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74个
文章

腰椎椎旁肿瘤患者的真实故事

腰椎椎旁肿瘤<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真实<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

惊险!腰椎椎旁肿瘤患者的真实故事人到中年,身体渐渐出现了一些不适。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位39岁男子,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意外发现了腰椎椎旁肿瘤。这一发现惊动了他的家人和医生,也让我们对这一病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将结合这位患者的经历,为大家分享更多关于腰椎椎旁肿瘤的科普知识和预防措施。腰椎椎旁肿瘤并不是罕见的疾病,但它的发现往往让人措手不及。据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腰部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患者数量呈现增长趋势。许多人因为腰椎问题,被迫远离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轨迹。腰椎椎旁肿瘤作为其中一种,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腰椎椎旁肿瘤的病因与危害大揭秘腰椎椎旁肿瘤一般位于腰椎旁的软组织、神经根或脊髓周围。肿瘤类型众多,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腰椎椎旁肿瘤有神经纤维瘤、脂肪瘤、血管瘤等。恶性肿瘤如脊索瘤、涡状细胞瘤、转移癌等。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在体检中发现了腰椎椎旁包块,但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剧痛、麻木或活动障碍。在临床上,腰椎椎旁肿瘤的症状通常包括腰痛、下肢无力、臀部及腿部麻木等。若肿瘤压迫神经,还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或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案知多少?腰椎椎旁肿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及患者的整体情况。对于良性肿瘤,观察随访有时是首选,尤其是小、无症状的肿瘤。但一旦肿瘤增大或产生症状,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案。恶性肿瘤的治疗通常更为复杂,可能需要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疗法。最新的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在一些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中提到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了多种治疗,包括氯化钾、地佐辛等药物注射,以及营养支持等,这些都是为了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和抵抗力。腰椎椎旁肿瘤的预防措施虽然腰椎椎旁肿瘤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防的,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可以起到早期发现的作用。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肿瘤史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饮食,避免肥胖;定期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腰椎的保护,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特别是对于从事体力劳动和长期久坐工作的人群,务必注意腰部的保健措施。前瞻未来:腰椎椎旁肿瘤的现代治疗与心理调适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病患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未来,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等先进技术将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新型靶向药物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对于罹患腰椎椎旁肿瘤的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寻求精神支持和帮助。家属的关爱和支持同样至关重要。家属应尽量理解病人的感受,给予足够的关怀和陪伴。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和作息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引用文献 《腰椎椎旁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中国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 第一作者: 李明 《恶性脊柱肿瘤的治疗进展》,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年, 第一作者: 王晓婷

马骏鹏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胃溃疡的隐患—62岁患者故事

胃溃疡的隐患—62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
03:27

最近收治了一位62岁的患者,他来自上海,主要症状是胃部不适,我们通过检查诊断他有胃溃疡,同时还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这些病情叠加在一起对患者的影响可不小。 那么什么是胃溃疡呢?其实胃溃疡就是在胃内膜上形成的溃疡,通常是因为胃酸对胃壁造成了损伤。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反酸、恶心和呕吐。而且,胃溃疡的疼痛通常在饭后会加剧,因为进食会促进胃酸的分泌。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胃溃疡呢?致病因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除此之外,吸烟、饮酒、过度压力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会增加患胃溃疡的风险。这位患者在治疗期间,我们为他进行了多项护理和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注射用法莫替丁和艾普拉唑钠来抑制胃酸分泌,还给予了消化科护理常规。在饮食方面,我们建议他采用半流质饮食,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如果你有长期胃部不适的症状千万不要忽视,有可能是胃溃疡在作祟。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了解病情、听从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为自己健康做的事情。此外,这位患者还出现了原发性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而高尿酸血症如果不控制好,可能会引起痛风。所以对于这类多病共存的患者,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对这位62岁的患者,我们特别注意监测他的血压和尿酸水平,采用药物控制和饮食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够全面改善他的健康状态。建议大家平时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状况。总之,胃溃疡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它不会自行痊愈,需要我们积极干预。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对胃溃疡这种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觉得这段视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和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下次我们再见!

