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个
视频

糖尿病管理——别让“甜蜜”成为负担!

糖尿病管理——别让“<span style="color: #da4707">甜蜜</span>”成为负担!
02:08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这个让很多人头疼的慢性病。很多人觉得糖尿病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血糖。血糖是我们身体的“燃料”,但如果血糖过高,就会对血管、神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如果你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吃药,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方面,我们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粗粮。运动也很重要,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可以帮助控制血糖。 监测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一定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要等到并发症出现才后悔。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全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关键是要有耐心,有毅力,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让我们一起努力,别让“甜蜜”成为负担! 如果你对糖尿病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解答。记得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朱国汉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并发症——别让“甜蜜”变成“负担”!

糖尿病并发症——别让“<span style="color: #da4707">甜蜜</span>”变成“负担”!
02:18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但你知道吗?糖尿病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我们的血管、神经、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种,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呢?首先,饮食控制是关键。我们要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其次,适量的运动也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消耗多余的热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此外,定期监测血糖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定期监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好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健康,远离糖尿病的困扰,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糖尿病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陆江主任医师|青岛市南厚德云霄路诊所
详情箭头
视频

警惕2型糖尿病——别让“甜蜜杀手”悄悄上身!

警惕2型糖尿病——别让“<span style="color: #da4707">甜蜜</span>杀手”悄悄上身!
04:03

大家好,我是陈医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2型糖尿病,特别是我们的老年朋友需要更加注意的问题。我们很常见的糖尿病其实分为多种类型,而2型糖尿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我们的案例是一位74岁的老年男性,身高174厘米,体重80公斤。这个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在继续遵循原有的治疗方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为什么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如此普遍,以及我们该如何预防和管理。首先,糖尿病是什么呢?简单说,糖尿病就是血糖过高,而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正常。2型糖尿病就是因为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导致胰岛素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长此以往,血糖水平就会居高不下。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的管理非常重要。这位患者的血压是122/72mmHg,心率85次/分,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电图也没有杂音。虽然这些指标看起来都挺好的,但这不是我们可以掉以轻心的理由。因为,糖尿病就像个“甜蜜杀手”,它的很多危害是潜在的,不容忽视。糖尿病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管理。患者目前服用的是盐酸吡格列酮片,一天一次口服。这类药物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身体可以更好地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于老年人,两餐之间的血糖监测和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期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任何潜在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目前状况不错,说明他们一直在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治疗方案。但除了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饮食方面,建议老年朋友少吃高糖分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同时,适量运动也能帮助控制血糖,不要忽视力量训练,它不仅能增强肌肉,还能提升整体代谢率。最后,心理健康也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部分。长期的慢性疾病会带来心理压力,我们需要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学会减压。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交流,参加社交活动,都有助于心理健康。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也有类似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远离糖尿病!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陈建军主治医师|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隐藏的“甜蜜”杀手——糖尿病:全面解析与健康指南

隐藏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甜蜜</span>”杀手——糖尿病:全面解析与健康指南

隐藏的“甜蜜”杀手——糖尿病:全面解析与健康指南糖尿病,这一熟悉但又常被忽视的慢性疾病,其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4.2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尤其常见。本文深入探讨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方案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长期血糖水平升高,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前者通常由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缺乏,而后者更多与遗传和生活习惯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患有糖尿病不仅仅意味着血糖水平不断飙升。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心脏病、肾病、眼病和神经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中老年人和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群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早期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至关重要[1]。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其主要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腺β细胞功能下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血糖调节异常。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繁多且严重。早期症状可能包括疲劳、多饮多尿、视力模糊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以及下肢血管病变(严重者需截肢)。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等复杂疾病,这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糖尿病的治疗方案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并发症管理三大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和胰岛素注射。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因其显著的降糖效果和心血管保护作用,逐渐成为治疗的重点选择[2]。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方面应注意低糖低脂、高纤维,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类。运动方面推荐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减重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次,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减少糖类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保持血糖稳定也非常重要[3]。对于高危人群,如肥胖者、家族有糖尿病史者以及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前期并进行干预。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控制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未来糖尿病治疗的前景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的治疗也在不断迎来新的突破。例如,干细胞治疗和基因疗法正在成为糖尿病研究的前沿领域。干细胞有望能够修复或替代受损的胰岛细胞,从而恢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基因疗法则可能通过修正相关基因变异,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4]。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糖尿病管理中也将发挥更大作用。智能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患者更精确地监测血糖、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及时的医疗干预[5]。糖尿病患者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长期慢性病的管理确实是一个挑战,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和科学治疗,很多患者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加强自我管理,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都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步骤家庭支持的重要性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患者个人的事情,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同样至关重要。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安排健康饮食、提醒准时用药,参与运动等。此外,及时注意患者的身体变化,协助患者应对突发情况,对于长期管理疾病也非常重要。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port on diabetes. 2016.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0. Diabetes Care. 2020;43(Suppl 1):S1-S212. Pan XR, Li GW, Hu YH, et al. Effects of diet and exercise in preventing NIDDM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The Da Qing IGT and Diabetes Study. Diabetes Care. 1997;20(4):537-544. Hebrok M. Generating beta cells from stem cells-The story so far.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12;2(6):a007674. Gyselaers W, Celis P, Vos R, et al. Impact of mobile health technology on primary healthcare system in Belgium. Acta Clin Belg. 2019;74(4):220-226.

陈诚副主任医师|遂宁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