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09个
视频

胆囊癌术后复发,你需要知道的事!

<span style="color: #da4707">胆囊癌</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复发</span>,你需要知道的事!
01:25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常见但可能被忽略的话题——胆囊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它是否可能复发?很多患者术后心存侥幸,以为手术治好了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早期很难察觉,往往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幸运的是,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可以暂时摆脱病痛。但术后恢复并不意味着疾病完全远离我们。每年都有不少患者因术后复发入院。所以,术后要特别小心。 在手术恢复期,患者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信号,比如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者体重莫名其妙地下降,这些可能是警告灯在闪烁。复查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在术后每3至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标志物监测。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判断需要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此外,饮食调整非常关键。胆囊手术后意味着您的消化系统可能会变得敏感。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食品要尽量避免,饮食应该清淡,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如鱼肉和鸡胸肉。保持营养均衡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一步。 也有患者会提问:“胆囊没了,是不是不会再得癌了?”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手术只是摘除了病灶,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或是胆管还可能存在癌细胞转移的风险。所以,术后配合医生的进一步治疗,比如化疗或药物调控,可以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心理调节非常重要。很多人术后容易焦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健康状况如何。一定要记住,健康也是一种习惯——合理生活规律、定期检查、保持积极心态,你完全可以和癌后生活“和谐共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术后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任何医学疑问,请随时关注我们!健康的关键在你手中,行动就从今天开始吧!

代将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再谈结肠癌术后护理:防止复发,全家幸福!

再谈结肠癌<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护理:防止<span style="color: #da4707">复发</span>,全家幸福!

结肠癌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肿瘤类型,它的发展速度和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之处。然而,对于已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护理和预防复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具体病例的介绍,总结出结肠癌术后的护理方法、常见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复发,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什么是结肠癌?结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内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基因突变、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结肠癌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检验确诊,如果在早期发现,治疗的效果会较好。手术切除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术后的护理和复发预防则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结肠癌术后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结肠癌手术后的一个月内,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渗液、便秘、食欲下降等。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伤口渗液可能是由于感染或伤口愈合不良引起的,而便秘则可能与胃肠功能恢复有关。术后护理要点结肠癌术后的护理主要涉及到饮食调理、伤口护理及心理支持等方面。在饮食方面,应注重高纤维食品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伤口护理方面,每日需观察伤口情况,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此外,还应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慢走、简单的肢体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在心理支持方面,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鼓励,帮助其树立乐观的心态。预防复发的措施结肠癌术后预防复发的措施包括规律随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相关筛查等。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肿瘤指标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情况。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多摄入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复发的风险。此外,戒烟戒酒、保持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也是预防结肠癌复发的重要措施。未来的医学技术展望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不断创新。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疗法在结肠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攻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在未来,基因检测和精准医学将在结肠癌的个体化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已经确诊且接受手术的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疾病,应相信现代医学的力量,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家属在此过程中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安慰,帮助其度过难关。引述文献Keum N, Giovannucci E. Global burden of colorectal cancer: emerging trend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16(12):713-732. doi:10.1038/s41575-019-0189-8.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 Cancer J Clin. 2020;70(1):7-30. doi:10.3322/caac.21590.Van Cutsem E, Cervantes A, Adam R, et al. ESMO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nn Oncol. 2016;27(8):1386-1422. doi:10.1093/annonc/mdw235.Venook AP, Papandreou C, Furuse J, de Guevara LL. The incid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glob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 Oncologist. 2010;15 Suppl 4:5-13. doi:10.1634/theoncologist.2010-S4-05.Guren MG. The global challenge of colorectal cancer.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2(5):311-312. doi:10.1016/S2468-1253(17)30081-6.Shaikh T, Handorf E, Meyer JE, Hall MJ. Prevalence of genetic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 older adults: an analysis of the 1993–2010 SEER registries. J Hematol Oncol. 2018;11(1):156. doi:10.1186/s13045-018-0694-7.

李永彬副主任医师|成都上锦南府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乳腺癌术后五年的健康管理与预防复发指南

