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必看:冠心病防治的3个关键点,现在知道还不晚
01 心脏的“通道”堵了,三高人群要小心
有时候,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动不动就感到胸口不舒服。其实,这和心脏的“供油管道”——冠状动脉密切相关。冠心病,说白了就是这些通道因为斑块慢慢变窄,心脏像是要加油却油路不畅,干劲儿大打折扣。
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中,血管长期处在高压力、高油脂、高糖分的环境。如果把血管比作自来水管,压力一大、杂质多,日子久了,管道壁就容易积垢,越积越厚,“堵点”越来越多。三高,并不是问题单独存在,而是互相影响,一起加重冠心病风险。
02 身体的求救信号,千万别当成小毛病
- 胸部压迫感或疼痛:多在活动、饭后或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后可缓解。有的人描述像是胸口被石头压住,持续几分钟。
- 夜间突然气短:夜里平躺时突然觉得喘不上气,要坐起来才能缓解。长期三高的朋友张先生(65岁)一次晚上走几步就胸闷,后来查出是冠心病发作的前兆。
- 持续胸闷、心慌:与普通劳累不同,三高患者还可能出现连续心跳加快、胸部异常不适,特别是在早晨上厕所或者爬楼梯时更明显。
- 牙痛、肩膀痛:并不是所有冠心病都会表现在心口,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部、下巴、牙齿或肩膀放射性的疼痛,容易误以为是牙病或肩周炎。
03 三高“组团”进攻,血管容易变脆、变厚
就像水管如果老是被高压水冲刷、里头又沉积了大量污垢一样,冠状动脉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大血流、高糖、高油脂的压力。三高让血管壁的内皮细胞(血管最内层的保护层)受伤,血脂里的胆固醇易趁虚而入,渐渐在血管壁内部“住下”,形成斑块。
危险因素 | 具体作用 | 健康影响 |
---|---|---|
高血压 | 损伤血管内膜 | 使血管变厚、变硬,容易破裂 |
高血脂 | 血液中胆固醇升高,沉积在血管壁内部 | 形成斑块、血管腔变窄 |
血糖异常 | 促进内皮损伤、加快动脉硬化 | 斑块更易破碎,增加血栓风险 |
有研究指出,三高同时存在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出2-3倍。年轻时或许感觉不到差别,但随着年龄增长,斑块的积累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起血流中断,诱发心肌梗死。
04 冠心病到底该查什么?检查其实没那么可怕
很多人一提到心脏检查就紧张,其实大多数冠心病相关检查并不难忍受。常见检查方法如下:
- 心电图: 安静躺着,10分钟内就能完成;能初步发现心律有无异常。
- 冠脉CTA: 通过电脑断层扫描加上造影剂,能直观看到血管是否有斑块、是否变窄。扫描像做CT一样,只需短暂屏气,无需手术,适用于冠心病高风险人群。
- 运动负荷试验: 让你在跑步机或自行车上缓慢增加运动强度,观察心脏负担情况下的供血情况。过程中有医生全程监护,出现不适会立刻暂停。
- 心脏彩超: 通过超声看心腔、心瓣膜及心脏运动情况,全程无创。
05 药物、支架还是搭桥?三高控制还是关键
冠心病一旦确诊,治疗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堵塞严重程度、斑块位置和你的整体情况来决定。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有三种:
- 药物治疗: 包括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硝酸酯类药物,主要作用是防血栓、降脂、改善心脏供血。早期或血管狭窄在50%以内的大多数人,仅靠药物控制效果就不错。
- 支架植入: 如果某支血管斑块堵塞超过75%、出现反复心绞痛甚至心梗,就可能需要在手术室内把支架(类似金属小网筒)撑开堵塞部位。手术创伤小,恢复也快。
- 冠脉搭桥: 对于堵塞极重且分布广泛,无法用支架解决的人群(特别是多支血管严重病变),搭桥是替代“旧路”开新通道的办法,属于大手术。
不论使用哪种方法,三高控制始终不能松懈。有位58岁的周女士,做完支架后若按医生建议长期规范吃药+运动,目前10年过去日常生活没任何影响。
06 日常护心秘籍:吃对+动对,血管能年轻不少
说到冠心病防治,最“划算”的投资就是生活习惯。下面这份“三高患者专属护心食谱”,简单有效,可以帮助你血管更“年轻”。
食物类型 | 具体推荐 | 作用与建议 |
---|---|---|
主食 | 燕麦、玉米、糙米 | 富含膳食纤维,帮助降低胆固醇,每天一餐适合换用全谷物 |
蔬菜 | 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 | 抗氧化、助降脂,每天至少400克,花样搭配 |
优质蛋白 | 鱼、鸡胸肉、豆制品 | 脂肪含量低,有助于血管弹性,每周至少2次鱼肉为佳 |
健康零食 | 坚果如核桃、杏仁 | 有效提升好胆固醇,每天一小把即可 |
- 碎片化运动: 不需要大运动量,能走路就多走,电梯和楼梯换着用。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慢走、快步、广场舞都行。
- 规律作息: 保持每晚6-7小时睡眠,减少熬夜,心脏压力才能减轻。
- 心理舒缓: 适当社交,偶尔小聚,保持亲友交流,心理状态稳定有益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