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78个
视频

气胸来袭!呼吸健康威胁,如何自救

<span style="color: #da4707">气胸</span>来袭!呼吸健康威胁,如何<span style="color: #da4707">自救</span>?
02:11

大家好,我是你的健康顾问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很吓人的病——气胸。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它,但大家会觉得胸口突然变得很紧,呼吸都变得困难,这很可能就是气胸发作了。那么,怎么回事呢? 气胸其实是指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肺上的自然破裂点或者外伤,导致空气跑到了本不该有空气的胸腔里。这股空气的存在,让我们的肺没有办法完全扩张,从而影响呼吸。简单来说,气胸有点像是“肺漏气”了。 有些患者会觉得气胸特别危险,它还真的是需要警惕。尤其是像这位78岁的患者,既有气胸,又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同时还经历过脑部手术,这样的多种慢性疾病叠加,就让他的病情变得非常复杂。他的吸烟史也不短,曾经一天吸20根烟坚持了50年,这也对他的肺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了长期伤害。虽然他已经两年没抽烟了,但长期吸烟的后果并不会因为戒烟就完全消失。 那到底气胸都有哪些症状呢?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呼吸困难,还可能伴有胸痛,尤其是运动或用力呼吸时会格外明显。一些患者还会感觉到疲劳、头晕甚至心慌,这些都可能因为肺功能受限氧气不足引起。如果气胸严重,患者甚至可以出现突发休克的情况。 听到这些是不是有点怕?但不要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很多来保护自己的肺部健康。比如远离烟草,不管是吸烟还是吸二手烟,都是肺的天敌。其次,尽量避免有空气污染的环境,比如粉尘或有毒气体。同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肺功能,可以帮助预防一些肺部疾病的发生。 如果不幸患了气胸,通常需要一个及时明确的诊断。医生可能会通过胸部影像检查,比如 X 光或者 CT,看一看有没有空气进入胸腔。如果气胸不严重,根据医生建议可能只需要吸氧和观察,而严重的气胸患者可能需要一个简单的小手术,比如胸腔引流术来把空气排出去,帮助肺部重新“鼓”起来。 像今天讲到的这位患者,就是采用了胸腔闭式引流和持续负压吸引稳定病情。同时,医生针对他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给予了综合治疗,包括合理调整饮食,保证低盐低脂,减少病情加重的风险。 其实,气胸的发生往往不可能完全预测,但你可以通过日常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这种风险。如果你经常觉得自己胸口闷、呼吸不畅或者有胸痛的感觉,一定要及时就医。健康无价,不要等到真的出问题了才想起平时的那些坏习惯有多危险。 希望今天的科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气胸。不管你是健康的年轻人,还是有慢性病的高龄老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关注我,一起做更健康的自己!

廉海容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手指肌腱断裂危机——关键时刻如何自救

手指肌腱断裂危机——关键时刻如何<span style="color: #da4707">自救</span>?
02:04

咱们今天聊聊手指肌腱损伤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有个30多岁的年轻患者,不小心弄断了右手中指的屈肌腱,现在正在接受专业治疗。可能您觉得手指受伤不严重?但屈肌腱要是没处理好,以后连拿筷子、系扣子都成问题! 手指屈肌腱就像控制手指弯曲的隐形提线,藏在手指掌侧。当您突然用力抓握、被利器割伤或者运动扭伤时,这根比面条还细的肌腱就可能断裂。受伤时可能会听到"啪"的声响,接着手指就伸不直也弯不了,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自己掰扯! 紧急处理记住三个关键:马上冰敷止血止痛,保持手指自然弯曲的姿势,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后直奔医院。特别提醒大家,肌腱断裂的黄金修复时间是6-8小时,拖久了断端会回缩粘连,手术难度直接翻倍! 术后康复比手术更重要!前3周要用支具固定保护,之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勾手指-伸手指"的被动训练。这期间千万忍住不要乱动手指,肌腱愈合就像缝衣服线头,太早拉扯容易二次断裂。配合中药熏洗、耳穴压豆这些中医疗法,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最后给大家划重点:日常抱孩子、提重物时注意手指受力,运动前做好手部热身。万一受伤别犹豫,立即到正规医院骨科就诊。只要及时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90%以上的手部功能。下次咱们继续聊聊运动损伤防护的干货技巧!

傅铮住院医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必看自救指南!

必看<span style="color: #da4707">自救</span>指南!
03:37

大家好,这里是你的医生。本期视频我们来聊聊很多人都可能听说过的疾病,慢性胃炎。这个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它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可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 慢性胃炎实际上是指胃壁的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生活饮食不规律、长期吸烟酗酒、压力大等。它并不是一下子发作的,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所以很多人会忽略它的早期症状。 今天我们就有一位54岁的患者,他的症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临床上,这类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不规律的腹胀、嗳气甚至反酸。这些症状虽然不是很剧烈,但长期存在会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在西医学上有非常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经过体检和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西医通常会建议服用一些药物,比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胃黏膜修复。 在中医的视角下,这位患者的症状被诊断为“胃络痛”,并且具体辩证为“肝胃气滞证”。中医认为,这类症状多数是由于情志不畅、肝胃不和所导致。因此,中医的治疗重点在于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为此,我们给出了一些中药处方,其中包含了兰索拉唑胶囊、瑞健胶囊和荜铃胃痛颗粒,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此外,建议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当然,除药物治疗外,生活中的自我调养也非常重要。首先,饮食要规律,避免过饱或长期空腹。其次,适量运动能够帮助消化,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这对于胃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慢性胃炎如果长期不愈,很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胃病,甚至发展成胃癌。希望大家多加关注自己的胃部健康,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胃部健康的重要性。下期再见!

李涛主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