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从肝癌谈起:如何预防、治疗并战胜这一“沉默杀手”!

  • 406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从肝癌谈起:如何预防、治疗并战胜这一“沉默杀手”!封面图

肝癌,这一被称作“沉默杀手”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尤其在一些特定地区,如中国山东省,肝癌的高发率更是令医学界和公众忧心。本文将详细探讨肝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这一危及生命的疾病,从而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根据相关数据,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名列前茅,每年新增病例数和因肝癌死亡的人数都十分惊人。肝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确诊时,很多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展到中晚期。了解肝癌的相关知识,掌握早期发现和预防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肝癌的常见症状与体征

肝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一般在中晚期症状才开始显现,如: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发热、黄疸、腹胀、腹水等。这些症状并非肝癌特有,但如果持续存在,尤其是有肝病史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并及时就诊。

根据临床报告显示,肝脏的肿大和触痛是肝癌晚期的常见体征。肝癌还容易转移至肺、骨、淋巴结等部位,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此外,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肝癌的诱因有哪些?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黄曲霉素污染食物的摄入,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这些因素引发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再生异常,导致肝癌的发生。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肝癌的两大主要病毒。在肝炎病毒感染后,如果未能及时治疗,long-term的慢性炎症和肝细胞的坏死再生,会增加肝硬化的风险,进而发展为肝癌。酗酒引发的酒精性肝病,也是导致肝癌的常见原因。此外,黄曲霉素是谷物、坚果等食物在不良储存条件下产生的真菌毒素,具有强致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发性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和威尔逊病等也属于肝癌的高危因素。

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案

肝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取决于癌症的分期、肝功能状况、患者的年龄和总体健康状况等。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疗和系统性药物治疗等。

早期肝癌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取得良好效果。如果肿瘤较小且局限,特别是早期诊断的患者,射频消融(RFA)或微波消融可以提供微创治疗选择。对于局部进展的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被广泛应用,通过将抗癌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达到减少肿瘤体积的效果。一些晚期肝癌或肝功能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系统性药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怎样预防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长期酗酒者、肥胖及患有糖尿病者、黄曲霉素摄入频繁的人群等。预防肝癌需要从根本上减少这些高危因素的暴露。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建议所有新生儿和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按需接种疫苗。丙型肝炎目前暂无疫苗,但避免共用注射器、避免纹身和不安全的性行为等,可减小感染风险。对于已有慢性肝炎的患者,定期进行肝脏检查和治疗是预防肝癌的关键。

饮食方面,减少黄曲霉素污染食物的摄入,避免长期酗酒,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体重,有助于预防肝癌。此外,定期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脏病变,早期干预治疗,提高治愈率。

面对肝癌:心态与家庭支持的力量

在肝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度过艰难时刻。

通过心理咨询、参加病友互助会等方式,患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精神支持和慰藉。此外,家属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际帮助,如陪伴就医、协助饮食等。这些关怀和支持,会让患者在抗癌之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

总之,肝癌虽然凶险,但通过早期预防、科学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调整,患者完全有可能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大家对肝癌的重视,共同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