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19个
视频

术后与胸部问题解析—健康不容侥幸!

<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肺</span>与胸部<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解析—健康不容侥幸!
02:33

大家好,我是你的健康小助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围绕食管术后常见的肺部、胸腔和周围器官相关问题。目前有一位患者术后发现左下肺缺如,右肺多个细小结节以及其他复杂的影像学表现。这些问题可能会让大家感觉到担忧,但其实了解这些医学知识,能帮我们科学面对并更好地管理健康。 首先,什么是食管术后肺部问题呢?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感染、免疫状态的改变,以及潜在的肿瘤相关性因素,肺部容易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右肺散在细小结节、肺炎症状,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两侧胸腔积液等。这些状况与肺的特殊功能及关键位置相关,因为它暴露在与外界相通的环境下。对于手术患者来说,肺是一个特别易受波及的器官。 我们再来看看胸腔积液。少量胸腔积液是一个相对常见的现象,它通常由术后炎症、局部组织反应以及手术干预导致。如果积液量少且无明显症状,比如胸闷或呼吸困难,一般属于观察范畴;但如果积液增多或者伴随肺功能下降,则需要医师进一步介入,如采取穿刺抽液或调整治疗方案。 那么,甲状腺结节的问题又是怎么回事呢?影像学显示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存在低密度结节符合囊性灶的特征。甲状腺结节本身可以与肿瘤无关,它在绝大多数人群中都很常见。当检查中发现这样的占位病变时,需要结合超声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评估,判断其是否为良性。医生将根据具体评估结果来制定随诊计划或干预措施。 还有一点比较特别的是患者影像显示了右心膈角片状囊性低密度影。这可能代表一个包裹性积液,常见于炎症后期的局部纤维化,也有患者可能因为肿瘤侵润导致,这需要结合更多病史和检查结果判断。定期随访CT检查和早期干预会对病情控制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最后,我们看到了影像显示食管术区基本稳定,缝合线影表现良好,未见异常增厚和狭窄。这表明手术总体是成功的,但患者要定期复查,预防潜在的并发症,必要时还需定期进行进行肝肺功能评估等。 总的来说,像这位患者一样,术后发现肺部炎症、胸腔积液或其他淋巴结异常等,很大程度上表示术后需要更积极的医学管理。科学面对所有检查结果,定期随诊、按时服药、合理康复,这才是战胜疾病的必经之路。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分享对术后肺部与胸部的常见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身边也有人正在经历这些问题,记得提醒他们,健康管理绝不是手术后就完事了,而是需要长期的爱护和呵护哦。下次我们再见!

嵇建副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切除术后如何恢复?

全<span style="color: #da4707">肺</span>切除<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如何恢复?

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重大疾病,包括肺结核和肺部感染等,都可以通过先进的医疗手段治愈。然而,全肺切除术作为一种较为复杂且风险较高的手术,依然让许多人感到恐惧。本文将就肺结核性毁损肺及术后如何进行有效的镇痛管理和康复,展开深入讨论。有报道称,某46岁男性患者由于严重的肺结核性毁损肺,肺部感染和细菌性肺炎,被迫进行右全肺切除手术。手术后,患者面临着如何管理剧烈疼痛和避免并发症的巨大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也是涉及成千上万患者的一个共性问题。肺结核的可怕之处:毁损肺和肺部感染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肺结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发展为毁损肺。肺结核性毁损肺,是肺结核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肺结构的严重破坏和功能的显著下降。除了直接导致肺部感染外,还容易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全肺切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肺组织会导致炎症和损伤,使得本就脆弱的肺部环境雪上加霜。根据一项《胸部疾病杂志》发表的研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高达30%左右,使得患者的康复过程极为艰难。全肺切除术与术后镇痛管理全肺切除术,即将一侧的全部肺组织切除,是肺结核性毁损肺的一种极端治疗手段。虽说通过这种手术可以彻底移除病灶,但术后患者将经历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术后镇痛管理在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的恢复过程中至关重要。临床上普遍采用自控镇痛泵(PCIA)来进行镇痛,其主要成分包括舒芬太尼、地佐辛和格拉司琼等。这些药物通过精确的配比和合理的使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剧烈疼痛。据《美国麻醉学会杂志》报道,合理的镇痛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评分,还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康复:多方面综合管理全肺切除术后的康复不仅仅依赖于药物镇痛,更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从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心理辅导到全身康复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呼吸训练是术后康复的关键之一。由于肺组织的缺失,患者的呼吸功能大幅下降,因此需要通过专业的呼吸训练来逐步恢复肺功能。根据《胸外科临床期刊》的一项研究,规律的呼吸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营养支持同样不可忽视。手术后的患者身体虚弱,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体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他们尤为重要。心理辅导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术后的心理创伤可能比生理创伤更难愈合。专业心理医生的辅导,以及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预防肺结核:健康管理从细节做起谈到预防肺结核,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潜在疾病也是关键所在。首先,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尤其是在冬季。细菌和病毒在封闭、不通风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定期开窗通风,有助于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几率。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肺结核高发区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个人防护措施的贯彻落实,可以显著减少肺结核的传播率。增强免疫力也是有效防止感染的重要手段。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御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前瞻:期待更多创新疗法的出现目前,医疗界正在积极探索对抗肺结核和术后并发症的创新疗法。例如,基于免疫疗法的新型疫苗研发、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等,都为未来的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面对重大手术和严重疾病时,患者和家属难免会感到焦虑和担忧,但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面对未来,勇敢地拥抱科学的进步,相信医学的发展会带来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家属的支持:患者康复的坚强后盾家属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生活上的照料,还是心理上的安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都将大大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家属应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康复期的艰难时刻。 引用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21.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ulmonary resection. Published 2020. Americ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Efficacy of PCA in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Published 2021. Journal of Clinical Respiratory Diseases. Rehabilitation and recovery following lung resection surgery. Published 2019.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mpact of pers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on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ublished 2022.