陈翔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高龄患者的宫颈鳞癌治疗——手术麻醉背后的故事

高龄<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宫颈鳞癌治疗——手术麻醉背后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
02:27

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宫颈鳞癌,以及高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像这位80岁的高龄患者,临床诊断为宫颈鳞癌IB3期,并伴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她的治疗方案是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这背后涉及到很多医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宫颈鳞癌是子宫颈部位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通常通过筛查和活检来确诊。分期越早,治愈率越高。而对于像病例中的IB3期患者,癌细胞已局限于宫颈,但可能侵犯到更深的组织或引起淋巴结转移。在这样的阶段,外科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切除子宫、双附件和盆腔淋巴结来减少病灶并防止扩散。 高龄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尤为重要。这个病例中采用的是全身麻醉这不仅是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管理还要用到气管插管,现代技术像视频喉镜让插管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同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重要生命指标,在这里显得非常关键。 这名患者术后使用了自控镇痛泵,通过静脉给药,包括舒芬太尼、凯酚以及布托啡诺等药物,这些都是为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和恢复速度。医生会仔细观察术后的呼吸、循环系统状况,确保病情稳定。像这里还特别提到高血压的管理,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则尤为重要。 一个高龄患者的成功手术,其背后是多科室团队的默契协作。妇科医生完成主要操作,麻醉科医生保驾护航,护理团队细心呵护每一个环节。 宫颈癌早筛早治真的很关键,生活中通过定期的宫颈癌筛查,比如每年的宫颈涂片或HPV检查,能够大大降低患病风险!关注自己的身体,主动预防胜过被动治疗!

嵇晓阳主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59岁胃癌患者故事——胃部健康不容忽视!

59岁胃癌<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胃部健康不容忽视!
02:58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疾病——胃癌。近期在我们的科室里接诊了一位59岁的患者,他因为出现胃部不适就诊,最终确诊为胃癌。这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提醒,胃部健康需要我们时刻关注。 胃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来说,胃癌是由于胃黏膜的细胞发生了异常变化,变得极度“叛逆”,从而形成了恶性肿瘤。很多时候早期的胃癌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腹部的不适感、消化不良、轻微的食欲减退等,这些小信号往往和普通的胃病很相似。结果是很多患者都拖到了晚期才发现疾病。 这位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了胃角位置有个溃疡,还伴有异型细胞的增生,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听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胃溃疡”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其实,胃溃疡与胃癌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尤其是那些长期没有愈合的胃溃疡,更需要我们警惕。 那胃癌怎么才能早发现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定期体检!特别是有长期胃部疾病史的人,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建议您定期去做胃镜检查。胃镜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通过胃镜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胃黏膜的情况,能够早期发现问题,早期解决。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胃癌风险的重要因素。过于爱吃腌制食品、烧烤、油炸食品,或者长期吸烟、酗酒的人,在这方面的风险会更高。建议大家多吃新鲜蔬果,少吃含有高盐、高脂肪的加工食品,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疗方面,现在的手术技术已经非常先进,这位患者就在全麻下顺利完成了腹腔镜胃部切除术。很多人一听到“手术”会害怕,其实完全没必要。现代的腹腔镜技术创伤非常小,恢复得也快,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给了患者更好的生活质量。 手术后的恢复也很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和运动的安排。很多患者在术后会担心胃切除会影响生活质量,其实只要遵循医嘱,注意饮食调控,仍然可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最后,再和大家总结下,我们和胃癌“对峙”的关键武器就是三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千万不要忽视长期的胃部不适或胃溃疡,也不要一味地用药拖延时间。如果有任何问题,一定及时就医。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胃部健康,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家人。感谢大家的关注,下期我们再见!

周爽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肺恶性肿瘤的真相—60岁患者故事

肺恶性肿瘤的真相—60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
03:39

大家好,这里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关于肺部恶性肿瘤的真实病例。患者来自四川省乐山市,60岁,男性,身高165厘米,体重55公斤,确诊为肺恶性肿瘤。 可能有人会问,肺恶性肿瘤到底是什么?其实,肺恶性肿瘤包含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其他还包括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等。 这位患者的具体诊断是右肺上叶穿刺活检显示非小细胞肺癌。这种类型的肺癌具有高度侵袭性,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很难在初期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常见的表现包括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甚至是咯血。 在我们的病例中,患者已经进行了多项检查,包括CT扫描和穿刺活检。CT扫描有助于了解肿瘤的扩散情况,而穿刺活检则能够确定肿瘤的具体类型。确诊后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说到治疗,大家一定非常关心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例如化疗药物如培美曲塞二钠,它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带来恶心、呕吐、血液指标下降等副作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和盐酸甲氧氯普胺等药物则可以辅助控制这些不适症状。 我们也听到了许多患者家庭的困惑:化疗这么痛苦,究竟值不值得?从医学角度来说,通过系统化的治疗,很多患者能够显著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这一点对患者及其家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大家还要了解的是,早期发现和定期筛查是预防和治疗肺癌的关键。特别是有吸烟史或家族病史的人群,更要高度重视。定期的胸部CT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肺癌的第一步。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保持空气流通,适当的体育锻炼,都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 好了,今天的科普讲解就到这里,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记住,早发现早治疗,健康生活从现在做起。谢谢大家!

