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05个
视频

胸闷不是小事!88岁老人胸闷急诊,了解胸闷背后隐藏的秘密

<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不是小事!88岁老人<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急诊,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背后隐藏的秘密
01:16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要聊的是一个常见却让人担忧的症状——胸闷。今天的案例是一位来自上海的88岁妇女,她因胸闷来到急诊科。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个案例来详细讲解胸闷的成因、检查以及处理方法。什么是胸闷?其实,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患者会觉得胸部沉重、压迫感甚至是呼吸不畅。引起胸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问题、心理因素等等。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为了搞清楚胸闷的原因,医生给她开了多种检查。比如血常规、抗凝血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CT等。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排除或确认心脏、肺部以及其他系统的疾病。那么接下来医生还要进一步鉴别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心电图和胸部CT。这两个检查能帮助医生检查心脏是否有心肌缺血,肺部是否有感染、肿瘤或其他病变。目前结果显示心电图和CT未见明显异常。这让我们可以初步排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和急性呼吸系统问题。建议随访关注你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及早就医。我是你的医生,下次再见!

王艺沙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胸闷、心慌、头晕

<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心慌、头晕
01:49

胸闷、心慌、头晕?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了!大家好,我是你的家庭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冠心病。我们有一个83岁的患者,长期患有冠心病,并且一直在规律服药。却在最近一周时,出现了胸闷、心慌和头晕的症状。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症状呢?不用担心,今天我会告诉你这些症状代表什么。冠心病是一种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病,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这种病因相对复杂,经常与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像我们这位患者,已经患病十年,症状时有发作。胸闷和心慌是冠心病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这可能是因为心脏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从而让你感觉到胸部不适,并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头晕则往往是因为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氧。这三个症状往往让人感到非常苦恼。我们在这里建议,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毕竟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比如,我们这位患者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钟70次,比较规律。然而,即便平时情况看起来稳定,一旦出现不适,也需要及时排查。诊断冠心病除了看症状外,还需要借助一些常规的检查,比如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心脏的血流情况,从而更好地判断病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说到治疗,规律服药是冠心病患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这位患者已经在长期服用药物了。药物能够帮助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你可能会服用一些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甚至还有一些调脂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很重要的。冠心病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的摄入。同时还要坚持适度的运动,戒烟戒酒。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改善心脏的供血情况,还能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最后,我要提醒大家,症状控制得再好,也不要掉以轻心。冠心病患者应该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我们的患者现在在医生的建议下,已经开始定期随访,这样做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帮你更好地了解冠心病。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忽视身体的信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遵医嘱服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生活。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王琳副主任医师|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头晕胸闷不能忽视——高血压的隐患与预防

头晕<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不能忽视——高血压的隐患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

头晕胸闷不能忽视——高血压的隐患与预防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最近有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在吉林市的一位男性患者的病例中,他因头晕和胸闷前往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高血压。本文将对此病例进行分析,并介绍高血压的危害、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这位50岁的男性患者身高178cm,体重80kg,有高血压病史和心律失常病史。最近三天,他感到胸闷、头晕,活动后症状加重,但无胸痛及呼吸困难,经自测血压后发现血压高于正常水平。经过医院检查,血压为160/90 mmHg,心率为60次/分,节律不规整,心音低钝。该患者被建议住院治疗,但他选择了药物控制。高血压的隐患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长期未被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病、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其中,心脏病和脑中风是高血压的两大主要杀手。血压指标越高,发生这些风险的概率越大。高血压常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在早期阶段许多人并无明显不适症状,一旦症状显现,往往病情已较为严重。《美国心脏协会》201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正常血压人群的2至3倍[1]。高血压的危害及影响高血压不只是一个数字,它对人体各个系统有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心脏: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的工作负荷加重,引发左心室肥厚,久而久之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脏冠状动脉因为高血压的长期作用,容易形成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作。其次是脑部:脑血管因血压长期增高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同时,脑供血不足也会导致脑梗死等严重后果。根据《柳叶刀》上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脑卒中在高血压患者中比率显著增高[2]。此外,高血压还会对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硬化,逐渐发展为慢性肾病。另外,高血压也是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诱因之一,可导致视力问题甚至失明。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控制高血压最常见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在生活方式方面,建议患者保持健康饮食,如低盐、低脂饮食并增加富含钾、钙的食物摄入。定期运动也对控制血压有积极作用。此外,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也是重要环节。药物治疗方面,患者通常会被建议使用降压药物。常见的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ACEI(如贝那普利)等。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美国医学会杂志》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多种药物组合在控制高血压方面具有显著效果[3]。高血压的预防措施预防高血压的首要任务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盐的摄入量,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此外,戒烟限酒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每天男性建议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女性应在15克以内。饮食方面,应摄入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进行定期体检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测量血压可以及早发现血压的波动,从而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未来医学技术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应用于高血压的防治。例如,近年来兴起的数字化健康管理应用,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血压,配合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医学研究也在不断寻找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法,比如基因治疗和免疫疗法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被广泛关注。未来,这些新兴技术有望为高血压的控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正确面对疾病,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治疗计划,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家庭成员的支持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定期陪同患者进行体检,监督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症状等方式,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引用文献 Shen JX, Wilkins JT, Nicklas JM, 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Hypertension Among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7-2018.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7;129(9):1082-1087. He J, Klag MJ, Whelton PK, Chen JY, Mo JP, Qian MC, He GQ. Migration, blood pressure pattern, and hypertension: the Yi Migrant Study. The Lancet. 1991;37(8754):175-80. Oparil S, Calhoun DA, Mendelson MJ. Antihypertensive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advanced kidney disease.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8;319(6):601-610.

