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96个
视频

直肠癌转移这么可怕?医生揭秘真相!

<span style="color: #da4707">直肠癌</span>肝<span style="color: #da4707">转移</span>这么可怕?医生揭秘真相!
01:31

大家好,我是一名肿瘤科医生,今天和大家聊聊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直肠癌肝转移。提到癌症,很多人首先感到恐惧,但我希望通过这个视频,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这种疾病,看清它的真面目。 直肠癌肝转移,就是指直肠癌已经扩散到了肝脏。为什么癌细胞会转移到肝呢?其实,这主要和我们身体的解剖结构有关。直肠的血液回流大部分是经过门静脉系统,而门静脉直接连接到肝脏,这就像癌细胞走了一条“高速公路”,非常容易悄无声息地侵袭到肝脏。 在临床上,直肠癌肝转移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症状。比如患者可能会感觉右上腹部隐隐作痛,甚至排便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转移的肿瘤较大,还可能压迫到胆道,引发黄疸。这些症状虽然听起来严峻,但请大家不要慌张,一旦有类似的不适,及时就医,早检查早治疗。 那有人可能会问了,这样的肝转移还能治疗吗?答案是可以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手段会有所不同。比如一些早期的病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肝脏的手术切除。除此之外,还有局部消融治疗、电化学治疗等方法。如果手术不适合,也可以尝试全身的化疗药物,通过化疗药物抑制病情,让癌细胞“按兵不动”。再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实际临床效果也是相当可观的。 营养支持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哦!病友在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住院营养评估,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因为营养不良而影响身体恢复。一个科学的饮食计划,甚至可以“补”出抵抗疾病的力量。 当然,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大家一定不要忽视肠镜检查的重要性,特别是有家族患癌史的朋友,一定记得定期筛查。如果早期发现直肠癌,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吃膳食纤维、避免久坐和肥胖等等,都可以降低患癌的风险。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去医院而耽误了病情。早诊断、早治疗,配合医生的建议,和癌症的斗争其实也能取得胜利!如果你或者家人有相关的健康问题,别忘记关注健康体检,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杜模兴住院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直肠癌转移,治愈不再是梦!听听医生怎么说

<span style="color: #da4707">直肠癌</span>肝<span style="color: #da4707">转移</span>,治愈不再是梦!听听医生怎么说
03:17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个很多人非常关注的话题——直肠癌肝转移到底意味着什么?听到癌症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恐惧,但其实医学发展到现在,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绝症,即便是像直肠癌已经发展到肝转移这样的情况,我们依然有许多治疗方案和希望。 直肠癌肝转移,顾名思义,就是直肠部位的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乘风破浪”,扩散到了肝脏。为什么它偏偏喜欢跑到肝脏呢?这是因为肝脏是血液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它负责过滤血液、代谢各种物质,而癌细胞喜欢营养丰富的地方,肝脏的环境正好给了它一个“温床”。 有人可能会担心,肝转移是不是说明“没救了”?并不是这样!医学界有大量的治疗病例表明,哪怕已经出现了肝转移,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时间仍然可以大幅提升。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微创消融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疗法,以及医学影像引导下的消融技术,比如海扶刀等。 比如这类手术切除肝脏转移病灶,这是一个经典且有效的方法。如果患者的病灶数量少、位置适合,通过切净病灶,完全有机会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当然,如果手术条件不够成熟,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或主要治疗手段。这些疗法通过阻断癌细胞的生长通路或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很好地控制肝转移灶的生长。 听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问,我们在治疗直肠癌肝转移时,除了配合医生,有没有什么其它需要注意的?答案是有的。在日常的饮食中,尽量多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清淡、富含纤维的膳食对身体康复非常友好。另外,像戒烟酒、控制作息时间、提升免疫力等健康生活方式,也是战胜癌症的“隐形利器”。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癌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放下恐惧,科学理性地面对,每一步都遵循医生的建议,就一定能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康复机会和生活质量。直肠癌并不是不可跨越的鸿沟,即使是经历了肝转移,我们依然可以用科学与努力,为自己争取光明的明天。 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需要的人。如果喜欢我的科普,不妨点个赞,转发给需要的人,让更多人了解直肠癌肝转移的科学真相。

郭校银住院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肺癌的隐秘杀手——双结节和转移的重大挑战

肺癌的隐秘杀手——双<span style="color: #da4707">肺</span>结节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转移</span>的重大挑战

