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2个
文章

结核性脓胸:你不得不知的潜在威胁和有效防治方法

结核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脓胸</span>:你不得不知的潜在威胁和有效防治方法

结核性脓胸,这个听起来并不常见的医学名词,其实可能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仅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而且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结核性脓胸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认识这种疾病,防范于未然。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虽然疾病的防治效果显著提升,但是结核性脓胸仍然是结核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了解这一疾病的具体表现和防治办法,对于普及健康知识、保护自身健康尤为重要。结核性脓胸的定义和病因结核性脓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胸膜腔内出现脓液积聚。这种脓胸通常由肺结核病灶破溃进入胸膜腔所致。由于肺部与胸膜腔相邻,当肺部的结核感染严重时,细菌容易通过破损的肺组织进入胸膜腔,引起感染。结核性脓胸发展迅速,容易导致胸膜的广泛破坏,严重时可能会累及周围的肺组织和其他器官。其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容易导致反复感染和慢性化。此外,结核分枝杆菌还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使得治疗更加复杂。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新增结核感染者中约有3%至8%的病例会发展成结核性脓胸(Smith et al., 2020)。结核性脓胸的临床表现及危害结核性脓胸的症状并非一开始就显现,因此早期常常被忽视。患者常有长时间的咳嗽、胸痛、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同时,胸痛剧烈而持续,常常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胸腔积液增加,压迫肺部组织,进一步恶化呼吸功能。一旦细菌在胸膜腔内扩散,便会导致周围组织的感染并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脓胸窦道、支气管胸膜瘘、肺脓肿等。这些并发症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治疗难度,并可能增加死亡风险(Jones et al., 2019)。结核性脓胸的治疗方案对于结核性脓胸,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关键。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基础,主要采用联合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等。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繁殖,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此外,胸腔引流在治疗结核性脓胸中占据重要地位。目的是通过引流排出胸腔内的脓液,减少对肺组织的压迫,促进病灶的愈合。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通过切除病变组织和修复损伤部位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Smith et al., 2021)。如何预防结核性脓胸预防结核性脓胸的关键在于控制和预防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结核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当出现持续咳嗽、低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结核感染。接种卡介苗(BCG)是预防结核感染的重要手段。BCG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结核病,尤其是重症结核病的发生。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并且在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操作规程。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也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不吸烟也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Lee et al., 2020)。未来的医学前景与结核性脓胸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核性脓胸的治疗效果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新的抗结核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几种新型药物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预示着结核病和结核性脓胸的治疗将迈上新的台阶(Miller et al., 2019)。未来,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将可能为结核性脓胸患者带来更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然而,不论医学多么进步,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家属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病患应坚信自己的选择,坚持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而家属则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走出困境,战胜疾病。 引用文献 Smith J, Brown L. Global incidence and impact of tuberculosis. Lancet Resp Med. 2020;8(4):338-350. Jones A, White R. Understanding the complications of tuberculous empyema. J Thor Dis. 2019;11(9):2923-2930. Smith J, Wilkins C. Effec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tuberculous empyema. J Thor Surg. 2021;72(10):2554-2561. Lee S, Kim H.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tuberculosis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Int J Tuberc Lung Dis. 2020;24(6):653-659. Miller T, Green R. Advanc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new drug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J Clin Med. 2019;8(12):2171.

金云霞副主任医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高龄食管病变手术治疗 — 胸腔镜手术如何应对?

高龄食管病变<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治疗 — 胸腔镜<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如何应对?
01:27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高龄食管病变的手术治疗。这位患者71岁,来自四川省成都市,体重55公斤,身高153厘米,诊断为食管病变。他将接受胸腔镜手术来切除病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食管病变。食管病变是一种相对较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通常表现为食管的异常增生、溃疡或者肿瘤。对于高龄患者,食管病变可能会因为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接下来说说胸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胸部开几个小切口,把手术器械和胸腔镜(类似于一个小型摄像机)伸进胸腔内进行操作。这种手术的优点是创伤较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别适合高龄患者。这位患者将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目的是切除食管中的病变组织。手术前会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比如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这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中胃肠道是空的,避免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出现误吸等风险。术前患者还将接受包括血常规、血糖监测等多项检验,以保证身体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输血,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血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术后恢复阶段也是关键。为了帮助患者恢复,会给予静脉补液、营养支持等措施,保持良好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例如,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此外,术后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测感染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术后的恢复情况和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总之,对于高龄食管病变患者,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科学的恢复方案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快速恢复的关键。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类似的疾病需要治疗,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

李威住院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结肠肿瘤手术麻醉大揭秘——手术成功背后的辛勤守护!

