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乳腺癌早发现!女性健康的必备知识

  • 11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乳腺癌早发现!女性健康的必备知识封面图

每3分钟1人确诊!乳腺癌早发现其实很简单

坐地铁时,身旁的朋友突然感慨:乳腺癌现在这么高发,是不是谁都要担心。说来,这几年越来越多女性讨论定期做乳腺检查,但“到底查什么?发现什么早就医?”许多人其实并不清楚。乳腺癌并没想象得那么神秘,也没那么遥远 —— 中国每年有42万人新发病例,但只要方法得当,早早发现其实比想象简简单单。

01 乳腺癌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乳腺癌就是乳腺里的某些细胞“变得不听话”,开始异常增殖,形成乳房里的一个小团块。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 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占了七八成,出现在乳腺的导管部分。
  • 浸润性小叶癌:大约十分之一,起源于乳腺小叶。
  • 原位癌:就是还没“闯出门”,被局限在原地的小肿瘤。
小提示:导管癌和小叶癌最常见,后续治疗方式也有所区别。
类型 发生部位 大致比例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导管 70%-80%
浸润性小叶癌 乳腺小叶 10%-15%
原位癌 原位未扩散 5%上下

02 这些信号出现千万别拖!

乳腺癌早期说真心话,常常没啥特别感觉,但是有7个典型信号,一旦发现就要快点就医:

  1. 乳房摸到肿块,尤其是无痛、质地偏硬的。
  2. 乳房皮肤出现凹陷或橘皮样改变
  3. 乳头溢液,尤其带血色或浑浊。
  4. 乳房局部发红或肿胀
  5. 乳头回缩、变形,和平时不一样。
  6. 腋窝下摸到淋巴结肿大
  7. 乳头或乳晕出现湿疹样溃烂

有位42岁的女士说,自己右侧乳房摸到豌豆样硬块,一点都不痛。两个月后检查,发现是早期乳腺癌。乳腺癌的肿块往往“默不作声”,越不疼越要警惕!
小结: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别犹豫,快去正规医院乳腺门诊!

03 为什么偏偏是我得病?

很多人都会问:“怎么倒霉成了自己?”说到底,乳腺癌的发生和下面这些主要因素相关,不是“倒霉抽签”,而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

风险因素 简要说明
雌激素暴露 雌激素水平高,作用时间长,就像“持续往火苗上加油”,促使乳腺细胞异常增生。
遗传基因(BRCA1/2) 家族里有直系亲属(比如妈妈、姐妹)罹患乳腺癌,这类基因突变风险更高。
年龄增长 绝大多数患者都在40岁以后才发病。
体重超标或肥胖 脂肪组织会分泌雌激素,长时间超重风险增高。
过往乳腺疾病 比如乳腺增生、良性肿块也属于风险人群。
数据角落:
I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超过90%,越早发现,越容易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04 确诊要做哪些检查?

乳腺检查其实没想象中“恐怖”,正规的流程,大多是三步走:

  1. 乳腺超声 + 钼靶(乳腺X线):这两项互补,一个看组织结构,一个适合识别钙化灶,合起来效果最佳。
    40岁以后建议增加钼靶检查。
  2. 穿刺活检:医生会用细针在局部麻醉下取很小一块组织送病理,是确诊乳腺癌必不可少的一步。
  3. PET-CT等分期检查(如果怀疑肿瘤已扩散):主要用于判断肿瘤是否有远处转移,有助于后续治疗计划。
  • 有些人觉得穿刺活检“很可怕”,其实近年技术进步,疼痛感很轻微,绝大多数人都能耐受。
  • 检查过程不会让肿瘤“扩散”,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
常规体检项目 适用年龄
乳腺超声 30岁起建议每年1次
乳腺钼靶 40岁起建议每1-2年1次
📅TIPS: 坚持体检比一次逞强更重要,有异常随诊时一定带上既往报告。

05 治疗方案怎么选?

乳腺癌的治疗有点像八爪鱼,不同分型、不同期别、不同身体状况,医生都会“量身定做”方案。主要思路分这几种:

  • 手术(保乳或全切):70%患者有望保住乳房,医生会充分考虑肿瘤位置、大小以及预后。
  • 放疗:大多用于术后,减少局部复发。
  •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通常5-10年这种药物能降低复发风险。
  • 靶向药物治疗:针对HER2阳性亚型。
  • 化疗:部分中晚期或高风险患者需要联合化疗。
小案例:一位49岁的女士,乳腺癌I期,检测结果为激素受体阳性,采用保乳手术加内分泌药物治疗,目前恢复良好。每个人的方案都可以很不同。
📝注意: 乳腺癌治疗讲究“个体化”,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06 治疗后记住这5件事

  1. 做淋巴水肿预防操
    每天坚持简单的手臂抬举及绕环运动,有助减少手臂肿胀。
  2. 补钙要讲时机
    长期内分泌治疗会影响骨密度,最好和医生讨论何时开始补钙和维生素D。
  3. 建立定期复查表
    前2年: 每3-6个月复查一次
    3-5年: 每半年到一年
    5年以后: 每年复查一次
  4. 多吃这几类有益食品
    大豆制品(豆腐、豆浆)、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花菜)、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杂粮,对身体有好处。 适量均衡最重要,不必刻意追求“超级食物”。
  5. 保持日常活力
    适度锻炼、规律作息、心情平和,有助身心恢复。
小结:
每次复查带好病历资料,遇到新症状不要自行判断,及时和主治医生沟通。

结语

乳腺癌不是遥不可及,科学筛查、积极治疗,很多时候都能转危为安。若家人朋友问“该怎么做”,其实记住两点:定期体检,勿拖早期信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身边有人走过这一程,才会发现,迈出的第一步,永远比犹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