杨菁主治医师|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高血压的隐形危害——50岁患者故事

高血压的隐形危害——50岁<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

惊!高血压的隐形危害——50岁患者的故事高血压,俗称“无声杀手”,常常潜伏在我们身边,默默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今天,我们通过一位50岁上海市患者的故事来揭示高血压的隐形危害。高血压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慢性病,全球数亿人受到它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但许多人对高血压的危害缺乏充分了解,使得这一疾病在早期阶段往往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本篇文章通过这位50岁患者的病例,帮助读者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无声杀手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压力长期高于正常水平。一般而言,成年人收缩压(高压)≥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可造成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首先,从病理上讲,高血压会使得动脉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致使动脉壁增厚、弹性降低,进而增加心脏负担,使得心脏在长期高负荷下容易发生肥大和心力衰竭。同时,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根据2018年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研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增加了2倍以上。对于脑部的影响,高血压更是罪魁祸首之一。高血压会引发脑血管壁的病变,使得脑血管破裂的风险增加,从而引起脑出血。另一个突出的影响是脑梗塞,即由于高血压引致脑血管狭窄或堵塞,脑组织缺血坏死所致。据《柳叶刀》杂志2017年的一项研究,高血压是全球脑卒中的首要原因,约占脑卒中总发生率的一半以上。治疗高血压——药物与生活方式双管齐下目前,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两大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等。一项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联合用药相较于单一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019)。在临床中,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作为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常用于高血压的长期管理。然而,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增加体力活动、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减轻体重等都是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控制饮食总量,减少盐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策略。预防高血压——从生活细节做起高血压的预防工作应当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对于高危人群,如有遗传史、饮食习惯不良、体重超重及缺乏运动人群,尤为重要。首先,日常饮食要保持平衡,减少高盐、油腻食品的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此外,限酒控烟、维持正常的体重、食用低脂和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其次,适度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每周应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这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提高血管弹性。此外,心理压力的管理同样关键。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适当的放松训练,如瑜伽、冥想,有助于舒缓压力,从而间接地降低血压。高血压的治疗前瞻——博弈中的新技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高血压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近年来,研究者们在高血压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例如,基因编纂技术的应用,让人们看到了通过基因治疗根除高血压的希望。《自然》杂志201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有望针对特定的高血压基因进行编辑,从而彻底治愈遗传性高血压。此外,植入式设备如肾动脉去神经术(RDN)等新兴技术也在不同研究中展现了降低血压的潜力。在一次由《柳叶刀》发表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肾动脉去神经术显著降低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2020)。尽管这一技术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其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当然,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患者和家属的心态调整及支持仍然是关键。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非常重要。正如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建议,患者应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同时通过支持小组、家庭与朋友的鼓励,保持心理健康。家属的支持也不可或缺。家属应及时了解患者血压变化,定期协助复诊,确保用药从不间断。同时,为患者提供健康的饮食环境,参与共同锻炼,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这些都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ypertension. Accessed March 1, 2021. Williams B, Mancia G, Spiering W,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Heart J. 2018. The SPRINT Research Group.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Pressure Control. N Engl J Med. 2015. Fuster V, Kelly BB (eds). Promoting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 Critical Challenge to Achieve Global Health.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0. Neal B, MacMahon S, Chapman N, et al. Effects of ACE inhibitors, calcium antagonists, and other blood-pressure-lowering drugs: results of prospectively designed overviews of randomised trials.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Treatmen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Lancet. 2000.

王伶俐主治医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四期患者故事

四期<span style="color: #da4707">患者</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故事</span>
03:48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医学科普时间。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乳腺癌,尤其是四期乳腺癌的病例。在我们的病例中,患者是一位来自山东省泰安市的女性,她被诊断为乳腺癌已到四期。我们从她的生活习惯中发现,她长期熬夜、生气,作息非常不规律。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她的病情。很多人不知道,熬夜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危害。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的免疫系统下降,从而给癌细胞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很多研究都表明,熬夜的人患癌风险会显著增加,乳腺癌也不例外。我们的患者还常常生气。生气时,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长期下来,免疫系统会变得脆弱,这同样会影响癌症的控制和治疗。另外,不规律的作息也会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尤其是对于女性,作息不规律会导致体内的激素分泌紊乱,这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都有负面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使用了一些药物,但 她出现了反酸、恶心和胃胀等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让人非常难受,甚至会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大家在服药过程中如果有类似的反应,一定要及时和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或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名患者并没有过敏史,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过敏史会影响到我们在用药时的选择,甚至可能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大家在听完这个案例之后,是否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了呢?定期作息、保持心情平稳、避免熬夜,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我也想呼吁大家对于自己的健康多一些关注,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女性朋友们,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最后,希望这个病例能够让大家有所警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在这里谢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鲁效印副主任医师|新泰市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