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20个
视频

了解这种常见皮肤疾患

了解这种<span style="color: #da4707">常见</span>皮肤<span style="color: #da4707">疾患</span>!
01:52

荨麻疹来袭!了解这种常见皮肤疾患!大家好,我是您的专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问题——荨麻疹。荨麻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今天我们重点讲一下急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的特点是来得快,也去得快。通常在24小时内,这些红肿的皮疹可能会自行消退,但也有例外,尤其是如果不加以处理,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那么急性荨麻疹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昆虫叮咬甚至情绪压力。某些食品如海鲜、坚果、鸡蛋、牛奶等都是常见的过敏源。部分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引发荨麻疹。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对环境中的花粉或动物毛发过敏。如果我们得了急性荨麻疹,该怎么办呢?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到并避免引起过敏的因素。如果你知道是某种食物或者药物引起的,则应立即停止摄入这些过敏原。在有症状时,可以使用一些抗组胺药物,如枸地氯雷他定片,它能够有效减轻瘙痒和红肿的症状。当然,这些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如果不使用药物,是否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实际上,大多数急性荨麻疹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说,即使不进行特别的治疗,症状也会逐渐消退。但如果症状非常严重,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头晕、心跳加快等,建议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总之,急性荨麻疹虽然让人烦恼,但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控制和预防。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万慧颖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不可忽视的皮肤疾患

——不可忽视的皮肤<span style="color: #da4707">疾患</span>

慢性荨麻疹,了解一下!——不可忽视的皮肤疾患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皮肤病——慢性荨麻疹。你是否曾经历过皮肤发红、瘙痒,甚至起片状风团?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你患有慢性荨麻疹。作为41岁、来自四川省遂宁市、患有慢性荨麻疹的读者,本文将详细为您展开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危害、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病程超过6周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出现风团和瘙痒。患者通常因食物、药物、物理因素等诱因发病。慢性荨麻疹不但影响生活质量,有时还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什么是慢性荨麻疹?症状有哪些?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特点是反复出现瘙痒、风团、红斑,病程超过6周。风团可以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形态和大小不一,可聚可散,通常24小时内消退,但会反复发作。瘙痒剧烈,容易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部分患者可能找不到明确的诱因,而某些食物(如海鲜、坚果)、药物(如抗生素、阿司匹林)、感染和压力则是常见诱因(引用文献:Patel et al., 2010)。慢性荨麻疹的危害有多大?别小看荨麻疹,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瘙痒难耐。慢性荨麻疹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时间的瘙痒和抓挠会导致皮肤感染、色素沉着以及疤痕。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疲乏、食欲不振等。更严重的是,慢性荨麻疹还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联。例如,慢性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常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湿性疾病等同时存在(引用文献:Maurer et al., 2013)。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为复杂的健康问题。慢性荨麻疹如何治疗?治疗慢性荨麻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诱因及整体健康状态。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等。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基础用药。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因副作用较大,现多使用第二代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引用文献:Zuberbier et al., 2018)。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预防慢性荨麻疹最重要的是找到并避开诱因。对于容易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高风险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受凉和剧烈运动。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应定期复查,防止因基础疾病加重而诱发荨麻疹(引用文献:Grattan et al., 2002)。未来,慢性荨麻疹治疗的新方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更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例如,抗IgE单克隆抗体(如奥马珠单抗)已被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并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引用文献:Saini et al., 2011)。如果不幸患上慢性荨麻疹,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家庭成员也应理解和支持患者,多与医生沟通,正确认识疾病,避免走入治疗误区。 引用文献 Patel, T. et al. (2010). Chronic Urticaria: An Overview of Treatment and Recent Patents. Recent Patents on Inflammation & Allergy Drug Discovery. Maurer, M. et al. (2013). Chronic Urticaria: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Key Clinical Aspects. Allergy. Zuberbier, T. et al. (2018). EAACI/GALEN/EDF/WAO Guidelin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Allergy. Grattan, C. E. (2002).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in Childhood. Pediatric Drugs. Saini, S. S. et al. (2011). Evaluation of Oma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or Spontaneous Urticaria.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杨和荣主任医师|遂宁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儿童鼻窦炎:如何预防和治疗,让孩子远离疾患困扰!