乳腺癌<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五年的健康管理与预防<span style="color: #da4707">复发</span>指南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乳腺癌的类型、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处理及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的进步,许多乳腺癌患者在术后都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术后五年的健康管理策略,帮助患者在治愈后减少复发风险,提升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五年是一个关键阶段,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一系列治疗手段,患者需要持续关注自身健康,定期复查,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可能发生的复发或转移。本文将详细阐述术后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健康监测、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乳腺癌有哪些分类方法?乳腺癌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基于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等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从病理生理角度,乳腺癌可以分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以及更具侵袭性的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是最常见的一类原位癌,它的癌细胞尚未突破乳腺小管,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侵袭性癌症。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 LCIS)虽然风险较低,但也需要密切观察。根据肿瘤细胞受体的表达情况,乳腺癌还可以分为激素受体阳性(如ER+、PR+)、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这一分类有助于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通常使用内分泌治疗。此外,乳腺癌还可以根据分子亚型进行分类,常见的分子亚型包括Luminal A、Luminal B、HER2富集型、Basal-like等。这些分子亚型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和选择精准治疗策略。总体而言,乳腺癌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分类方法都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诊断乳腺癌?乳腺癌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测等多方面的信息。最初的诊断通常始于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片(即钼靶检查)、乳腺超声或乳腺磁共振成像(MRI)。这几种检查可以帮助发现乳腺内的结节或不正常影像,从而提示可能的癌变。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下一步通常会进行病理学检查,即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粗针穿刺活检或真空辅助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病理学检查能够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以及受体状态,从而帮助制定治疗方案。乳腺癌的精确诊断还需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这些检测手段能够进一步明确肿瘤的分子特性,如ER、PR和HER2状态,有助于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制定。为了全面评估肿瘤的扩散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系列的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腹部超声、骨扫描或全身PET-CT等。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是否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从而决定后续的治疗策略。乳腺癌有哪些分期与评估方法?乳腺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发展程度、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因素,将乳腺癌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目前,乳腺癌分期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大小,N代表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M代表有无远处转移。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将乳腺癌分为早期(I期和II期)、局部晚期(III期)和晚期(IV期)等不同阶段。早期乳腺癌(I期和II期)通常局限于乳腺及周围区域,此时治愈率较高,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同时可能辅以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III期)则涉及较大的肿瘤和区域淋巴结,治疗方案更为复杂,通常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IV期)意味着肿瘤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骨、肝、肺等部位。此时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通常采用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手段。此外,乳腺癌的评估还包括癌症被治愈后定期随访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手段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或转移,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有哪些?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选择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可以尽量保留乳房的外形和功能,而乳房切除术则切除整个乳房。手术后一般还需进行淋巴结清扫,以评估肿瘤扩散情况。放疗是另一种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以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放疗可以采用外照射或内照射,具体方式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手段,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癌药物,杀灭体内的癌细胞。化疗通常用于高风险的早期乳腺癌和局部晚期乳腺癌,也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通过抑制体内雌激素或阻断其与受体结合,减少肿瘤生长。这类药物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通常需长期使用。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精准治疗方式,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可以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各种不良反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可以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手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伤口感染、淋巴水肿和术后疼痛。患者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可以通过按摩、运动和穿戴弹力袖等方法缓解淋巴水肿。放疗可能引起皮肤反应,如红肿、脱皮等,患者应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接触,使用温和的护肤品。放疗还可能导致疲劳,建议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逐步增加活动量。化疗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脱发、贫血和免疫力下降等。对于恶心呕吐,医生通常会开具止吐药物来缓解症状。脱发是暂时性的,化疗结束后头发会逐渐恢复。为了预防感染,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如潮热、骨密度下降等。此时可以采取饮食调整、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量运动等措施缓解症状。总结要点:乳腺癌术后的健康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调适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科学的疾病管理和积极的自我管理是预防复发、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乳腺癌术后的管理措施,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晋旭初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胆囊癌术后、糖尿病、高血压怎么办?您不知道的医学常识!

<span style="color: #da4707">胆囊癌</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糖尿病、高血压怎么办?您不知道的医学常识!
03:48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多病合并的案例,这种情况在我们的临床中其实并不少见。很多患者同时患有胆囊癌术后、糖尿病和高血压,甚至还有一些其他并发症。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别担心,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类患者的现状和治疗方向。 首先,胆囊癌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恶性肿瘤,而这位患者已经接受了手术治疗,目前是术后阶段。术后呢,常常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癌症复发或者转移,一个是术后恢复中慢性疾病的管理,比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对于术后复查,我们会综合影像学评估,比如CT检查,来判断是否有复发或者转移。比如这位患者,胆囊部位已经没有明显的胆囊结构,但周围有些低密度影,需要密切随访,同时肝脏还有多发囊肿,这是良性病变。 接下来,我们聊聊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两个疾病。很多人不知道这两种病跟癌症术后恢复的关系有多密切。高血糖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而高血压可能增加术后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像这位患者就需要我们在术后特别注意血糖和血压的管理,比如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甚至需要咨询内分泌科来精准定制治疗方案。此外,血糖波动也可能让病情恶化,包括癌症复发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呢,术后需要我们加强抗高血压药物的精准使用和生活管理,尤其是二级高血压,说明患者的血压控制需要更加严格。高血压不仅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还会加重患者的全身多器官负担,例如对肾功能的影响。这时候,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比如放射科、外科、肾内科以及营养科协作。 此外,我说下检查中提到的两肺结节。两肺中发现了一些微小结节,虽然大多数是良性的,但还是建议至少一年随访一次,多了解自己的肺部情况。微小结节通过CT检查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千万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掉以轻心。 最后,术后还有一些生活注意事项,比如合理控制饮食、保持适度的运动,帮助恢复身体功能。尤其是在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术后同时存在的患者中,这些都会大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对于用药,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比如患者案例中的胰岛素、抗生素和利尿药等使用,都有其必要性,目的是精准靶向,防止并发症。 各位朋友,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到大家,给我们更多信心去面对复杂的病情。如果您或家人也有类似的健康问题,请记住:多学科联合治疗、精准监测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关键!

袁维栋副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