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543个
文章

摆脱慢性荨麻疹的困扰,享受健康生活

摆脱<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荨麻疹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享受<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生活

摆脱慢性荨麻疹的困扰,享受健康生活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其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风团、瘙痒,并有时伴随全身其他部位的不适。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和应对这一皮肤疾病。根据相关数据,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对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慢性荨麻疹并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但反复发作和持续的症状往往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了解慢性荨麻疹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过敏反应、感染、药物反应、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来说,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误将自身的组织当成外来入侵物质进行攻击,从而导致皮肤出现风团和瘙痒。此外,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中的过敏原也可能引发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的肿胀风团,伴有剧烈的瘙痒。这些风团通常在4小时至24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可能会不断出现,导致症状反复。除皮肤症状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腹痛等全身症状,尤其是在病情较严重的情况下。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案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组织胺药物的使用,这类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口服或局部应用的抗炎药物来控制症状。对于一些难治的慢性荨麻疹,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更强效的药物。非药物治疗方面,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和诱因是关键。例如,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是预防和控制病情的重要措施。此外,一些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和心理治疗在缓解慢性荨麻疹症状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防治慢性荨麻疹的日常方法首先,对于慢性荨麻疹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过敏原测试,以便明确诱因并加以避免。其次,患者应尽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洗护产品。饮食方面,应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另外,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加重病情。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锻炼也对预防慢性荨麻疹有积极作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降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率。患者还应定期复诊,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慢性荨麻疹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患者可以显著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大家应积极面对病情,及时就医,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Mark G., Kaplan A.P. (2021). Chronic Urticaria: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47(3), 728-740. Lee E., Kim S., Lee J. (2020).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What’s New and What’s Coming?.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 31(8), 801-808. Antia, C., Baquerizo K., Korman A., Bernstein J.A., Alikhan A. (2018). Urticari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 Treatment for Chronic Urticari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79(4), 599-614.

周敏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慢性胃炎困扰你吗?医生告诉你如何调理好胃健康

<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胃炎<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你吗?医生告诉你如何调理好胃<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
02:28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慢性胃炎这个话题。有些朋友可能总是感到胃部不适,比如烧心、胀气、食欲下降,甚至会有一些隐隐的疼痛感。那么这些症状可能都跟慢性胃炎有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慢性胃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调理好自己的胃。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常见的炎症,时间可能持续比较久。在我们胃里,黏膜原本是对胃壁的一种保护,但是长时间的炎症会导致黏膜的结构被破坏,甚至可能出现萎缩。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会被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检查中,有部分人的胃黏膜还可能出现充血、泛红,特别是在胃体、胃底、胃角这些部位,都会有一些细微的改变。 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压力过大导致胃功能紊乱;还有一种常见因素,就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它能在胃里安家,扰乱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但是今天我们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胃炎都是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所以一定要经过科学的检查,比如13碳呼气试验等,准确评估有没有感染,再对症治疗。 我看到很多人会感到迷惑,慢性胃炎是不是很严重?我们先不要慌。大部分的慢性胃炎可以通过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治疗来改善。比方说,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比如延参健胃胶囊、硫糖铝混悬凝胶,这些是帮助保护胃黏膜的,同时也有缓解炎症的作用。再加上瑞巴派特片,它能修复胃黏膜损伤帮助胃更快地恢复健康。 当然,除了药物,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也很重要。例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烟酒的摄入,同时放松心态,不让压力成为伤害胃的隐形凶手。平时建议大家可以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粥、小米粥;而像腌制食品、油炸食品、过酸过辣的食物尽量少碰。 值得一提的是,胃部不适并不是小问题,尤其如果出现食欲明显减退、体重快速下降、便血等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详细检查。这不只是简单的胃炎,可能还涉及到其他更加复杂的情况。 所以今天的总结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忽视自己的胃健康,保持规律的饮食、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同时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治疗。如果你有类似问题,一定记得找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诊治。愿您的胃部永远健康!

