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8个
文章

胆囊息肉与腹胀不适:需早发现早治疗

胆囊息肉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腹胀</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适</span>:需早发现早治疗

最近有一位77岁的女性患者因反复腹胀不适5年余入院,临床诊断为胆囊息肉。在这位患者详细的病历中,我们了解到她除了腹胀不适外,尚无其他消化系统症状。查体也未见明显异常,但腹部彩超发现了胆囊息肉。这篇文章将带您了解胆囊息肉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可能的原因、潜在的危害、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科普医学知识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可以帮助我们在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应对,避免延误病情。胆囊息肉:小息肉,大隐患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上出现的隆起性病变。它们多为良性,但也有部分存在恶变的可能。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通常与胆固醇代谢异常、慢性炎症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文献表明,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这类息肉多由胆固醇在胆囊壁内部的沉积引起,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部分息肉则可能与慢性胆囊炎症关系密切,炎症刺激可能导致黏膜增生形成息肉。此外,还有一些息肉是由胰胆管合流异常引起的。如何治疗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治疗取决于其大小、数量及有无症状。一般来说,小于10mm且无症状的胆囊息肉多采用定期随访观察方式。定期随访时通过超声检查监测息肉的变化,一般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对于大于10mm或伴随症状的胆囊息肉,由于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通常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当息肉生长迅速或伴有不明原因的上腹不适时,也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息肉的预防措施胆囊息肉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脂血症患者、肥胖人群、慢性胆囊炎患者以及有家族史者。为预防胆囊息肉的形成,应采取以下措施:1.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2. 规律运动: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固醇在胆囊中的沉积。3. 体重管理:保持适宜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也是胆囊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4.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胆囊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早发现胆囊病变,及时处理。文章介绍了胆囊息肉的原因、危害、治疗和预防措施。希望大家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更加重视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引用文献《胆囊息肉的病因及其治疗进展》,陈伟,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9年,42(4):305-309。《慢性胆囊炎与胆囊息肉的关系探讨》,李刚,胃肠病学,2020年,58(2):120-123。《胆囊息肉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选择》,徐红,影像医学与技术,2018年,36(3):210-21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张磊,中华外科杂志,2021年,59(7):540-544。

刘涛主治医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腹胀问题不能忽视!

<span style="color: #da4707">腹胀</span>问题不能忽视!
02:48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慢性胃炎和腹胀的问题。最近,有一位68岁的患者来复诊,主要是因为慢性胃炎和腹胀。他平时总是感到肚子胀胀的,很不舒服。这种状况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所以他来找我配药,希望能够改善症状。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受到损伤,发炎的过程。这种炎症不仅会影响胃的功能,还会让人感到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年饮酒、吃辛辣食物、感染幽门螺杆菌等。这些因素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进而引发炎症。 至于腹胀,它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但非常恼人的症状。很多人会在饭后尤其是餐后几个小时内感到肚子胀气。这可能是因为吃得太饱,或是食物消化不好导致的气体积聚。除了这些,慢性胃炎也会导致腹胀,这是因为胃炎会影响到胃肠的正常蠕动,让食物和气体难以顺畅通过。 对于慢性胃炎和腹胀,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这次患者的药物配方是曲美布汀片和瑞巴派特片。曲美布汀片可以调节胃肠蠕动,帮助缓解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而瑞巴派特片则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炎症状的药物。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定期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胃炎和腹胀可能掩盖其他潜在的问题,比如胃或肠道的息肉、肿瘤等。通过定期复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比如避免吃过多的油腻、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此外,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和蠕动,减少腹胀的发生。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记得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忽视慢性胃炎和腹胀,因为它们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带来长久的不便。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留言咨询。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曹远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腹胀其实很常见!千万别大意!

<span style="color: #da4707">腹胀</span>其实很常见!千万别大意!
01:07

大家好,我是王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腹胀。最近,我接诊了一位52岁的患者,她因为下腹胀2天前来就诊。患者自述下腹胀并伴有矢气,这说明有气体在肠道积聚。从中医角度看,患者舌偏红,苔薄白,脉沉略细,属于脾虚气滞证。脾虚是指脾脏功能不佳,气滞则是气流不畅。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如果长期饮食不节、情绪紧张,就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腹胀。从西医角度来看,腹胀往往与消化功能减弱、肠道内气体增多有关。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压力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因此,需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有助于排气减轻腹胀。这位患者的既往史中没有高血压等内科基础病史,也没有手术外伤史,药物过敏史也是无。这些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复杂病因。我为她开了胃苏颗粒,这是一个中成药,可以帮助疏通气滞,健脾和胃。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5克。有时候,长时间的腹胀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肠胃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甚至是肿瘤。所以,一旦出现长期或严重的腹胀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解答大家的疑问。关注王医生,我们一起守护健康!

王玉莹住院医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长期咽喉不适?小心慢性咽炎!

长期咽喉<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适</span>?小心慢性咽炎!
02:46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一种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疾病——慢性咽炎。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咽喉不适的经历,比如咽部发干、异物感、甚至疼痛和多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几周甚至更长时间,那很可能就是慢性咽炎了。 慢性咽炎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咽喉炎症,经常出现咽部干燥、异物感、发痒和咳嗽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有少量痰液,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让人十分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慢性咽炎的成因、症状和如何治疗。 首先,慢性咽炎的成因主要有几个方面。最常见的是反复的急性咽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和彻底痊愈,从而演变成慢性炎症。还有一种常见原因是空气污染或长期吸烟,这些都会刺激咽喉黏膜,导致慢性炎症。此外,一些职业如教师、歌手,由于需要长时间用嗓,也容易得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咽部的不适感。患者常常感觉喉咙干燥,有异物感,甚至会有轻微的疼痛和发痒。因为这些症状通常不会很严重,很多人都选择忍着,但是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得了慢性咽炎应该如何治疗呢?首先是药物治疗,比如蓝芩口服液和强力枇杷露,这两种药物都有助于缓解咽喉症状,减少炎症。蓝芩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强力枇杷露则能润肺止咳。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给予相应的剂量和服用频率。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习惯的调整也非常重要。患有慢性咽炎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另外,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咽喉湿润,尽量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 还有,不要忽视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很多人以为没什么大碍就不去复诊,其实这很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复。定期复诊可以让医生了解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想提醒大家一点,慢性咽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病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影响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当出现咽喉不适时,不要掉以轻心,最好尽早就医。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我是你的医生。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或者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健康知识。谢谢大家!

彭丽晶主治医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