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00个
文章

糖尿病综合症:历史伤害与现代治疗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综合症:<span style="color: #da4707">历史</span>伤害与现代治疗

糖尿病综合症:历史伤害与现代治疗通过对该患者的检查报告显示,其血糖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异常。在报告中,葡萄糖水平为7.21mmol/L,尿素氮水平为108.5umol/L,这与正常参考范围(葡萄糖:3.9-6.1mmol/L,尿素氮:2.9-7.1mmol/L)有显著差异。此外,患者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诊断结果也表明,该患者的代谢控制和肾脏健康均存在严重问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导致其综合健康状况较差,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其服用的药物包括厄贝沙坦、倍他乐克、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等,均用于控制其血压及血糖水平,减轻症状,防止进一步恶化。该患者还被推荐严格低脂饮食、监测血糖,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这些措施对于病情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肾病:沉默的杀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抑制肾脏的正常功能,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导致报告结果异常的原因包括长期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对肾脏造成了累积性的损伤。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糖尿病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糖尿病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负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肾脏功能的下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常常忽视早期的信号。到病情恶化时,会出现明显的水肿、蛋白尿和血压升高等症状。最终,患者可能会依赖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降压药和降脂药等。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胰岛素或新型降糖药物进行调控。此外,生活方式的干预也非常重要,建议患者进行健康饮食、定期运动和戒烟限酒。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药物的使用。例如,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作为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对控制血糖有显著作用。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等降压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轻肾脏负担。此外,依帕司他片和非布司他片等药物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能够减轻并发症带来的症状。预防才是根本预防糖尿病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建议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适量运动对于控制体重和增强体质非常重要。戒烟限酒对于防止血管损伤、降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风险也有积极作用。此外,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同样重要。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患者应积极面对病情,定期随访,按医嘱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再次提醒大家,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让我们一起,关注糖尿病肾病,在科学的指导下,迈向健康的未来。 Maria E. Craig, Silvana DiHilli, Andrew L. Cotterill, et al. Preval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rkers of body habitus in pre-pubertal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1; 24(12): 2107-2111. Jonathan Q. Purnell, Robert M. Mayers. Metabolic Syndrome: Pathogene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4; 45(23): 1905-1911.

张炯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不再可怕!如何应对2型糖尿病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不再可怕!如何应对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
03:31

大家好!我是王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你或你的家人、朋友可能都听说过糖尿病,甚至正在与它作斗争。那么,2型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又该如何管理呢?首先,2型糖尿病是什么呢?简单来说,2型糖尿病是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的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是帮助我们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重要荷尔蒙。如果胰岛素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导致血糖在血液中堆积,形成高血糖。时间久了,高血糖会损害我们的血管、神经和器官,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那么,2型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呢?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频繁的口渴和排尿、极度疲劳、体重减轻和视力模糊。有些人还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伤口愈合得特别慢。如果你有这些症状,不要轻视,及时去医院检查血糖水平。我们今天案例中的患者就是一位84岁的老人家,他十多年前发现了自己的血糖高,经过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从那时起,他一直通过药物控制血糖,如今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这让他的生活质量得以保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至关重要。常用的药物有很多种,如今天提到的利格列汀片,这是一种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药物,能帮助患者在一天的时间里控制血糖水平。当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除了药物,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非常关键。健康饮食、定期锻炼和良好的作息习惯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管理血糖。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例如散步、游泳等,都会对病情有积极的影响。体重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即使是轻微的体重减轻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的功能,帮助控制血糖。对于我们的患者来说,他的体重控制在52公斤,适合他的身高,这对他管理糖尿病非常有帮助。此外,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很重要,通过检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时候,大家可能觉得血糖监测是个麻烦事,但相信我,这确实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最后,不要忘记心理健康。长期的慢性病管理会让人感到疲惫和焦虑。这时候,和医生、家人或朋友交流,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医疗团队、朋友的支持将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总的来说,2型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王琴副主任医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不容忽视——了解2型糖尿病!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不容忽视——了解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
02:49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2型糖尿病。最近有一位68岁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你可能会好奇,什么是2型糖尿病?它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管理?别担心,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探究竟。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它的特点是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您知道吗?很多人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发现已经患病,所以定期体检非常重要。这位患者在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8.6mmol/L,平时口干、多饮症状并不明显,但是这已经足够让我们警觉。现在重点来了,怎么判断和确诊2型糖尿病?除了测量空腹血糖,还可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来反映最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这位患者的HbA1c达到了8.4%,显然超出了正常范围,这进一步证实了2型糖尿病的诊断。得了2型糖尿病并不是世界末日,关键是管理和控制。那么怎么做呢?首先是饮食控制,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热量饮食。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关键,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游泳或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位患者使用的是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每天两次。这种药物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指标,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心悸、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千万不要忽视,要立刻进食糖块或喝含糖饮料,同时联系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好了,今天我们聊了很多关于2型糖尿病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类似的症状或者疑问,别犹豫,赶紧去医院进行检查。记住,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我是你的医生,感谢大家的收看,让我们下期再见!

