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胸闷让你难以安睡?探索心肌供血不足的奥秘!
在近日的一次门诊记录中,我们关注到一位67岁的患者,近期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其心率高达60次/分。结合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史,医生初步诊断为心肌供血不足。这一诊断揭示了患者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相关问题,特别需要引起关注。
对于任何人来说,如果出现类似症状,都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可能带来身体不适,还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提示。

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的疾病有哪些?
心肌供血不足,顾名思义,即心脏的供血量无法满足心肌代谢需求。通常,这种情况大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引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
文献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于脂质物质在动脉内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最终引起血流减少。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全球每年约有1670万例心肌梗死事件,其中大多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如何治疗心肌供血不足?
对于心肌供血不足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则可考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等。介入治疗则主要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通过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来恢复血流。而对于严重病例,如多支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可能是最佳选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PCI的患者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而CABG则适用于多支病变的患者,并在长期生存率和重大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预防心肌供血不足,你可以这样做!
预防心肌供血不足需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保持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其次,戒烟戒酒,烟草和过量酒精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再次,定期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另外,管理好体重,避免肥胖;最后,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群体,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心肌供血不足虽然听起来令人担忧,但通过科学的医疗手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的。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以便早日确诊和治疗。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了解心肌供血不足的相关知识,并引起您的重视。健康无小事,未雨绸缪才能让我们享受美好生活!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22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uthors: Salim Yusuf et al.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 Patients with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uthors: S. Y. Park et al. Published i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