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孩子肚子疼?儿童胃炎科学应对指南

  • 517次阅读

科普,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科普,孩子肚子疼?儿童胃炎科学应对指南封面图

孩子总喊肚子疼?警惕儿童胃炎的科学应对指南

晚饭后,7岁的果果又一次捂着肚子委屈地说:“妈妈,我肚子疼。”其实,类似的问题在不少家庭都发生过。不巧的是,第二天早晨果果依然没胃口、精神不振。这时不少家长会疑惑:孩子怎么老喊肚子疼?其实,反复的腹痛背后,儿童胃炎的隐患值得多加关注。

01 儿童胃炎到底是什么?

从医学上说,儿童胃炎就是胃黏膜出现了炎症反应。它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胃炎指突然发生、病程在一周以内,表现为胃黏膜的一时性充血或水肿;慢性胃炎则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可能伴随黏膜损伤和结构变化。简单来说,这就是孩子的胃部“小卫士”受了刺激,引发了一场局部的小风波。
胃炎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数据显示,约30%的儿童反复腹痛,背后与胃炎相关[1]。不过,儿童的胃炎往往不像成人那样表现明显,家长也容易忽视。

小提醒: 儿童胃炎如果处理及时,绝大多数不会遗留严重问题,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02 这些症状提示可能是胃炎

  • 腹痛:大多数孩子表现为上腹部(肚脐以上)隐隐作痛,偶尔会短暂减轻,但总是反复发作。
  • 呕吐:有的孩子早上起床后恶心、呕吐,甚至在进食后容易吐出来。
  • 食欲下降:明显的进食量减少,看到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 婴幼儿警告信号:有一位2岁的女宝宝,突然哭闹、不肯吃奶,家长觉得只是“闹情绪”,实际后来发现是胃炎所致。这说明,低龄孩子往往表现为烦躁、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
  • 体重变化与其他表现:如果伴随体重下降、精神不佳,或者发现腹部按压时有轻微压痛,建议尽早让儿科医生评估。
提示1️⃣
如果腹痛持续超过2周,或突然开始有呕吐、体重减轻等,应立即就医!
提示2️⃣
宝宝不会准确表达时,异常哭闹或拒食也需多关注。

03 为什么孩子会得胃炎?

致病原因 生活举例 备注
幽门螺杆菌感染 吃到未彻底清洗的生食、家中共用餐具 中国儿童感染率在20%-40%之间[2]
药物刺激 感冒期间反复用退烧药 药物损伤胃黏膜
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喜甜腻饮品 胃酸波动大易伤胃
压力/精神因素 考试焦虑、家庭变动导致情绪波动 影响胃部自我调节功能

这些诱因,如果持续存在,会让胃黏膜反复受损,引发炎症反应。不过,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也有部分家长体内本来就易发生相关炎症,这跟遗传和胃自身发育完善程度也有关。

别忽视: 胃炎虽然常见,但疗效和预后和病因密切相关,早识别有助于避免反复发作。

04 需要做哪些检查?

  1. 呼气试验:适合幽门螺杆菌筛查,只需正常呼吸采样,不用抽血,非常适合配合度不高的小朋友。
  2. 血液检查:抽血化验可大致评估感染和炎症情况,有助于和其他疾病(如肠道感染等)区分。
  3. 胃镜检查:有的家长听到这三个字就紧张,其实现在多数医院都能提供无痛胃镜,给孩子短暂镇静,再检查,非常安全。胃镜可以清晰看到胃黏膜有无破损、糜烂,有必要时取少量组织进一步化验。
小贴士: 检查流程由儿科消化专科医生全程指导,检查后当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生活。

05 科学治疗三步走

步骤 治疗方法 适用情况 儿科优势
1️⃣ 药物治疗 抑酸剂(如奥美拉唑)、
抗生素(用于幽门螺杆菌)、
黏膜保护剂
明确诊断胃炎并伴有中重度症状 剂量更准确,副作用监控更细致
2️⃣ 饮食调整 少量多餐、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香蕉等) 所有胃炎患儿 结合成长发育营养需求设计食谱
3️⃣ 随访观察 发病2周内症状未缓解需复诊,慢性胃炎建议每3-6个月随访复查 慢性活动或易复发儿童 动态监测生长指标,及时调整方案
小结: 部分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其实规范的儿童胃炎治疗方案副作用少,大部分能耐受;出现腹泻、头痛等偶发反应时,医生会结合病因适时调整药物。

06 居家护理关键点

  • 日常饮食推荐:优选米粥、面条、炖蛋、蒸鱼等柔软温和的主食。
    米粥:有助修复胃黏膜,早餐或晚餐替换主食,连续7天见缓解。
    香蕉:含丰富果胶,帮助肠胃润滑,每日半根为宜。
  • 急性胃炎发作时,选择流质饮食(如温水、米汤、南瓜泥),喂养频次建议4-6次/天,每次不宜过饱。
  • 记录每日症状(日记式简记),如腹痛出现时间、性质、持续时长,有助医生判断疗效和调整方案。
  • 憋尿、憋便、剧烈运动后及时留意孩子腹部情况,胃炎期间避免剧烈活动。
实用提醒: 慢性胃炎建议每3-6个月随访复查,养成良好作息有助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Bai, Y., Xiong, Y., & Jiao, X. (2020).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70(3), 361-368.
  2. Zhang, L., & Hu, Y. (2017). Update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ren: Epidem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3(21), 3830-3838.
  3. Jones, N.L., Koletzko, S., Goodman, K. et al. (2017). Joint ESPGHAN/NASPGH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64(6), 99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