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检查报告中,48岁的周女士因身患急性荨麻疹而前往遂宁市皮肤科门诊求医。经过皮肤科医生的诊断后,确诊为急性荨麻疹,并开具了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剧烈瘙痒和红色风团。它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会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报告中显示,周女士并没有明确的过敏史,皮肤症状也并不伴随其他系统症状。医生为她开具了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和依巴斯汀片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组胺作用来减少瘙痒和风团的形成。
什么是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俗称风疹,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它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风团和瘙痒。这些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可以反复发作。医生一般会通过体检和病史询问来确诊该疾病。
急性荨麻疹一般是由过敏因素引起的,比如某些食品(海鲜、坚果等)、药物、感染、压力或者昆虫叮咬等。这些因素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的组胺,组胺作为一种化学介质,会引起局部的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皮肤出现风团和瘙痒。研究显示,急性荨麻疹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概率大致相同,但某些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病(Zuberbier T, et al. Urticaria: Current Opinion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8)。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治疗急性荨麻疹的关键在于找到并避免触发因素,同时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一般来说,医生会采取以下的治疗方案:
抗组胺药物:这是最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有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和依巴斯汀片。
口服糖皮质激素:在症状严重时,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对于一些顽固性荨麻疹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进行治疗。
外用药物:如外用激素和卡帕路米霜等,主要用于局部症状的缓解。
研究显示,抗组胺药物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荨麻疹的复发频率(Maurer M,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tihistamin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Curr Med Res Opin. 2011)。
如何预防急性荨麻疹?
尽管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尤其对于过敏体质或有荨麻疹家族史的人群更为重要:
避免已知的过敏原:了解自身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尽量避免接触。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清洗衣物、床上用品,减少尘螨和其他过敏原的积聚。
管理情绪:压力和焦虑是急性荨麻疹的诱发因素之一,适当的放松和情绪管理有助于减少发病频率。
饮食健康: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
总结起来,急性荨麻疹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类似症状,请不要忽视,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
面对急性荨麻疹,我们需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通过医生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共同战胜这一皮肤之敌。
引用文献
Urticaria: Current Opinions. Zuberbier T,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8.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ntihistamin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Maurer M,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