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59个
视频

腔隙性脑梗塞了解一下——隐蔽的健康杀手

腔隙性脑梗塞了解一下——<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蔽</span>的健康<span style="color: #da4707">杀手</span>!
01:18

大家好,我是xx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在这期视频里,我们来聊聊一种隐蔽但严重的健康问题——腔隙性脑梗塞。相信很多人听到脑梗塞第一个反应都是觉得心神不宁,其实腔隙性脑梗塞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脑梗塞有所不同,但它的危害绝对不容忽视。 腔隙性脑梗塞,说白了就是脑部的细小血管发生了梗塞,造成了局部脑组织坏死。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老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虽然它的每次发作看起来好像没有那么明显的症状,但长期积累下来,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简单来说,我们的患者是因为脑部细小血管的堵塞,导致脑部部分区域缺血、缺氧,最终产生了一系列健康问题。 在刚才的病例中,患者今年已经72岁,有着高血压的病史,不幸的患上了腔隙性脑梗塞。对于这种病症,大家最需要注意的症状包括反应迟钝、言语障碍、走路不稳以及四肢乏力等。如果家里有老人出现了这些迹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那么,腔隙性脑梗塞如何诊断和治疗呢?主要依靠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认脑部是否存在细小梗塞区域。一旦确诊,治疗重点是控制病情发展,避免进一步恶化。可能会采用抗凝药物、降压药物、改善脑循环的药物,以及康复训练等方法。 预防非常重要,大家要记住三点:一是控制好血压,二是保持血糖水平稳定,三是避免吸烟喝酒,不要让自己的血管健康受到额外压力。同时,平时多进行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 腔隙性脑梗塞虽然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干预和长期管理,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极大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大家对这种病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类似症状,早点就医非常关键。感谢您的收看,记得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再见!

胡小露主治医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皮炎:隐形的皮肤杀手

皮炎:隐形的皮肤<span style="color: #da4707">杀手</span>

皮炎:隐形的皮肤杀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直接裸露于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和过敏原的影响。皮炎,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其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这种皮肤问题的困扰。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位60岁的女性患者因皮炎前往医院就诊,并接受了药物治疗。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皮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建议,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这种常见的皮肤问题。皮炎的可能病因与危害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通常由过敏、感染、皮肤刺激和免疫反应引起。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皮肤溃疡和感染。虽然皮炎通常不是致命的,但持续的炎症和不适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根据研究,接触性皮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皮炎类型。这类皮炎常常是由于外界化学物质、植物或化妆品等导致的。比如,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常常是诱发皮炎的主要因素之一。除了外界刺激,内部因素如营养不良、糖尿病和对特定食物的过敏也可能导致皮肤的过敏反应,从而引发皮炎。皮炎对患者的生活可带来诸多不便。持续的瘙痒、红肿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导致情绪不稳和焦虑。此外,如果不及时治疗,皮炎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进一步增加治疗的难度。皮炎的常见治疗方法对于皮炎的治疗,首先要确诊病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过敏性皮炎通常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比如,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常用于缓解过敏性皮炎的瘙痒。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硫酸羟氯喹片则可以帮助缓解皮炎的炎症反应。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激素药膏或口服免疫抑制剂。除此之外,中药治疗如当归、白芷等,也被证明在缓解皮肤炎症方面有一定效果。物理疗法方面,光疗和湿敷疗法也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因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而引发副作用。此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问题,需谨慎使用。皮炎的预防措施预防皮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对于容易出汗和皮肤干燥的人群,日常应适当补充水分,并使用温和的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强刺激成分的清洁剂和护理产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在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时,尤其需要注意皮肤的保湿和防护。除此之外,饮食也在预防皮炎中起到重要作用。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提高皮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总之,皮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自我护理和及时的医学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症状发作频率。如有皮炎症状,请尽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确保皮肤健康。 引用文献 Williams H, Robertson C, Stewart A. Worldwide variations in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atopic eczema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9;103(1 Pt 1):125-138. Leung DY, Bloom JW. Update on glucocorticoid action and resistance.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111(1):3-22.

李娟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胃炎:当心肠胃“杀手

胃炎:当心肠胃“<span style="color: #da4707">杀手</span>”

胃炎:当心肠胃“杀手”通过检查报告,我们可以得知一名50岁男性病患经过消化内科的详细检查,诊断为胃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等症状。为了帮助各位读者深入了解胃炎,我们将结合报告内容,详细讲解胃炎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成因、危害、治疗和预防方法。根据检查结果,病患的生化指标显示胃部存在炎症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损伤等。此外,病患还需进行肌酐、全血细胞分析、CRP组合、肌酸激酶和肝酶五项等辅助检查,这是为了全面评估胃部炎症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通常,这些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应在以下标准内:肌酐男性(62-106umol/L)、全血细胞分析白细胞(4.0-10.0×10^9/L)、CRP(小于8mg/L)、肌酸激酶(男性38-174IU/L)、肝酶(谷丙转氨酶0-40U/L,谷草转氨酶0-40U/L)。胃炎的可能疾病原因胃炎是由于胃黏膜受到损伤和炎症而引起的疾病。可能的致病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饮酒、嗜辣食物等)、吸烟、精神压力和胃酸分泌过多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这种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导致胃酸对胃壁的侵袭,从而引发炎症反应。胃炎的危害不可小觑,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溃疡、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证实,长期胃炎若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加大胃癌的发病几率。此外,胃炎导致的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胃炎的治疗方案对于胃炎的治疗,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方案。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是关键,通常采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周期。其次,若是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炎,需要停用该类药物,并采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等。此外,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要避免过度饮酒、辛辣食物,戒烟,并注意规律饮食和避免过度劳累。胃炎的预防措施预防胃炎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尤其中高年龄段的人群和有家族史者尤需注意。首先,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胃炎的基础,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因、浓茶等。其次,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此外,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戒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胃黏膜和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加重胃炎症状。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和胃镜检查很有必要,能够早期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精神压力是胃炎的重要诱因之一,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缓解压力,如通过瑜伽、冥想和听音乐等方式,保持身心放松。存在慢性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避免对胃部造成额外的负担。通过对胃炎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胃炎是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关注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胃部问题。当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该积极就医,避免拖延。最后,祝愿所有读者身体健康,远离胃炎困扰。

邱宏毅住院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