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16个
视频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之道—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肾衰竭</span>患者的生存之道—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03:37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经常被忽视但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慢性肾衰竭”。特别是一位来自安徽省黄山市的53岁女性患者的真实病例,我们希望通过她的故事,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和管理慢性肾衰竭。本位患者因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已经进行腹膜透析超过两年时间了。因为慢性肾衰竭,她需要经常入院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腹膜透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每天都需要进行好几次。虽然腹透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废物,但还是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多种药物,如贝尼地平、托拉塞米、罗沙司他和司维拉姆等,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控制她的血压、贫血和磷水平。她还需要定期进行膜透评估和PET试验,根据这些检查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可以看出,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药物、体液管理和透析参数。她的血液检测结果让我们了解到她的身体状态,比如她的肌酐、一氧化碳浓度、钙、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都需要密切监测。这些数据不仅能反映她的肾功能,也能帮助医生决定最合适的下一步治疗方案。例如,她的肌酐水平不断升高,这表明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需要及时调整透析频率或换成其他治疗方案。另一个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和贫血虽然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但它们对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却是不可忽视的。高血压会加重肾小球的负担,贫血则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氧气不足,从而进一步加剧肾损伤。因此,高血压和贫血的控制非常关键。为了控制这些并发症,这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用了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骨化三醇在内的多种药物。同时,她的透析方案也从最初的CAPD【1.5%PD4 2L*3(08:00-12:00-16:00)-2.5%PD4 2L*1(20:00留腹)】调整到目前更符合她情况的透析方案。在了解了这位患者的案例之后,大家可能会觉得慢性肾衰竭的管理非常复杂,不过千万不要害怕。我们要记住的是,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调整,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都能维持一个稳定的生活状态。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合理使用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慢性肾衰竭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仅是患者,本期视频也希望引起更多朋友们对肾脏健康的关注。如果您或家人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及时诊断,早期介入可以大大改善预后。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张靖雄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慢性肾衰竭、糖尿病、心脏病一网打尽!

<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肾衰竭</span>、糖尿病、心脏病一网打尽!
03:31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还有心脏病的健康管理。我们知道,这些疾病单独存在都相当棘手,而当它们同时出现时,对患者和家庭来说就更具挑战性。 首先,我们谈谈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长期的肾功能不全会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表现为浮肿、乏力、尿量减少等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药物控制,我们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具体来说,患者应该摄入优质蛋白、低盐、低脂和低磷的饮食,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肾脏,还能改善整体健康。另外,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比如百令胶囊和尿毒清颗粒,有助于缓解病情。 接下来是糖尿病,这是一个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失衡。长期的高血糖会对血管和神经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心脏和肾脏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是关键。比如,健脾生血片和胰岛素注射液就是常见的用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量,是管理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关于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和高血压,这两种病常常与慢性肾衰竭和糖尿病同时存在。高血压会让心脏负担加重,而冠心病则会影响心脏供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为了管理心脏病,我们推荐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物,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呋塞米片,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理。例如,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管理这些慢性病的重要方法。我们还建议定期体检,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慢性病的管理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全方位的关照,除了合理的饮食和按时服药,平时的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不要因为患病而灰心丧气,我们每个人都有战胜病魔的潜力。 希望今天的视频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也在和这些慢性疾病做斗争,不妨试试以上的方法,相信你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管理方式。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需要帮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力解答。记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医学健康知识。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欧建兵主治医师|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