也有被呼吸带入的机会。
这些传播方式不分年龄、有无基础病,普通健康人同样容易遇到。
传播方式 高发地点 生活场景举例
飞沫 公交、办公室、教室 隔壁同事咳嗽没遮住嘴
接触 商场电梯、门把手、医院 手按电梯后揉鼻子
气溶胶 封闭空调房、公交车厢 密闭空间待久了

04 医生如何确诊感染类型?

医院通常会建议下列检查,帮助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咽拭子检测: 用棉签取喉咙分泌物,做病毒或细菌核酸检测。适合有发热、咽痛、咳嗽的患者,能帮助区分流感、新冠或其他病毒。
  • 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数量及分类。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升高明显,病毒感染变化不大。适合区分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染。
  • 胸片或CT: 有助于排查肺炎、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适合老人、免疫力低下者、高热不退人群。
比如家长带孩子发烧来看病,医生会建议做咽拭子,明确是不是流感。如果成年人反复高烧,血常规和胸片能辅助判断要不要用抗生素或住院。
提醒: 检查项目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不要自己随意选择哦!

05 治疗的关键:对症+抗病毒

治疗呼吸道感染,分为缓解症状与针对病因两方面——

  • 对症处理: 普通咳嗽、嗓子痛、鼻塞,主要靠休息、多喝水、适量温开水/盐水漱口等。物理降温帮助缓解发热。
  • 抗病毒药物: 流感、新冠等确诊后,医生会建议48小时内用药(如奥司他韦)。越早用效果越好。
  • 抗生素仅限细菌感染: 普通病毒性感染不用抗生素。只有明确细菌感染才会上抗生素,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或细菌性肺炎。
  • 重症患者: 老人、慢性病人如果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往往需要住院静脉治疗。
有位28岁的男士,连续高烧不退且痰色黄浓,检查后被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医生开了抗生素,并安排住院监测。普通病毒感染时,他只需居家休息,对症处理即可。
用药类型 适用场景 是否需医生开具
对症药物 咳嗽、流涕、头痛 部分可自行购买
抗病毒药 检测明确病毒感染 医生处方,需监测
抗生素 确诊细菌感染 必须由医生开具
如果症状反复加重或高热持续,别拖着,应该及时就医,由医生指导用药。

06 做好5件事远离感染

  1. 接种疫苗: 流感或新冠疫苗,特别适合老人、慢性病人和3-8岁儿童。一般每年秋冬前接种。
  2. 经常通风: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常洗手: 外出回来、用手揉鼻子前,记得用流动水和肥皂仔细清洁手部。
  4. 适度锻炼: 比如散步、体操等能增强抵抗力。老人可在温暖时间段出门。
  5. 合理饮食,补充蛋白质: 鱼、鸡蛋、豆制品、牛奶都是很好的选择,每天都要有。
老人和小孩: 体质较弱,防护要更细致。比如出门戴口罩、尽量减少到人多密闭的场所。孩子有不适,尽早联系儿科医生。
预防方法 适用对象 日常建议
疫苗接种 老年人、慢性病患、儿童 提前预约,遵医嘱安排
室内通风 全家 早晚分别开窗10-15分钟
营养均衡 所有年龄层 每天吃足蛋白质、多喝水
简单提醒: 饮食里多安排点鲫鱼汤、豆腐汤、鸡胸肉等常见食材,对增强抵抗力很有帮助。

07 实用小结

冬天呼吸道感染别怕,认清风险、学会区分症状,合理就医、科学用药、怎么预防心里有数,就更容易应对它。😊日常保持通风、注重卫生、补充营养,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家有老人和孩子,这份“小攻略”可以贴在冰箱门上,关键时候看看,心里也多一分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