儿童鼻窦炎:如何预防和治疗,让孩子远离<span style="color: #da4707">疾患</span>困扰!

儿童鼻窦炎:如何预防和治疗,让孩子远离疾患困扰!当你的孩子出现鼻塞、流黄涕、咳嗽等症状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往往会不知所措。特别是在儿童中,类似的症状往往反复出现,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典型的病例,来聊一聊儿童鼻窦炎,帮助各位父母了解这种疾病的基本知识、常见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具体来说,本病例中的患者是一名5岁的女孩,出现了鼻塞、流黄涕、咳嗽达半个月之久。最终,医生诊断为鼻窦炎并伴随咽炎。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什么是鼻窦炎?为何会导致这些症状?鼻窦炎是指鼻窦受到感染或炎症引起的疾病。鼻窦是我们面部骨骼中的空腔,其内里覆盖着黏膜组织。当鼻窦受到感染(例如细菌或病毒感染)时,黏膜组织会充血肿胀,分泌物可能变成浓稠的黏液,堵塞窦腔和窦口,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儿童鼻窦炎通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出现面部疼痛或压痛以及发热。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报道,90%以上的急性鼻窦炎案例都是由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演变而来的(引用: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20)。最常见的诱因包括病毒感染如感冒、过敏反应、环境污染等。特别是对于儿童,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气道狭窄,更容易受到感染。实际上,小孩因感冒或过敏而引发的鼻腔炎症,若未及时医治,很可能就会演变为鼻窦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21)。鼻窦炎的治疗方案治疗鼻窦炎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采用西医治疗,也可以结合中医方法,一起发挥作用。临床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例如头孢羟氨苄咀嚼片。同时,医生还可能会给予孩子布地奈德混悬液等鼻用喷剂以减少炎症,以及糜蛋白酶来帮助清除鼻腔黏液(参考: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9)。非药物治疗方面,鼻腔清洗、蒸汽吸入都是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黏液排出,减轻症状。许多家长可能也会选择中药治疗,例如散风通窍滴丸、鼻窦炎口服液等,这些中药方剂旨在疏风清热、通窍止咳(参考:《中国公共卫生》,2020)。当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选择任何治疗方案前,都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如何预防鼻窦炎预防是治疗的最好方式之一。为了减少孩子罹患鼻窦炎的几率,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环境卫生很重要。保持家庭内部清洁,尤其是孩子常活动的地方,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积累,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和床上用品。第二,提升孩子的免疫力。确保他们有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多运动,户外活动是提升免疫力的好方法。第三,保持鼻腔清洁。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孩子容易感冒,家长们可以用生理盐水为他们清洗鼻腔,避免细菌及病毒在鼻腔内繁殖。第四,避免过度使用鼻喷剂。虽然鼻喷剂能立即缓解鼻塞,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依赖,反而加重症状。因此,鼻喷剂应该按医嘱合理使用。未来的治疗和家庭支持未来医学领域对于鼻窦炎的治疗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例如,基因疗法以及自体免疫疗法等新兴技术,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新的治疗方案(参考:Nature Medicine,2020)。这些方法虽然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对于患有鼻窦炎的孩子,家长们应保持乐观心态,一步步对症下药,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孩子往往在家长的影响下会更好地配合治疗,因此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尤为重要。此外,家属在平时生活中应多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相信可以战胜病魔。这样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还能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性格。引用文献1.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cute bacterial sinusitis in children. JAMA; 2020.2.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ediatric sinusitis. Ann Intern Med; 2021.3.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N Engl J Med; 2019.4.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儿童鼻窦炎的防治策略. 中国公共卫生; 2020.5. Nature Medicine. Emerg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chronic sinus inflammation. Nat Med; 2020.

韩巍主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