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90个
视频

糖尿病真的不是小病!—糖尿病知识大科普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真的不是小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知识大<span style="color: #da4707">科普</span>
01:24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我们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糖尿病。很多朋友一听到糖尿病,就觉得无非就是血糖高,控制饮食就行了。其实,糖尿病真的没那么简单!今天我们特别要讲的是2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出现在成年人,特别是那些体重超标的人群中。有一位61岁的患者,来自四川省成都市,他的身高是170厘米,体重达到了120公斤。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体重带来了多大的健康风险。这位患者的病史中没有明显的过敏史,也没有特别的既往病史。通过基本体格检查,血压是124/78mmHg,体温是36.1°C,总体看上去还算稳定。可是,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就提醒我们,即使在体表看上去没有太大问题的人,也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对我们的身体多方面都有影响。特别是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我们的血管、神经和很多重要器官。这位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各种检测,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肾功能等等。这些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我们的医嘱中提到,他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血糖和血压。这包括米格列醇片、厄贝沙坦片等。大家要知道,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还要防止其他如高血压等并发症。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是“搭档”,双重压力下,我们需要更小心地进行管理。除了药物治疗,这位患者每三月还需进行一次包括肝功能、血脂、小肾功能等的检查。甚至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等。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掌握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也提醒大家,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虽然它不能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我们完全可以过上健康、正常的生活。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加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最后请大家记住,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请遵从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健康管理从点滴做起,每一个小细节都很重要。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视频更加了解糖尿病,切勿掉以轻心。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哦,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梁斌主任医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关于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冠心病的全面科普

关于高血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胃炎和冠心病的全面<span style="color: #da4707">科普</span>

关于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冠心病的全面科普概述:本文旨在全面介绍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冠心病四种常见慢性病的类型、诊断流程、分期标准、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处理及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疾病管理观念。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冠心病都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它们之间常常存在相互关联的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疾病的特点和管理方法。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综合疾病管理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对疾病的正确分类、精准诊断、科学合理的分期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方式选择。此外,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整和不良反应的处理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什么是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冠心病?高血压是一种以持续性血压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和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高血压往往无明显症状,但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通常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2型糖尿病(多因遗传和生活方式引起)。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等。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感染、应激、药物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胃炎,慢性胃炎常见于长期饮酒、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其主要风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以上四种疾病有彼此关联的风险因素,且患有其中一种疾病的患者往往更容易患上其他相关疾病。如何进行准确的疾病诊断?准确诊断是疾病管理的第一步,临床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来做出诊断。具体的诊断流程因疾病而异。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靠血压测量。诊室血压和家庭血压监测是常见的测量方法。通常定义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即为高血压。对于高度怀疑的患者,可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进一步确诊。糖尿病的诊断依赖于血糖水平的检测。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值≥11.1 mmol/L(200 mg/d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00 mg/d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胃炎的诊断通常通过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临床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来判断胃炎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冠心病的诊断离不开心电图(ECG)、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和心肌缺血的程度。文献表明,综合运用多种诊断工具能够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不同类型的疾病诊断方法各有专长,医生会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检查手段。疾病的分期与评估正确的分期和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为疾病的预后提供重要信息。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分期标准。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和靶器官损害情况分为I级(轻度)、II级(中度)和III级(重度)。此外,高血压还可依据患者的总心血管风险进行分级。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以及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与肥胖、缺乏运动密切相关。胃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慢性胃炎又可进一步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不同类型的胃炎在病理形态和治疗方式上有所不同。冠心病的分期主要基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如心肌梗死)。正确的分期和评估不仅有助于精准医疗,也为进一步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兼顾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化需求和经济条件。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高血压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控制血压至关重要。药物治疗则包括多种降压药的选择,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管理、运动、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控制的需要,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血糖监测和定期复查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胃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具体类型。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是关键。同时,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也常用于胃炎的治疗。冠心病的治疗则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和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尤其重要。不良反应如何处理?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降压药物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可能造成乏力、低血糖等。患者应定期随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可能引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患者应学会识别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慌、饥饿感等,并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以便及时处理低血糖。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感染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抗生素亦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常见,但其可能引发肝功能损伤、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血脂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综上所述,不良反应的处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总结要点:高血压、糖尿病、胃炎和冠心病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正确的疾病管理包括准确的诊断、科学的分期评估、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和有效的不良反应处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科学管理与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唐全兴主治医师|德阳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真不是闹着玩的!糖尿病并发症知多少——听医生给你科普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真不是闹着玩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并发症知多少——听医生给你<span style="color: #da4707">科普</span>!
04:51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非常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疾病——糖尿病。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会让血糖升高,但你知道它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有一位43岁的患者,因为发现血糖升高已经有3年了,而且最近出现了乏力多汗的症状,来到了我们医院。经过检查,我们诊断他患有2型糖尿病,而且伴有很多并发症。什么是2型糖尿病呢?它通常是因为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而胰岛素供给跟不上引起的。换句话说,胰岛素要么不够用了,要么作用不够强了。这位患者的情况不仅仅是血糖控制不佳,还因为长期的血糖升高,引发了糖尿病性酮症、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糖尿病性酮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严重的脱水、电解质失衡,甚至有生命危险。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手脚的麻木、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行动。周围血管病变则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危及肢体健康。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糖尿病足了。此病是一种非常难治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感染和溃疡可能会导致截肢。这位患者的糖尿病足是0级,还没有溃疡或感染的迹象,但也提醒我们要时刻警觉。除了糖尿病并发症,这位患者还患有高血压、脂肪肝、前列腺结石等多种其他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携手出现。如果高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容易引发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因此,大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血压的管理。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这位患者同样在接受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二甲双胍、米格列醇等。还有胰岛素注射、胰激肽原酶、硫辛酸注射液等多种治疗方式。一些药物是为了控制血糖,一些是为了保护心脏和肾脏,还有一些则是用来减轻痛苦、改善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善生活质量:首先是饮食管理,每餐不宜过量,应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其次是规律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增强体质,还能有助于心理健康。最后是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糖尿病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药物治疗,我们完全可以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如果你或你的家人也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大家要保重身体,守护健康!谢谢大家观看。

李志主治医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