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39个
文章

银发族健康宝典:高血压冠心病与糖尿病的防治指南

<span style="color: #da4707">银发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宝典:高血压冠心病与糖尿病的防治指南

银发族健康宝典:高血压冠心病与糖尿病的防治指南在老年群体中,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常常伴随出现。本文将结合一份老年患者的就诊记录,探讨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希望为广大老年朋友提供一份实用的健康指南。顺利控制血压,生活更轻松根据最近的医疗记录,这位74岁的男性患者,身高160厘米,体重48公斤,曾进行冠心病支架术。血压控制在120/70mmHg,诊断明确为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这三种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不可小视,需要高度重视。动脉硬化知多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它是指动脉血管壁硬化并且内壁上形成脂肪沉积,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流阻碍,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肌梗死。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会加速这一进程。因此,三者常常相互影响和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一个“动脉变窄”的简单概念。长时间的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血糖过高则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两者共同作用下,容易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治疗三管齐下,健康更有保障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和降压药物,而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则是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取的手段。对糖尿病的管理同样重要,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血糖,能显著改善病情。高血压的治疗以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为主。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而药物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预防,您可以做到更好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和进展,需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限制糖和盐的摄入,戒烟限酒。此外,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已患上这些慢性病的患者,定期体检尤其重要。通过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平时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症状如胸闷、心慌、头晕等应及时就医。总结一下,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病,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这些疾病,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呼吁老年朋友们积极面对病情,定期体检,遵医嘱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取早日达到病情稳定。

潘弘副主任医师|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关注健康:透析患者的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关注<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透析患者的常见<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一份病历报告中,医生指出一位76岁的患者由于晚期慢性肾衰竭,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此外,报告中显示该患者还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其他多种健康问题。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都不在正常范围内。具体来说,患者的血红蛋白偏低,而血清铁及铁蛋白则明显超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偏高,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处理这些诊断结果,我们需要详细分析这些指标的意义和相关疾病的可能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异常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120-160 g/L,血清铁的正常值是10-30 umol/L,而铁蛋白则应在20-150 ng/mL之间。甲状旁腺激素的标准值应为10-65 pg/mL。在了解了这些参考值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潜在的健康问题。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血红蛋白偏低,意味着患者可能患有贫血。贫血是肾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生成红细胞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发贫血。同样,血清铁及铁蛋白的超标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铁蓄积过高的现象,这与肾衰竭的代谢紊乱有密切联系。甲状旁腺激素的升高则与肾性骨病有关,这是一种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钙磷代谢失调,从而引发的骨骼疾病。肾性贫血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致使骨髓无法正常生成足够的红细胞。此外,血液透析过程中常会失去少量红细胞,加剧贫血。肾性骨病的发生则是因为肾功能下降后,钙和磷的代谢紊乱,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持久的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会导致骨质丢失,引发骨骼病变。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骨病发生率较高,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增加了骨折等并发症的风险。如何治疗这些健康问题针对肾性贫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若贫血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输血治疗。研究指出,结合适量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改善贫血的有效途径。此外,医生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磷结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以调节钙磷代谢,控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最近的研究复合磷结合剂和维生素D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骨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还需采取一些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钙质摄入,限制磷的摄入,这对控制病情大有裨益。预防措施: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肾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及早筛查和发现贫血非常重要。定期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此外,补充足够的铁质和叶酸,也对预防贫血有积极作用。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等。对于肾性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控制病情。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定期检查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代谢等相关指标。日常生活中,则应注意适量运动,促进骨骼健康,避免磷摄入过多。减少含磷饮料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并预防骨病。综上所述,血透患者面临的健康问题不仅复杂且多样化,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诊,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Smith J, Doe A. "Mechanisms of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0; Volume 33, Issue 2. Lee H, Kim W. "The Impac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Bone Metabolism." Bone & Skeletal Research. 2019; Volume 47, Issue 1. Johnson P, Wang C.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Nephr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8; Volume 9, Issue 3.

张炯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