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当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潜在危险—让我们一起揭秘!

  • 569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当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潜在危险—让我们一起揭秘!封面图

当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潜在危险—让我们一起揭秘!

根据这份检查报告显示,检测到右侧下肢胫前动脉上段节段性狭窄(50%-69%),右侧下肢股浅动脉上段及中段闭塞或近闭塞(考虑血栓性),下段管腔狭窄(<50%),右侧下肢股总动脉狭窄(<50%),右侧下肢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伴斑块形成(多发)。这些指标明显异常,正常情况下,动脉应该具有光滑的内壁和良好的弹性,不应出现狭窄或闭塞。

这些异常结果说明患者的动脉存在显著的硬化和急性闭塞,这些问题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影响下肢供血,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如间歇性跛行、肢体疼痛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疑似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报告中显示的多处动脉狭窄和闭塞现象可能是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这种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动脉内壁的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等原因,使动脉变硬、管腔变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疾病,通常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相关联。研究表明,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致残率和死亡率亦随之增加。根据文献[1],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能导致严重的下肢缺血,甚至最终发展为截肢。

治疗方案:从药物治疗到介入手术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和缓解症状。根据相关研究[2],抗血小板药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介入治疗(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手术治疗(如旁路移植手术)可以成为重要选择。介入治疗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动脉内放置支架等手段,使狭窄的血管重新通畅。手术治疗则通过在狭窄部位引入旁路血管,达到改善肢体供血的效果。文献[3]指出,介入和手术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变进展方面具有效果。

预防措施:从生活习惯入手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首先要从改进生活习惯入手。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吸烟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戒烟,吸烟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保持规律锻炼,维持健康体重也相当重要。

另外,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和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键。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对于有疾病家族史的个体,更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状况。最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促使大家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总的来说,面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认识和积极的防范措施。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防止疾病进展的关键,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则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1. Zheng Z, Ke L, Zhuang J,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ngiolo Surg. 2019; 34(7): 425-431.
  2. Lukács I, Jónás M, Páll D. "The role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Cardiovasc Ther. 2018; 36(2): 123-129.
  3. Krishna GH, Sinha SK, Satyam Ga,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vs open bypass surgery in lower limb occlusive disease." Vasc Endovasc Surg. 2017; 51(3): 16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