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急性胃肠炎症状与治疗,年轻人需警惕!

  • 182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急性胃肠炎症状与治疗,年轻人需警惕!封面图

急性胃肠炎:了解症状、治疗与预防

01 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 👀

下班回家的地铁上,总有人肚子不舒服地捂着肚皮,偶尔还皱眉头。其实,被急性胃肠炎"盯上"的最初时刻经常很低调,许多人会把轻微的不适当做消化不良或者普通肚子咕咕叫。比如刚吃完饭后突然觉得胃有点胀,肚子偶尔咕噜几下,以为多半是吃撑了。

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信号,有时候正预示着胃肠道正在经历小麻烦。对于年轻人,容易忽视的还有轻微恶心,不到呕吐的程度,只是觉得胃口差了点,或者大便变得稍微稀软,也许还夹杂着轻度腹部绞痛。

TIP: 如果出现轻度食欲下降、偶尔腹胀这种小变化,尤其近期吃过外卖或聚餐,不妨多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

02 这些表现要当心 ⚠️

  • 持续腹痛: 如果肚子剧烈绞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就要注意了。比如,有位32岁的女性在一次聚餐后,第二天醒来腹部绞痛,忍了一上午依然没有缓解,到医院后才发现是急性胃肠炎。
  • 反复呕吐: 轻微恶心到反复呕吐,可能很快进展。几口水都喝不下,甚至还合并头晕,这时千万别硬撑。
  • 严重腹泻: 一天上厕所多次,大便量大并且呈水样,甚至伴有粘液或异味。这说明肠道屏障受损,若同时合并发热,更要警惕脱水问题。
  • 发热: 持续低热或突发高热,尤其老人和孩子,如果吃什么都吐出来,精神变差,就是危险信号。

这个阶段常见的并发就是脱水。比如一位8岁的男孩因腹泻、呕吐数小时后出现口唇干裂、精神萎靡,家长以为只是普通感冒,结果必须住院补液。这说明胃肠道的急性炎症并不用心观察很容易出乱子,特别是体质较弱的人群。

03 哪些因素会增加风险?🔎

那么,急性胃肠炎为什么会出现呢?其实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外敌"闯入——

致病原因具体解释
病毒感染 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经污染水源、餐具、食物传播,是儿童、老年人最常见的触发因素。
细菌感染 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见于生食海鲜、制作存放不到位的餐食。
寄生虫 如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带来的拉稀持续更久,传播链一般和饮水、手卫生有关。

除了感染,有些药物(比如部分消炎药)、压力大导致肠道屏障脆弱,也会成为帮凶。此外,医学界强调:小孩和老年人肠道防御力偏弱,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概率远高于成年人。有研究显示,学龄前儿童因胃肠炎导致住院的风险约为成人的两倍。这些都说明,外部环境和身体自身的状况都会决定胃肠炎是否来得猛烈。

调查发现: 集体生活(如幼儿园、养老院)、食物供应链出现卫生疏漏的地方,更容易爆发急性胃肠炎的群发事件。

04 检查和确诊:怎么辨认真正的急性胃肠炎?

很多人问:我的症状就是急性胃肠炎吗?其实确诊主要靠三步,医生主要会怎么做呢?

  1. 详细问诊: 询问最近有没有吃外卖、聚餐、接触同样腹泻的人,帮助判断传染链。
  2. 体格检查: 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腹部压痛、肠鸣音增强等体征,有时还会轻按肚子判断胀气或压痛点。
  3. 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需要做血常规或大便常规,筛查感染迹象。偶发严重脱水或者怀疑细菌感染时,医生可能采集呕吐物或粪便标本查具体病原体。

医生依靠问诊+简单体查就能排除绝大部分非感染性腹泻,个别顽固或患者本身抵抗力弱的,再追加化验帮助判断。可以看出,胃肠炎的确诊过程并不复杂,大部分靠经验和生活中的细节。

TIP: 出现腹泻合并高热或严重呕吐,最好带上近期饮食和接触史就医,这对医生判断病因很有帮助。

05 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胃肠炎出现后,最优先考虑的,是防止身体因为呕吐、腹泻失去太多水分和电解质。医生通常不会一味"消炎"或全部用抗生素,更侧重支持性处理。

处理方式具体内容
口服补液 轻症推荐自己调配淡盐水,轻微腹泻不影响进食时优先喝清淡米汤、藕粉,稳定后再逐步增加进食量。
对症药物 腹泻严重用蒙脱石散,出现腹痛选用解痉药,恶心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止吐药。
抗菌/抗病毒药物 仅对细菌或明确病原体感染(比如化验明确沙门氏菌)才用抗生素,病毒性多主张支持疗法。

说起来,休息对恢复非常重要。如果高烧、呕吐脱水比较严重,医院会根据具体脱水情况给予静脉输液。家里护理时,切不可因为"怕腹泻"而过度止泻,这可能会延误身体排除有害物质的过程。

专家观点: 多数轻症胃肠炎靠饮食调整和补水就能缓解,但老人、儿童出现精神差、明显脱水要第一时间就医。

06 科学预防这样做 👍

或许你会发现,身边有人怎么就是不容易得肠胃炎?其实秘诀就在于生活细节——特别是吃和喝这件事。

推荐习惯/食品有益作用建议做法
充足饮水 帮助肠道代谢废物,维持粘膜功能 每天规律饮白开水,尤其是流感季更要补足
新鲜熟食 减少细菌、病毒被带入口腔机会 优先吃现做的饭菜,减少冷藏隔夜饭
常规洗手 切断病原传播链条 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皂液清洗30秒
健康饮食结构 促进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防御力 以易消化主食搭配适量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
小贴士: 有慢性基础病、体质偏弱的人群,建议健康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餐厅,用公筷、分餐更安全。

如果遇到身边有急性胃肠炎病人出现腹泻、呕吐这些情况,家里的平日清洁也不可忽视,及时消毒常用物品(如餐具门把手等)可减少疾病传播。此外,对于40岁以后、有过慢性胃病史的人,定期做胃肠道相关检查,提早干预更有利于健康。

出现以下情况时,须及时就医:

  • 腹泻、呕吐难以自行缓解超过24小时
  • 合并高热、血便或持续剧烈腹痛
  • 老人、小孩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精神差等脱水表现

总的来说,急性胃肠炎就像偶尔来访的"不速之客",虽说大多数时候自己会走,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有疑似症状时,多观察、多补水,该去医院要及时。目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日常饮食、卫生做到位,这其实比任何额外补品效果都好。愿每个人都能安稳度过每一个胃肠炎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