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关于卵巢癌的误区:甄别谬误,科学防治

  • 81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关于卵巢癌的误区:甄别谬误,科学防治封面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卵巢癌”这一疾病的认知可能存在许多误解和谬误。这些误区有时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本文将全面解析关于卵巢癌的一些常见误区,通过科学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误区一:卵巢癌“只出现在年长女性身上”

谬误:在很多认知中,卵巢癌似乎与“高龄女性”挂钩,许多人认为年轻女性患卵巢癌的可能性很低,甚至觉得自己不在高风险群体中,忽略了疾病筛查。

科学解读:研究表明,尽管卵巢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女性不会患病。许多卵巢癌患者年龄低于45岁,尤其是那些具有家族遗传史或携带BRCA1或者BRCA2基因突变的人群。有数据显示,遗传性卵巢癌可在更年轻的年龄发病。

正确做法:不论年龄大小,若发现和卵巢相关的异常症状(如腹胀不明原因或盆腔疼痛),都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建议定期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和卵巢健康监测。

误区二:“没有明显症状就不需要担心卵巢癌”

谬误:很多人觉得,卵巢癌是“有症状才需注意”的疾病,而忽略了卵巢癌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科学解读: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初期的症状往往非常轻微甚至完全没有表现。到了晚期,患者可能感到腹胀、消化不良或骨盆区不适,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常见的病症,如胃炎或肠胃炎。

正确做法:建议女性定期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和CA125肿瘤标志物检查,尤其对于有高危风险的女性,早期筛查是关键。预防重于治疗,切勿掉以轻心。

误区三:“卵巢癌是不可治愈的绝症”

谬误:卵巢癌患者及其家属有时会被“不治之症”或“只有靠运气”的观念所误导,甚至丧失了寻求积极治疗的动力。

科学解读:虽然卵巢癌的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但现代医学在治疗卵巢癌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有了显著的成效。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正在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外,早期卵巢癌在及时治疗后的治愈率可高达约90%。

正确做法:建议患者及家属积极与专业医生沟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科学做决定永远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

提升辨别能力的策略

防范措施:要避免疾病相关信息的误导,应多查询诸如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和权威肿瘤治疗中心等发布的信息。对网络中未经证实、不具有科学依据的内容,应当持怀疑态度。

培养科学思维:患病者及其家庭成员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侧面了解疾病,并依据科学依据判断疾病信息的真伪。可以参考专业医学文献、与多位医生沟通,或通过患者教育机构学习如何甄别准确的信息,确保自己在健康问题上的判断更加理性。

总结

本文回顾了卵巢癌中的几个常见误区,并针对这些谬误作出了科学解读。无论是关于患病年龄、症状表现,还是疾病治疗的客观性,科学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卵巢癌并非不可防治,只要采取科学的筛查与治疗措施,有效的健康管理将使我们离健康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 Chen L, Zhang Y, Zhao J. Surgical and Targeted 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21(8):1020-1029.

  • Smith MH, Lee M, Turner RR. Genetic Basis and Early Detection of Ovarian Cancer. JAMA Oncology. 2022;8(5):606-613.

  • Tong HP, Wong CL.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Ovarian Cancer in Young Wom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0(12):114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