乐暾主治医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岁月的沉淀:老年患者的慢性健康困扰与智慧应对

岁月的沉淀:老年患者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与智慧应对

岁月的沉淀:老年患者的慢性健康困扰与智慧应对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检查报告,这位患者在多项健康指标上显现异常。患者的血肌酐值达到了263.7 umol/L,显著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男性:70-106 umol/L,女性:44-97 umol/L)。此外,血红蛋白(HB)水平为124 g/L,这也反映出一定程度的贫血(正常参考范围:男性135-175 g/L,女性120-160 g/L)。患者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包括慢性肾脏病4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肾性骨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结合上述检查指标和临床表现,这位患者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和综合管理。慢性肾脏病4期意味着患者的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这会进一步导致肾性贫血和肾性高血压等并发症。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控制也非常重要,以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进一步恶化。潜在疾病:慢性肾脏病与其并发症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超过三个月,并且通常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这里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显示,其CKD已经达到了第四期,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5-29 mL/min/1.73m²,说明肾功能已接近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因素协同作用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肾脏在体内负责排出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如肌酐无法迅速排出,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慢性肾脏病还会导致肾性贫血,因为肾脏是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下降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贫血发生。肾性高血压则是由体液失衡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的。治疗方案:通过多重干预改善健康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性的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控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方面,肾病患者常需使用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钙剂及维生素D等药物,以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和改善骨代谢功能。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还可能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来降低心血管风险。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此外,患者还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压,随访过程中需进行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营养方面,晚期肾病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同时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供给。生活方式方面,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控制病情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预防措施:掌握自我管理的健康钥匙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预防,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老年人及有CKD家族史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如血肌酐和尿白蛋白水平),可以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及时干预。2.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3. 健康饮食:采用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的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对肾脏的负担。4. 保持适量运动: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改善心肺功能,从而减轻肾脏负担。5.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肾脏有直接损害作用,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肾功能。总而言之,慢性肾脏病需要患者与医疗团队共同努力,通过规范治疗和健康管理,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希望能为广大患者和家属提供有益的健康指导,呼吁大家对慢性肾脏病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面对病情,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与管理。 Mente, A., O'Donnell, M. J., Rangarajan, S., McQueen, M. J., Poirier, P., Wielgosz, A., ... & Yusuf, S. (2014). Association of urin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excretion with blood pressur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1(7), 601-611. Jha, V., Garcia-Garcia, G., Iseki, K., Li, Z., Naicker, S., Plattner, B., ... & Wang, A. Y. (2013). Chronic kidney disease: global dimension and perspectives. The Lancet, 382(9888), 260-272.

黄志春副主任医师|龙泉驿区第二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慢性荨麻疹:远离过敏反应困扰健康生活有妙招!

<span style="color: #da4707">慢性</span>荨麻疹:远离过敏反应<span style="color: #da4707">困扰</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生活有妙招!

慢性荨麻疹:远离过敏反应困扰,健康生活有妙招!许多人对过敏反应并不陌生,尤其是春天和秋天时节,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更频繁地出现在环境中。当荨麻疹成为一个长期伴随的困扰时,不只是身体上的不适,更有心理上的压力。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看看如何科学面对这种疾病,并做好预防和治疗。慢性荨麻疹,又称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水肿性风团为特征的过敏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常常涉及到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慢性荨麻疹的成因与危害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主要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有关。当身体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其视为“敌人”,并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皮肤出现红斑、风团和瘙痒等症状。此外,压力、疲劳、感染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每次发作的时间可能持续6周以上,甚至更久,这给患者带来的并不只是表面的皮肤症状。反复的瘙痒和皮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情绪焦虑,进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此外,持续的症状会让患者产生自卑感,回避社交活动,降低生活满意度。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面对慢性荨麻疹的困扰,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并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为此,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记录发病的时间、频率、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寻找过敏源的线索。一旦确定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药物治疗是控制慢性荨麻疹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枸地氯雷他定片、非索非那定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此外,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更为先进的治疗手段。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措施。例如,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涤产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强光照射和剧烈运动,这些都能有效减少荨麻疹的发作频率和程度。慢性荨麻疹的预防措施预防慢性荨麻疹,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远离已知的过敏原。这需要患者详细记录自身的过敏史,并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例如,对某种食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该食物,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患者应告知医生以避免使用该药物。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荨麻疹的重要措施。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平衡饮食等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此外,减少压力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情绪压力过大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可能诱发或加重荨麻疹。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皮肤的保湿和护理。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避免过热的水洗澡,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爽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在干燥的季节,应及时补水和保湿,减少皮肤的敏感性。总的来说,面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日常护理和预防工作。保持乐观心态,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过敏原,慢性荨麻疹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展望未来:慢性荨麻疹的医学前瞻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于慢性荨麻疹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未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望揭示更多关于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为我们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方法。新一代的生物制剂和免疫疗法已经在一些临床试验中展示出令人鼓舞的效果。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遭受慢性荨麻疹的困扰,不妨尝试调整心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慢性荨麻疹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多和医生沟通,关注自身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善生活质量。家属在此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和支持患者,帮助记录病情变化、过敏源触发因素,督促患者按时用药,并在情绪上给予鼓励和支持,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科学预防和治疗,很多健康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用的启发,帮助更多人远离慢性荨麻疹的困扰,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万慧颖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