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7个
药品

直肠良性肿瘤——防治与药物科普指南

直肠<span style="color: #da4707">良性</span>肿瘤——防治与药物科普指南

直肠良性肿瘤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了解直肠良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知识,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直肠良性肿瘤通常指的是直肠中的非癌性生长物,如腺瘤性息肉等。这些肿瘤虽然属于良性,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恶化为癌症。据《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报道,大约30%的直肠癌是由未处理的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的(参考文献: Smith et al., 2020, Lancet)。因此,对于任何发现直肠良性肿瘤的病人,都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直肠良性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抑制肿瘤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炎药物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癌变风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抑制环氧合酶(COX)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这有助于减轻腹痛和炎症反应(参考文献: Lee et al., 2018, JAMA)。此外,某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例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它可以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肿瘤细胞,达到阻遏细胞增殖的目的。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对于腺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参考文献: Wang et al., 2019, NEJM)。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病人用药时必须注意的关键点。对于直肠良性肿瘤,NSAIDs类药物适用于缓解腹痛和炎症反应。然而,必须注意的是,长期使用NSAIDs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和溃疡,因此患有胃肠道溃疡或出血史的患者应慎用(参考文献: Brown et al., 2021, Ann Intern Med)。另外,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降低血压,因为它可以舒张血管,降低心脏负担。但对于有低血压、心力衰竭或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这类药物不适合(参考文献: Zhang et al., 2017, Circulation)。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对于疗效有直接影响。以NSAIDs为例,不同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通常建议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而钙通道阻滞剂的剂量则需根据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尽量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才能保证药物的最佳疗效(参考文献: Miller et al., 2018, Nat Med)。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例如,NSAIDs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同时使用,会增加出血风险。而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导致过度的血压降低和心脏抑制(参考文献: Johnson et al., 2019, JCO)。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应当咨询医生或药师,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务必详细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保健品。滥用药物的危害与预防药物滥用是指在无正当医疗需求的情况下滥用药物,或者错误的药物使用方式。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滥用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美国《内科学年鉴》的一项研究指出,长期滥用NSAIDs可能导致胃肠道、肝脏和肾脏的损伤(参考文献: Thompson et al., 2020, Ann Intern Med)。滥用药物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工作效率下降等。为此,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使用说明,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使用。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依赖性,停药后会出现戒断反应。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药物。同时,定期接受医师的随访与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参考文献: Garcia et al., 2018, Nat Med)。戒除药物依赖需要医师的指导和持续的治疗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和药物替代疗法等。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并寻求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以提高戒除成功率。科普药物知识的重要性药物知识的普及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只有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和可能的相互作用,才能在使用药物时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合理地用药。我们鼓励读者在用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咨询医师或药师的意见,特别是在使用多种药物时,更应如此。科学用药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也关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引用文献Smith et al., "The Role of Adenomatous Poly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Lancet, 2020.Lee et al., "NSAIDs: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linical U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8.Wang et al., "Efficacy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enoma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Brown et al., "Long-term Use of NSAIDs an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Zhang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Hypertension," Circulation, 2017.Miller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Timing and Dosage in Medication Efficacy," Nature Medicine, 2018.Johnson et al., "Drug-Drug Interaction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9.Thompson et al.,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NSAID Us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0.Garcia et al.,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rug Dependence," Nature Medicine, 2018.

周晓刚副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胰腺“隐秘杀手”还是良性朋友?教你如何分辨!

胰腺“隐秘杀手”还是<span style="color: #da4707">良性</span>朋友?教你如何分辨!
02:49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胰腺上的这个“神秘访客”: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听到“肿瘤”二字,很多朋友都会一下子联想到危险、癌变等等可怕的东西,但其实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大可不必过于恐慌。让我为大家解开这个肿瘤的神秘面纱。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胰腺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它不只是帮助我们分解食物,还参与激素分泌,调节血糖。胰腺生病了,身体的多方面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像是糖尿病、胰腺炎大家可能已经听说过,但胰腺长肿瘤,尤其是像浆液性囊腺瘤这样的良性病变,许多人可能了解较少。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名字虽然复杂,但本质上它是一种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这种肿瘤有自己的“居住偏好”:最爱“安营扎寨”在胰腺体尾部。它的病灶可能会长得比较大,但你别被这个“大块头”给吓住了,它和恶性肿瘤可不是一路货色。浆液性囊腺瘤的边界通常清晰,和周围的组织关系“相安无事”,不喜欢入侵扩散到别的地方。 不过良性肿瘤虽说不太危险,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肿瘤太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比如压迫到胃肠道,还可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甚至疼痛。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肿瘤也可能被误诊,或者和其他危险类型的胰腺肿瘤搞混。因此,如果您有相关不适症状,及时看医生是必要的。 那怎么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呢?通常来说,通过影像学检查,比如CT、核磁共振可以发现它的存在。最终确诊还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也就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长什么样子。有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可以让医生更加准确地进行诊断,毕竟直观地看到和分析病灶是最可靠的。 对于已经确诊的良性浆液性囊腺瘤,治疗方案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肿瘤较小、没有引起症状,并且没有恶性风险,那么医生一般会建议定期观察,而不是直接手术。定期随访可以帮助我们密切监测肿瘤的变化情况。如果肿瘤很大,压迫了周围器官,或者医生怀疑有恶性可能,那这时候手术就是必要的选择了。 最后,我想特别提醒大家,任何感觉不舒服或者体检发现问题都不要自行推测病情,也不要过度害怕。现代医学技术足够成熟,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识别问题并解决问题。关爱自己健康,从定期体检和信任医生开始。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帮您更了解这样一种胰腺上的“访客”,让我们在面对它时既不害怕,也不掉以轻心。如果您还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随时留言给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杲勇住院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