梅雪靖主治医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动脉供血不足,胸闷背后的真凶!

动脉供血不足,<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背后的真凶!
02:52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一个比较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也许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会感到反复的胸闷,这有可能就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惹的祸。冠状动脉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冠状动脉是负责为我们的心脏供血的重要血管。当它们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时,会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胸闷就是一时的不适感,不需要太在意,但实际上它可能是我们的心脏在发出警告信号。这位患者的情况是反复胸闷已经10年了,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但好在他并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他的病情目前比较稳定,继续现在的治疗即可。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及时就医和坚持治疗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很多人会问有没有特别显著的症状。其实,它的初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尤其是在运动或者情绪激动时更加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休息时也会出现胸闷胸痛的情况。如果你有这些症状,一定不要忽视,及时就医非常重要。有些人可能担心是否需要做很多复杂的检查。事实上,通过一些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及必要时的冠状动脉造影,就可以评估你的心脏健康状况。这些检查并不复杂,却可以为你的健康提供重要保障。在治疗方面,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本案例中的患者,医生给他开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这是一种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心肌的缺血症状。当然,具体用药需要遵循医嘱。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非常重要。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这些都是保护心脏、防止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措施。特别是饮食方面,要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多吃鱼肉和坚果,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总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虽然听起来很严肃,但只要我们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直接来找我。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蔡成屿主治医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胸痛胸闷!老年患者需警惕的急症!

胸痛<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老年患者需警惕的急症!
01:1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一位91岁老年患者的急诊病例。这位患者因胸骨后不适、胸闷和呼吸困难来到了急诊科。这位患者此前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病史,平时也在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进行维持治疗。这些药物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事件,但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患者感到突发的胸痛、胸闷,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和恶心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除了心脏问题,这位患者还出现了腹痛。腹痛与胸痛并存时,需要考虑到消化系统的情况。例如肝囊肿穿刺抽水后,患者可能出现肝脏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这也是一种急诊情。急诊处理上,医生先给予患者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并进行了动脉血气分析和指脉氧监测。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氧合状态和血气参数,从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在处理老年人的胸痛和胸闷时,特别需要关心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朱玲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胸闷、呼吸困难?肺部结节影要当心!

<span style="color: #da4707">胸闷</span>、呼吸困难?肺部结节影要当心!
01:24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一个比较常见但常常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呼吸困难和肺部结节影。最近有一位31岁的男性患者,因为呼吸困难来就诊,他的症状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呼吸困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症状,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这位患者通常在夜间发作,伴有胸闷,但没有喘鸣,而且通过锤击胸口能够好转。这个过程中,他也没有咳嗽和痰液。我们给他做了一系列检查,包括DD、心肌蛋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从这些检查中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然而,通过胸部CT扫描,我们发现了双肺多发结节影,尤其是在左肺下叶和右肺下叶各有大约5mm的结节影。这位患者继续遵照我们的建议做了肺功能测试和心脏超声检查。这些检查能帮助我们排除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及心脏病等其他可能的原因。针对他的情况,我们开了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这是一种快速起效的支气管扩张剂,能够帮助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记得每天按需使用,通常建议每次使用两个揿。感谢大家收看今天的视频,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期见!

刘晶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