易茜璐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这么可怕吗?!带你了解2型糖尿病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这么可怕吗?!带你了解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
02:55

大家好,我是您的健康小管家,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非常常见但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2型糖尿病。您知道吗,我们的很多长辈都患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什么呢?其实,它是一种慢性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我们案例中的患者,68岁,3年前发现血糖偏高,经诊断为2型糖尿病,现在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血糖状况较为稳定。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健康隐患,比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甚至视力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是缺一不可的。我们的患者长期都有服药来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的稳定。比如,患者使用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就是一种常见的胰岛素药物,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还有像鳖甲煎丸这样的中药也有辅助调节作用。对于家中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们,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血糖,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除此之外,饮食方面也要格外注意,多吃蔬菜水果,控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保持适度运动,这些都是帮助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患者在体格检查方面,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都正常,心肺听诊也无异常,这说明糖尿病可以被控制得很稳定,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管理。总结一下,2型糖尿病虽然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但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体检发现血糖偏高,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尽早进行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一起健康快乐地生活。谢谢大家收看今天的科普视频,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远离糖尿病的困扰。我们下期再见!

李莎莎主治医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南充市第五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真的不是小病!—糖尿病知识大科普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真的不是小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知识大科普
01:24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我们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糖尿病。很多朋友一听到糖尿病,就觉得无非就是血糖高,控制饮食就行了。其实,糖尿病真的没那么简单!今天我们特别要讲的是2型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通常出现在成年人,特别是那些体重超标的人群中。有一位61岁的患者,来自四川省成都市,他的身高是170厘米,体重达到了120公斤。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体重带来了多大的健康风险。这位患者的病史中没有明显的过敏史,也没有特别的既往病史。通过基本体格检查,血压是124/78mmHg,体温是36.1°C,总体看上去还算稳定。可是,他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就提醒我们,即使在体表看上去没有太大问题的人,也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对我们的身体多方面都有影响。特别是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我们的血管、神经和很多重要器官。这位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各种检测,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肾功能等等。这些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我们的医嘱中提到,他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血糖和血压。这包括米格列醇片、厄贝沙坦片等。大家要知道,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还要防止其他如高血压等并发症。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是“搭档”,双重压力下,我们需要更小心地进行管理。除了药物治疗,这位患者每三月还需进行一次包括肝功能、血脂、小肾功能等的检查。甚至要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等。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掌握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也提醒大家,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虽然它不能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控制和管理,我们完全可以过上健康、正常的生活。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加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最后请大家记住,一旦确诊为糖尿病,请遵从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按时服药。健康管理从点滴做起,每一个小细节都很重要。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视频更加了解糖尿病,切勿掉以轻心。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哦,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梁斌主任医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并发症来袭!如何正确管理糖尿病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并发症来袭!如何正确管理<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
03:33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最近接诊了一位52岁的患者,有10多年的糖尿病史。是不是很多人觉得糖尿病并没有那么危急?其实不然,管理不善的话,它是会带来严重并发症的。这位患者就出现了四肢肢端麻木和针刺样疼痛。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呢?最典型的就是血糖高,这位患者也是十多年前发现的高血糖,随后确诊为2型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最初阶段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忽视了健康管理,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发现糖尿病,往往已经带来了一些并发症。 说到并发症,大家都要警惕。比如这位患者的四肢麻木和针刺一样的疼痛,其实就是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的表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引起肢体麻木、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 想要控制糖尿病,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血糖管理。这位患者长期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效果还算不错。现在我们推荐使用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每天注射一次,每次22单位。这种药物能更好地帮助患者稳定血糖,同时也有助于减轻体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们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健康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时间都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比如可以多吃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减少高油、高盐的摄入。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这些对血糖控制也是很有帮助的。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如果有家人患有糖尿病,可以多多陪伴,鼓励他们,坚持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定期复查血糖、血压等指标,也可以帮助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如果能够科学管理,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像健康人一样,享受快乐的生活。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到医院找我们医生咨询哦。谢谢大家观看,健康生活从关注自己开始!

任川蒙住院医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掌握糖尿病:如何应对及预防2型糖尿病

掌握<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如何应对及预防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

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结果显示,其存在2型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目前的BMI(体重指数)是28.6,属于肥胖范围。而正常参考范围内的BMI通常在18.5到24.9之间。通过对患者的检查报告分析,发现其存在血糖控制问题。这些问题提示着该患者的代谢功能出现了显著紊乱,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可能的疾病与原因解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色是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不充分。此类疾病的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关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当、高脂饮食等)以及肥胖等。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使得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此外,久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长期的高血糖水平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视力减退及肾功能损伤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缩短其寿命。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数倍。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及保持健康体重。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体内的血糖代谢,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药物治疗方面,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类药物可以降低肝脏生成的葡萄糖,胰岛素增敏剂则能够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某些患者,胰岛素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疗法根据患者并发症的复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采用降压药、降脂药等。预防措施预防2型糖尿病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肥胖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者等),更需引起特别的关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品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落实定期体检,特别是血糖水平的监测,能帮助早期发现胰岛素抵抗或血糖偏高的问题,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此外,适量锻炼如每日步行30分钟,可以显著改善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情况,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管理体重避免肥胖。最后,面对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优化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身健康,争取早日做到血糖控制良好。引用文献国中华糖尿病研究——2型糖尿病的遗传背景与临床特征. Jun W. Liu, Published in National Diabetes Institute Journal, 2022.糖尿病预防与转归控制分析. Jiang Y. Zhang,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3.糖尿病并发症与现代治疗方案探索. Xiao H. Wang,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betes & Metabolism Research, 2023.

何建华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