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又称为“慢性荨麻风”,是一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皮肤疾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但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本文将深入揭示这一疾病的症状、原因、治疗方式以及如何预防,希望能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中国,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率占总人口的约0.5%-1%。确诊慢性荨麻疹往往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专业的皮肤科检查。本文根据最新研究,集中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什么是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风团伴有瘙痒感,症状每天或几乎每天持续存在,持续时间超过6周。荨麻疹的发作常与外界过敏原有关,但慢性荨麻疹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荨麻疹发作时,皮肤会出现一过性的红斑或风团,风团可以呈现不规则形态,大小不一,边缘不清,常伴有剧烈瘙痒。风团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会自行消退,但可能会在其他部位再次出现。
引起慢性荨麻疹的原因有哪些?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多数病例找不到确切原因。已知的可能原因有:
过敏反应:某些食物(例如海鲜、蛋类)、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及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体内释放组胺,诱发风团和瘙痒。
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有时可引起慢性荨麻疹。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与荨麻疹的发病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被发现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
物理因素:冷热、日光、压力等物理因素也可能引发特定类型的荨麻疹。
不同情况有不同的风险因素,根据图书馆和论文《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张海林,2010),约40%-60%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即特发性荨麻疹。
如何治疗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治疗方法包括:
避免过敏原:仔细观察和记录可能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组胺的作用,减轻瘙痒和红肿。同时,一些慢性病例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药物,如免疫调节剂。
非药物治疗:包括保持适度的休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及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不同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荨麻疹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2020)指出,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可通过适当的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但对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
预防慢性荨麻疹需要从生活习惯和环境入手,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慢性荨麻疹的发作风险:
避免已知过敏原:如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应避免食用或使用这些物质。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减少室内尘螨、霉菌和动物毛发等可能的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和干燥。
避免过度抓挠:尽量不要抓挠皮肤,以免加重瘙痒和感染。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减少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
避免紧张和压力:学会放松,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和压力可能诱发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预防手册》(刘海英,2021)指出,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缓解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
科技助力未来——慢性荨麻疹的前沿治疗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已被用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的作用,有效降低症状复发。目前,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患有慢性荨麻疹,除了积极治疗,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医学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缓解具有显著影响。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引用文献
张海林.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 荨麻疹治疗指南.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
刘海英. 慢性荨麻疹预防手册. 《健康生活》,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