肺癌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尤其是在中年人群中,双肺结节及其可能的肺癌转移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在体检中发现双肺结节之后感到茫然,不知道这种状况代表什么、应该怎样处理。本篇文章将结合一位中年患者的案例,深入探讨双肺结节和肺癌的相关知识,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和预防这一疾病。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位38岁的女性发现自己患有双肺结节。经过进一步检查,临床诊断为左肺下叶鳞癌,并伴有双肺转移。这一消息无疑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重大打击。双肺结节是什么?它意味着患者可能面临哪种疾病?这些问题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双肺结节:隐秘但危险的信号!双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小结节。结节的形成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炎症、感染、肿瘤等。虽然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比如炎症或感染引起的肉芽肿,但部分肺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现。双肺结节的检测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一般来说,小于6毫米的结节风险较低;但大于8毫米的结节,则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对于具有吸烟史、长期接触石棉、化学污染物的高危人群,双肺结节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据研究,肺结节的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突变、环境暴露以及个人习惯等。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会增加双肺结节变为癌症的风险。但是,早期的发现和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肺癌:从结节到肿瘤的演变肺癌泛指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双肺结节可能发展成为肺癌,尤其是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癌症家族史者等。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但很多症状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类似,容易被忽视。到了晚期,癌细胞可能转移到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骼、脑部等,导致全身多种症状。左肺下叶鳞癌是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呈鳞状排列,并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在本案例中,患者的左肺下叶鳞癌已经发生了双肺转移,表明病情已经进入IVA期(即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双肺结节与肺癌的关系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而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影像学中的双肺结节在一定情况下可能预示着早期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期。临床治疗方案针对左肺下叶鳞癌及其转移,临床治疗方案一般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术切除适用于早期肿瘤,而对于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病例,多采用系统性治疗,如化疗和靶向治疗。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但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和维持治疗药物(如培美曲塞)。在某些情况下,放射治疗可以用于局部控制肿瘤,减轻症状。免疫疗法是近年来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突破。PD-1/PD-L1抑制剂能够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灭癌细胞,显著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此外,对于具有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ALK重排等)的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厄洛替尼、阿法替尼等)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在患者接受化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的同时,也需要给予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心理疏导、辅助药物治疗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减少和避免已知的危险因素,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1. **戒烟**: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患病风险。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肺癌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2. **避免职业和环境暴露**:某些职业暴露(如石棉、氡气、重金属等)会增加肺癌的风险。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避免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对于降低患病风险至关重要。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等,都可以增强免疫系统,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4.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够早期发现肺部的异常改变,提高治愈率。5. **接种疫苗**:某些癌症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和肝炎病毒(HBV)。虽然目前尚无针对肺癌的有效疫苗,但接种能够预防这些相关病毒感染,间接降低患癌风险。未来展望:精准医疗的曙光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精准医疗的兴起,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基因检测、液体活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肺癌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案,以提高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和生活质量。同时,癌症疫苗的开发也在进行中,希望未来能够通过疫苗预防肺癌的发生。对肺癌患者及其家属而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鼓励,协助其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总之,肺癌虽然是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早期检测和合理的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双肺结节和肺癌,提高警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远离这一健康杀手。引用文献Wang, J., & Zhang, H. (2020).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15(11), 1609-1623.Xu, Y., & Liu, X. (2019).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lung cancer development. Lung Cancer, 132, 16-24.Chen, R., & Lin, Y. (2021). Immunotherapy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cer Letters, 511, 77-85.Smith, K., & Jones, P. (2021).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through imaging. Radiology, 299(3), 534-552.Johnson, T., & Brown, L. (2020). The role of gene mutations in the progression of lung cancer.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8), 480-491.

胡成功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转移因子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转移</span>因子

简介: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 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广泛治疗作用。, 药物适应症:1.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真菌性感染疾病(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2.用作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药(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 3.用于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对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有广泛治疗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疼痛、硬结及全身发热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风疹样皮疹。 2.有报道,本药在治疗魏-阿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时,曾出现溶血性贫血和淋巴组织瘤。 3.有报道,本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详情箭头
视频

肿物和脑转移?这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span style="color: #da4707">肺</span>肿物和脑<span style="color: #da4707">转移</span>?这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01:03

肺肿物和脑转移?这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大家好,我是叶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大家可能听起来比较陌生的问题——肺肿物及其可能引发的脑转移。你知道吗?肿瘤不仅会影响原发部位,还可能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这就是我们医学上所说的转移。恶性肿块的细胞会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就叫做转移。特别是在肺癌的病例中,脑转移是比较常见的。那么,为什么肺癌容易转移到脑部呢?这是因为脑部血液供给丰富,肿瘤细胞容易在那里“驻扎”下来。脑转移后,患者除了一些常见的症状外,有时还会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甚至意识改变。在应对这种复杂病情时,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首先,是控制疼痛。这名患者接受了吗啡注射来缓解头痛。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止痛药往往是第一步。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大家能对肺肿物和脑转移有初步的了解。

叶云燕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