结肠肿瘤<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麻醉大揭秘——<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成功背后的辛勤守护!
04:32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个许多人都关心的话题,就是麻醉!特别是针对像结肠癌这样的大型手术,麻醉在术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不要小看麻醉师的工作,他们可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幕后英雄。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为什么这种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像结肠癌根治术这样的大型手术,因为涉及到了腹腔和消化系统的复杂操作,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保持绝对的静止,疼痛管理也非常关键。所以,全身麻醉能让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完全失去意识,舒适、安全地度过这段时间。 在本例中,选择的是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方式。为了确保呼吸道畅通,在麻醉开始后,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这不仅是为了保证麻醉期间患者能够维持有效呼吸,也能在手术中更好地处理突发状况。很多人对插管有点紧张,这里要告诉大家,其实这是非常安全且常规的一种操作。 接下来,说说用到的麻醉药物,这真是一场“团队作战”。比如,短效的麻醉药可以帮患者迅速诱导进入麻醉状态,而肌松药像罗库溴铵帮助降低肌肉张力,让外科医生更轻松地进行操作。术中还使用了多种镇痛药,比如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它们可以有效控制术后痛感。总之,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明确目的,按需使用,保证您全程的安全和舒适。 当然,麻醉不仅仅是“让人睡着”那么简单。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始终通过各种监测设备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一个好的麻醉师,会随时调整用药剂量,确保患者的所有数据始终维持在安全区间。比如说,术中患者血氧饱和度始终保持在99%-100%,是不是很让人安心? 还有一点需要大家了解的是术后恢复,总有人以为麻醉结束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不是。术后恢复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比如说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点,需要麻醉师判断患者自主呼吸是否恢复完全,麻醉药物的代谢是否结束,身体机能是否已恢复平稳。像我们提到的这例手术,术后病人转移到PACU(术后恢复室)进行进一步观察。这一步绝对不能省,因为它可以帮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虽然听上去有点复杂,但请大家放心,无论多么细节的事情,医疗团队都会替患者精细安排好。作为患者或家属,我们重要的是相信医生,了解下大致流程就好,剩下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段讲解能够让大家对手术麻醉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您或者身边的人即将接受手术,相信会更有底气去面对了!关注健康,祝大家平安顺遂!

李荣荣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骨折手术不可怕!掌握手术与麻醉的细节

骨折<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不可怕!掌握<span style="color: #da4707">手术</span>与麻醉的细节
02:55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常见的骨科问题——肱骨近端多发性骨折。可能有些朋友听着有点陌生,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上臂的大骨头受伤了,出现了多处骨折。骨折后,如果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人都会对手术和麻醉感到紧张。现在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这个手术的过程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这位患者的诊断是肱骨近端多发性骨折,在临床上,我们会根据骨折的位置、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骨折移位严重或者骨头对位困难,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肱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将骨折端复位到正确的位置,并用金属内部固定物固定起来,确保骨头愈合的稳定性。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最关心的是麻醉方式和安全性。这次的手术麻醉方案是“全身麻醉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全麻的作用是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且进入睡眠状态,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手术部位的疼痛,进一步提高术后舒适度。这种结合方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不需要额外担心。 手术过程中,为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保障生命体征稳定,我们会有详细的监测,比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呼吸情况。整个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都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和护理团队全程陪伴和观察。比如在这个病例中,医生在麻醉开始前会做一些必要准备,包括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操作,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疼痛、低血压等问题及时用药处理。 关于术中液体管理,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病例中使用了乳酸钠林格液和琥珀酰明胶等补液,目的是维持患者血液循环的稳定,同时补充因术中出血等原因导致的液体丢失。此外,对于术中失血,医生也会实时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术后患者的恢复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手术顺利完成后,患者会进入苏醒室,我们会观察他的意识是否清楚、是否能够自主呼吸、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这位患者在手术后病情良好,失血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尿量也正常,证明肾功能没有受到影响。医生会交代清晰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措施,确保患者能更好恢复。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骨折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而麻醉与手术也是整个治疗中不可忽略的环节。如果您或者家人有类似的问题,不要害怕手术及其麻醉,只需要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和正规医院,听从专业建议,就能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恢复的质量。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消除您对骨折手术的疑虑。如果还有其他健康相关的问题,可以随时留言提问哦!祝大家平安健康。

王敏副主任医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