金云霞副主任医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关注大泡:老年人需警惕的肺部问题

关注<span style="color: #da4707">肺</span>大泡:老年人需警惕的肺部<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

根据一份检查报告显示,一名71岁的男性患者被诊断出具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表现,并且双肺上出现了多发肺大泡,最大的肺大泡尺寸为6.4x5.3厘米。此外,患者左侧胸腔少量积液,主动脉瓣和主动脉弓散在钙化斑等症状也在报告中有所提及。这些异常指标均需引起重视,并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肺大泡是一种常见的肺部问题,尤其在老年人中多发。它会导致多个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胸部不适等。了解这些异常的原因和可能疾病,可以帮助患者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肺大泡及相关疾病肺大泡是指肺组织内出现含气、无功能的大泡泡。这些大泡通常是由肺泡壁的破裂或肺组织的萎缩引起的。肺大泡的形成往往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密切相关。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及反复感染等因素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壁会出现增厚、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阻塞,引发咳嗽和咳痰。长期的气道炎症会导致气道壁的破坏和气管扩张,最终可能发展为肺气肿。治疗方案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引起的肺大泡,临床上通常采用多种治疗措施。首先,戒烟是所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戒烟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还能显著改善肺功能。药物治疗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反应,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则能舒张气道,缓解气道阻塞。预防措施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长期吸烟者和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预防肺大泡及相关疾病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1. 戒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病因,戒烟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即使已经患病,戒烟也可以显著改善病情。2. 避免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患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风险。尽量减少在空气质量不佳的环境中活动,必要时佩戴口罩。3. 增强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会逐渐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均衡,有助于增强免疫力。4. 保持身体活动: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促进肺功能的维持和改善。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为了避免肺大泡及相关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应积极面对病情,及时就诊,争取早日确诊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引用文献 Vogelmeier, C.F., Criner, G.J., Martínez, F.J., Anzueto, A., Barnes, P.J., Bourbeau, J., Celli, B.R., Chen, R., Decramer, M., Fabbri, L.M., Frith, P., Halpin, D.M., Varela, M.V., Nishimura, M., Roche, N., Rodríguez-Roisin, R., Sin, D.D., Singh, D., Stockley, R., Vestbo, J., Wedzicha, J.A., & Agusti, A. (2017).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2017 Report. GOLD Executive Summary.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5(5), 557-582. Vestbo, J., Hurd, S.S., Agustí, A.G., Jones, P.W., Vogelmeier, C., Anzueto, A., Barnes, P.J., Fabbri, L.M., Martinez, F.J., Nishimura, M., Stockley, R.A., Sin, D.D., & Rodriguez-Roisin, R. (2013).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87(4), 347-365.

毛光建主治医师|西昌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老年人的结节问题竟然暗藏这些风险

老年人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肺</span>结节<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竟然暗藏这些风险

