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名63岁的患者因“乏力、食欲差伴皮肤黄染1个月”入院,经一系列检查后,发现了多项异常指标。这些异常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转氨酶(ALT、AS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弹性值增高等。这些指标均显示患者存在严重的肝胆功能异常,其中总胆红素正常参考范围为1.7-17.1 umol/L,而患者的总胆红素达到412.5 umol/L,远超正常值。此外,患者还有乙型肝炎病毒DNA高载量、白蛋白(ALB)降低和甘油三酯(GGT)升高等。
这些不断升高的指标反映出患者肝功能异常,且病情逐渐加重。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分泌胆汁等,而上述指标的异常意味着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存在肝胆系统的疾病,如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等。
探究肝胆疾病的多种可能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很可能患有慢性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以及与之相关的肝功能衰竭、胆汁淤积等疾病。慢性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都是引起肝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因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摄入,导致肝细胞逐渐坏死,肝功能衰竭进一步导致胆汁代谢障碍,表现为胆红素升高,黄疸明显。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据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此外,酒精性肝病也是肝脏疾病的重要成因,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严重者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肝细胞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导致胆汁淤积,进一步加重黄疸。
肝胆疾病的治疗策略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肝保肝治疗等。抗病毒治疗需长期坚持,目的是控制病毒复制,缓解肝脏炎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常见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等。而对于酒精性肝病,戒酒是首要且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只有彻底戒酒才能有效阻止病情的恶化。此外,辅以护肝、抗炎、抗纤维化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可以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在一些黄疸严重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行人工肝治疗或胆道引流术,如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以改善胆汁淤积状况,减轻患者症状。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制定,患者还需定期复查血液及影像学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肝胆疾病:小心呵护肝脏健康
预防肝胆疾病应从多方面着手,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是新生儿、儿童和乙肝高发地区的人群更应积极接种。此外,避免共用针头、妥善处理血液制品、遵循安全性行为原则等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则需要限制饮酒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便饮酒也要注意适量,同时避免空腹饮酒,并尽量选择低度酒。此外,平时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控制体重,注意休息,缓解压力。
最后,培养定期体检的习惯,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并及时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肝胆疾病的发生,还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呼吁大家关注自身健康,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引用文献
Zhang P, Ling L, Zhu J, et al. Chronic Hepatitis B: Research Advances and Public Health Challenges. Front Public Health. 2021; 9:637246.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 J Hepatol. 2018;69(1):154-181.
Tandon P, Gruden G, Weight of Epub et al. Liver Diseases Diagnosed and Monitored by Automated Laboratory Methods. Clinics (Sao Paulo). 2017;72(11):70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