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69个
视频

2型糖尿病低血压关系,你知道多少?

2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低血压</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关系</span>,你知道多少?
02:5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2型糖尿病和低血压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我们首先来说说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所导致的。在现代社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体重、以及生活习惯等都可能是促成因素。连续的高血糖水平会损伤血管、神经、眼睛、肾脏等多个系统的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海市61岁的患者,身高184cm,体重85kg,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位患者的糖尿病指标显示他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提醒我们,体型健壮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很多时候糖尿病的危险潜伏在外表不易察觉的背后。 接下来谈谈低血压。低血压的定义是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晕厥等。在日常生活中,低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突然起身等可能诱发低血压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问,2型糖尿病与低血压之间有何关系?事实上,高血糖会影响血管健康,使得患者在疗程中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尤其是在开始药物治疗阶段,一些降糖药物可能会降低血压。因此,对于这两种病情,患者需要特别小心,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管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防治2型糖尿病和低血压非常重要。饮食上,应尽量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食品,平日多进行适量的锻炼,如步行、游泳等,这样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低血压患者,适量增加盐分摄入,并避免长时间站立都是重要的日常护理方法。 最后,我们强调,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水平,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和调整生活方式是应对这些慢性疾病的关键。当然,如果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咨询你的医生,提前预防和早期干预是对抗疾病的最佳策略。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类似的问题,请一定要重视,早预防,早治疗。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钱春花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关系——了解,预防和战胜糖尿病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与胰岛素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关系</span>——了解,预防和战胜<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针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认识这种“甜蜜的负担”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偏高。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作用不正常时,葡萄糖不能有效进入细胞,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几乎完全丧失,需要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期治疗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为主,但病程较长时也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全面多样的管理方法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方式干预:这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措施。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择低GI(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等,并避免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2. 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通常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当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时,需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则需要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3.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手段。胰岛素制剂有多种类型,如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血糖状况和生活习惯调整。4. 自我监测和管理: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通过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利用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患者可以更方便地记录和分析自己的血糖数据,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如何预防糖尿病——从日常生活做起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下几项措施尤为重要:1.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规律进餐,保持适当的饮水量。2.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帮助燃烧多余的脂肪,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3. 控制体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如果超重或肥胖,应采取减重措施。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血糖水平和其他代谢指标是否正常。如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更应注意定期筛查。糖尿病的未来展望——医学技术的发展给患者带来新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糖尿病的治疗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近年来,胰岛素泵、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同时,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的研究也在深入推进,未来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愈希望。尽管糖尿病目前还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治疗,多数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面对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文献参考 张彩丽, 李凤丽. 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 42(5): 421-428. 王强. 糖尿病预防与管理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临床医学, 2023, 33(3): 254-261. 李华. 基于现代技术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6): 319-324. 王东, 刘芳. 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0(4): 275-281.

杨显红主任医师|安岳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低血压或是元凶!赶紧了解这些症状和处理方法!

<span style="color: #da4707">低血压</span>或是元凶!赶紧了解这些症状和处理方法!
01:23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常见又让人非常困扰的健康问题——低血压。这位患者今年71岁,被送到我们医院急诊部门,主要症状是晕厥和头晕。入院后,我们发现他的血压非常低,大约在90/60mmHg左右。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从脱水、营养不良到甲状腺问题、甚至一些慢性疾病都可能导致。我们的患者有些年纪,老年人的血压调节能力通常较差,容易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同时,他的肾功能呢,也有轻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为59.6ml/min/1.73㎡,这很可能也和他的低血压有一定关系。对于低血压患者,通常我们会建议增加液体摄入,比如输液治疗,这次患者也接受了包括0.9%氯化钠注射液在内的多项静脉输液治疗。另外,医生还会通过评估一些心肌标志物,如高敏肌钙蛋白和CK-MB等,排除心肌损伤的可能。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朱玲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高血压和糖尿病关系太复杂!别忽视这些关键知识!

高血压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关系</span>太复杂!别忽视这些关键知识!
02:54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但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双战线。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病,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两者其实有很多“扯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一不注意控制,还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先来说说高血压、糖尿病两种疾病加在一起,不仅威胁心脑血管健康,还容易引发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复杂并发症。所以,治疗一定要重视两者联合管理。 那这些患者需要怎么做呢?首先,规律用药很重要。这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当然啦,光靠吃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调整日常生活习惯,比如低盐低脂饮食。这尤其对高血压控制非常关键。盐吃多了血压容易飙升,还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而低脂饮食不仅对糖尿病管理有益,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还有一点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小看运动的力量!每周至少保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者骑自行车,大概150分钟为佳。这不仅能帮助降血压,还能控制血糖。所以,适量运动和合理饮食搭配,才能让治疗更有效果。 最后,记得定期复诊,及时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血糖。很多人不重视复诊,觉得:“我吃药了,应该没问题”。但实际上,病情是“动态”的,药物的效果需要依靠医生调整。尤其是这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如果您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比如头晕、乏力、水肿等,千万不要扛,及时就医。 总之,高血压和糖尿病并不可怕,但一定要主动管理好它们,这样才能保证你的生活质量哦!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对待健康,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您的医生!