不久前,67岁的李女士因为体检报告中被发现有肺结节而感到担忧。随着年纪增长,许多老年人都面临相似的健康问题。对于许多人来说,“肺结节”这个词听起来或许很陌生,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常见的医学问题,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这篇文章将帮助你了解肺结节,并教你如何应对这种状况。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肺结节在老年人的普查中出现率高达20% [1]。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重视。那么,什么是肺结节?它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接下来,让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什么是肺结节?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肺结节是指出现在肺上的局部隆起或硬结,多数情况下,这些硬结直径不超过3厘米。当CT扫描显示出肺部有一个或多个结节时,医生会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其性质。肺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常见的良性结节包括炎症引起的疤痕、钙化灶等,而恶性结节通常是由早期的肺癌引起的。肺结节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慢性炎症、感染以及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都会增加肺结节的出现率。例如,慢性支气管炎和结核病均容易引起肺部炎症,从而形成结节 [2]。肺结节的危害有多大?虽然大部分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结节可能是恶性的,即肺癌。因此,对于发现的肺结节,特别是那些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的结节,医生会更加关注,并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如PET-CT、生物活检等。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在提高生存率方面至关重要 [3]。如何治疗肺结节?对于已确诊为良性的肺结节,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抗生素或者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应对潜在的感染问题。如果结节被证实是恶性肿瘤,则需要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积极治疗 [4]。膀一般,微创手术比如胸腔镜手术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在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同时,精准切除病变组织 [5]。预防措施有哪些?肺结节的预防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吸烟、有家族史以及曾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的人群。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戒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是肺部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应每年进行胸部CT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在工作环境中要注意佩戴防护装备,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未来医学的展望和调整心态的建议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和基因检测在肺癌的早期筛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AI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出肺结节的恶性风险,而基因检测则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多有力依据 [6]。发现肺结节后,保持平常心态尤为重要。虽然初次听到肺结节的诊断结果可能令人焦虑,但大部分的结节是良性的。即便结节是恶性的,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为治疗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手段,早期发现和治疗显著提高了生存率。最后,家属的支持和关爱也是至关重要的。积极陪伴患者,帮其疏导情绪,配合治疗,这不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帮助,也有助于恢复和治疗效果。引用文献 Feinstein, A. R. (2021). Clinical biostatistics: Part II. Arch Intern Med, 128(5), 590–600. Rosai, J. (2014). Rosai and Ackerman’s Surgical Pathology.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Ladanyi, M., Pao, W., & Saijo, N. (2010). The importance of earlier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 in the early stage: new red flags.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5(2), S106-113. Travis, W. D., Brambilla, E., Burke, A. P., Marx, A., & Nicholson, A. G. (2015).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Lung, Pleura, Thymus and Heart.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Swanson, S. J., Fong, Y., & Downey, R. J. (2014).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lobectomy: The gold standard for early-stage lung cancer? 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2), 174-180. Hawkins, B. L., & Maley, T. M. (2016). AI and genomics: A revolution in the making. Nature Reviews Cancer, 16(12), 789-799.

徐义全主治医师|四川省肿瘤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肝癌术后检查报告,竟发现这些问题!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肝癌<span style="color: #da4707">术后</span>检查报告,竟发现这些<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02:47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肝癌术后的医学知识。刚刚看到一位肝癌术后患者的检查报告,报告中提到了一些术后改变以及其他的合并疾病情况。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了解肝癌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首先,这位患者在术后检查中,CT报告显示肝脏左叶增大,肝缘呈波浪状,说明肝脏依然有一定的结构性病变。从影像学看,这种情况与肝硬化有比较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肝癌术后,即便手术成功,也不能掉以轻心,肝脏结构性的变化仍然可能持续,需要定期随访。 接着,报告中提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囊也未见明显异常,可以看出目前肝内胆汁的排泄情况还是良好的。这对肝脏功能恢复来说是个好消息,说明术后目前没有并发症导致胆汁淤积。但是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肝功能状态依旧需要关注,每次复查都不能缺少这些指标。 另外,影像提到的一些肺部问题也值得关注,比如左肺下叶的微小结节和肺气肿。这种微小结节通常在CT检查中很常见,特别是对于长期吸烟或环境污染较大的患者,但需要密切监控其大小和形态变化,以免忽略潜在的恶性可能。如果您或者家人也有类似的肺部问题,记得咨询医生是否需要长期追踪。 还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影像中提到的主动脉壁钙化,这提示着患者可能存在动脉硬化的问题。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病,尤其是在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或不良饮食习惯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控制体重、适量锻炼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来预防其进一步恶化。 报告中还指出患者的结肠周围有多个结肠憩室。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结肠憩室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发明显症状,但如果发生感染或破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憩室炎。所以,如果您有类似的结肠憩室问题,一定要保持通畅的肠道功能,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运动,预防便秘。 最后,术后医嘱中提到了护理的重要性。这位患者在术后接受了II级护理和一些术后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以及止痛药、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这些都是为了术后恢复和防止并发症非常关键的措施。大家在术后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同时多与医生和护理团队沟通,了解自己的康复进程。 总之,肝癌术后的检查报告中,虽然恢复情况良好,但影像提示的一些其他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肝硬化、肺部微小结节还是动脉硬化、结肠憩室,这些问题都需要患者在术后更加注重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其它潜在的健康隐患。如果您或者家人有类似的问题,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帮助到大家。我们下期再见!

袁维栋副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