李峰主治医师|市北区兴隆路街道联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高血压、糖尿病竟也有关系

高血压、<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竟也有<span style="color: #da4707">关系</span>?
02:14

大家好,我是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看似平常但影响深远的话题——颈椎病。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与其他疾病密切相关。今天带来一个真实的病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颈椎病的复杂性。 我们的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年男性,身高172厘米,体重63公斤。他因为左侧肢体无力持续了10多天,来我们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和影像学检测,我们发现他的颈椎病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以及痛风性关节炎等问题。是不是很让人意外?这也提醒了我们,颈椎病绝不仅仅是‘脖子酸痛’这么简单。 在日常检查中,我们通过触诊发现他的颈椎棘突部位存在压痛和叩痛,同时左侧肢体的肌力只有4级,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5级。此外,CT显示他的脑部存在腔隙性梗塞,颈内动脉有钙化斑块,管腔存在轻度狭窄。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颈椎病可能已经对他的大脑供血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什么颈椎病会引发如此多的问题呢?其实,颈椎病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颈部。颈椎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网络十分复杂,如果长期受压迫,不仅会导致局部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引起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系列问题。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两种疾病与颈椎病也有潜在联系。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压力变大,血液流动不畅。而长期的颈椎病可以加重这种情况,让血压控制更为困难。糖尿病患者则要注意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损害,这样会使颈椎病的症状更加复杂。 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强调的是综合治疗。因为他的脑部有近期梗塞史,我们暂时选择了保守治疗,开了一些药物并建议他一周后门诊随访,三个月后再到神经外科做详细评估。如果病情有变化,例如肢体乏力、麻木加重,要及时来医院就诊。大家千万不要一拖再拖,等到症状明显不可逆转时,将会非常棘手。 在此提醒各位朋友,颈椎病不仅影响日常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各种严重问题。如果您有长期颈部不适、头晕眼花,甚至感觉四肢无力,务必要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我们保持健康生活的关键。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及时解答。健康无小事,保护好我们的颈椎就是保护我们的全身健康,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胡俊亭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你不知道的高血压与糖尿病关系,看了绝对受益!

你不知道的高血压与<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关系</span>,看了绝对受益!
02:39

震惊!你不知道的高血压与糖尿病关系,看了绝对受益!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健康小助手,来自上海市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两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位患者已经72岁了,患有2型糖尿病和三级极高危高血压。不知道有没有朋友也有家里的长辈面临类似的问题? 很多人会问,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其实这两种病是“坏朋友”,经常会合并出现。糖尿病会导致血糖升高,而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我们血管的内皮细胞,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这样一来,血压也会升高。简单来说,高血糖会让我们血管变得“糊涂”,血压也跟着高起来。 那得了这两种病,会有什么危险呢?首先我们来看高血压。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控制,会伤害我们的心脏、肾脏、脑部血管,甚至还会导致中风、心脏病。这可是致命的!而糖尿病呢,又叫“隐形杀手”,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我们的眼睛,导致视力下降;损伤我们的肾脏,导致肾衰竭;还会损伤神经,导致手脚麻木,容易感染,伤口难愈合。 很多患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点紧张,不用担心,控制好血糖和血压,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我们这位患者用了多种药物,包括德谷胰岛素、肺力咳合剂、氢氯噻嗪、氯氯地平贝那普利以及小飞蓟宾葡甲胺片等。通过这些药物的合适使用,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有效降低血压。 那在生活中,患者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和血压,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一定要注意低盐、低脂、高纤维,多吃蔬菜、少吃红肉。每天坚持适度运动,像快走、游泳、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听了这些,希望各位朋友能更好地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个“坏朋友”,并且知道怎么去和它们“相处”。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洪新彩主治医师|奉贤区奉城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和脑梗死的那些事—居然有这么深的关系

<span style="color: #da4707">糖尿病</span>和脑梗死的那些事—居然有这么深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关系</span>!
03:23

大家好,我是您的健康小助手,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可能会让人有点紧张的话题,那就是糖尿病和脑梗死的关系。很多人会问,这两个听起来没什么直接关系的病,怎么会扯上联系呢?其实,它们之间的关联真的特别深,如果有糖尿病,确实需要格外小心脑血管问题哦。 我们先简单聊聊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血糖调节失常的疾病,当血糖长期过高时,会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血管内壁一旦受损,身体就会试图修复,而这种“修修补补”的过程可能会导致血管变窄或阻塞。就像我们的水管,如果水流长期冲刷管壁而没有及时清洁,可能会形成斑块,最后水流就不畅通了。这就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得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它为脑梗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再来说说脑梗死。脑梗死通俗点讲,就是大脑供血的动脉被堵了,造成那个区域的大脑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进而发生坏死。这通常是因为血管里的一块小斑块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到大脑的小血管,把它堵住了。 所以,有糖尿病的人由于血糖水平长期较高,血液中的脂质代谢也容易异常,加速了血管壁斑块的形成,为脑梗死创造了“机会”。特别是在诊室里,我常常遇到糖尿病患者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的情况,这样一来简直是“双重风险”,加倍提高了脑梗死的发生几率。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时要警惕脑梗死呢?其实还是非常典型的,比如突然觉得一侧手臂无力、面部一侧嘴角下垂,还有讲话不清晰、头晕甚至是视物模糊。遇到这些情况,一定要立刻就医,不要拖延,因为脑梗死的治疗窗口是非常短的,时间就是生命。 当然,预防脑梗死最重要的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糖水平。如果血糖高,除了可能引发并发症,像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这些不舒服的问题之外,还真有可能进一步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一定不能偷懒。现在有很多便捷的血糖监测仪器,甚至出现了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这些都能帮助大家实时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 最后,我还想提醒一下有高血压的朋友,平时也要加强血压控制,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些听起来很基础的事情,其实都是帮助我们维护血管健康的“法宝”。 好了,关于糖尿病与脑梗死的相关知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对自己的健康多上一份心,这就是最好的“未雨绸缪”!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我会继续为大家解答!

井子哲主治医师|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街道新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