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88个
文章

警惕浸润性癌:预防与治疗指南

警惕<span style="color: #da4707">左</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乳</span>浸润性癌:预防与治疗指南

在这份综合的医疗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在四川省成都市的详细检查结果。报告显示,患者左乳房存在一个大小约为0*4.5*6.0cm的包块,形态不规则,质地坚韧,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楚,同时左侧腋窝淋巴结也有增大现象。初步诊断为左乳浸润性癌,并伴有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了进一步确诊,建议进行穿刺活检。这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的情况并不乐观。左乳浸润性癌是一种严重的乳腺疾病,而左侧腋窝淋巴结的肿大进一步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这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诊治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潜在的疾病解析根据报告,左乳浸润性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是最可能的确诊疾病。浸润性癌的形成原因包括基因突变、激素水平异常、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这种癌症是乳腺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80%左右。肿瘤细胞不仅在乳腺内生长,还可能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IDC通常从乳腺导管内的乳腺细胞开始,然后突破导管壁,侵入周围的乳腺组织。这种肿瘤的浸润性特点使其更容易传播到腋窝淋巴结或其他器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器官衰竭和生命危险。研究表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关键性作用。疾病的科学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乳房保留手术。放疗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死剩余的癌细胞。化疗是使用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通常在手术前后进行,以缩小肿瘤或防止复发。靶向治疗则是利用专门的药物,靶向癌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如何预防乳腺癌乳腺癌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检查。高危人群应保持健康的体重,遵循均衡的饮食,减少酒精摄入,避免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有家族乳腺癌史的女性应特别注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和影像学筛查。自我检查也是关键,通过定期检查乳房表面是否有异常,使自己能够更早发现异常症状。面对这样的病情,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的态度,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综合治疗方案和积极的心理疏导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定期的随访,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恢复健康,重拾生活的希望。 引用文献 Benson, J. R., & Jatoi, I. (2016). The global breast cancer burden. Future Oncology, 12(14), 1729-1737. DeSantis, C. E., Ma, J., Gaudet, M. M., Newman, L. A., Miller, K. D., Goding Sauer, A., ... & Jemal, A. (2019). Breast cancer statistics, 2019.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69(6), 438-451. Gradishar, W. J., Anderson, B. O., Abraham, J., Aft, R., Agnese, D., Allison, K. H., ... & Kumar, R. (2020). NCCN guidelines insights: breast cancer, version 3.2020.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18(4), 452-478.

马丽琴主治医师|彭州市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果糖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乳</span>果糖

简介:1.用于防治高血氨症及血氨增高所致的肝性脑病。 2.作为缓泻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 3.用于当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如痔疮、肛门/直肠术后。 4.可作为促生素(使肠腔内的pH值降低,改变肠腔内的菌群,利于正常菌群生存)。 5.作为治疗内毒素血症和炎性肠病的辅助用药。, 药物性状:溶液淡黄色或黄色澄明的粘稠液体;无臭,味甜。, 药物适应症:1.用于防治高血氨症及血氨增高所致的肝性脑病。 2.作为缓泻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 3.用于当临床需要保持软便的情况:如痔疮、肛门/直肠术后。 4.可作为促生素(使肠腔内的pH值降低,改变肠腔内的菌群,利于正常菌群生存)。 5.作为治疗内毒素血症和炎性肠病的辅助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本药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偶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剂量大时偶见恶心、呕吐;长期大量使用致腹泻时会出现水电解质失衡;以上不良反应在减量或停药后不久可消失。 ,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慎用:糖尿病患者。 2.妊娠早期妇女慎用本药。 3.尚不清楚本药是否经乳汁分泌。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即有无腹泻的发生)。,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 2.阑尾炎、肠道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者。 3.对乳糖或半乳糖不耐受者。 4.半乳糖血症患者。 5.尿毒症患者不宜使用本药。,

详情箭头
药品

卤米松

处方药
西药
卤米松<span style="color: #da4707">乳</span>膏

简介:卤米松乳膏,西药名。为皮科用皮质激素类药。用于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钱币状皮炎和寻常型银屑病。药物性状: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药物适应症:本品用于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钱币状皮炎和寻常型银屑病。药物不良反应:1、偶发:用药部位刺激性症状,如烧灼感、瘙痒。2、罕见:皮肤干燥、红斑、皮肤萎缩、毛囊炎、痤疮或脓,如已发生严重的刺激性或过敏症状,应终止治疗。已报道局部用药的不良反应包括:接触性过敏、皮肤色素沉着或继发性感染。此外,尤其在长期使用,或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用于例如面部、腋下等通透性高的皮肤部位,可能发生萎缩纹、萎缩性变化、出血、口周皮炎或玫瑰痤疮样皮炎、毛细血管扩张、紫癜、或激素性痤疮。当大面积外用或使用密封性包扎(尤其用于新生儿或幼儿)时,皮质类固醇进入血液循环能产生全身性作用(特别是肾上腺功能暂时性抑制),在停用本品后,这些作用消失,但是突然停药,可继发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注意事项:1、无论患者的年龄,均应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密封性包扎应限于短期和小面积皮肤。如特殊需要大剂量使用本品,或应用于大面积皮肤,或使用密封性包扎,或长期使用,应对患者进行定时的医疗检查。2、本品应慎用于面部或擦烂的部位(例如腋间部位),且只能短期使用。尚未见报道全身性不良反应,例如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然而根据医学基本理论,不排除这种危险性。在以下条件使用本品时,如:大面积的皮肤上使用密封包扎时(尤其是在儿科),如果用药皮肤发生了感染,应立即加以合适的抗菌药治疗。3、本品不能与眼结膜或粘膜接触。4、皮质类固醇能掩盖本品中某一成分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应告诫患者本药品只能使用于本人当前的皮肤病,不能给其他人使用。禁忌症: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细菌和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脓皮病、接种疫苗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真菌性皮肤病、梅毒性皮肤病变、皮肤结核病、玫瑰痤疮、口周皮炎、寻常痤疮患者。用法用量:1、以薄层涂于患处,依症状每日1至2次,并缓和地摩擦。如有需要,可用多孔绷带包扎患处,通常毋需用密封的包扎。2、药效欠佳者或较顽固的患者,可改用短时的密封包扎以增强疗效。3、对于慢性皮肤疾患(如银屑病或慢性湿疹),使用本品时不应突然停用。应交替换用润肤剂或药效较弱的另一种皮质类固醇,逐渐减少本品用药剂量。

详情箭头
视频

是否需要治疗?

副<span style="color: #da4707">乳</span>是否需要治疗?
02:05

一些人可能会因副乳的外形而感到苦恼。其实副乳是一种很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在大多数情况下,副乳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它可以出现在腋窝、胸壁、腹壁、腹股沟等部位,尤其是腋下最为常见。这些副乳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引起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但是如果副乳出现了疼痛、有硬结或肿块、有液体分泌或是体积大导致运动受限和影响美观等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这些症状可能是副乳内部乳腺组织增生、炎症或肿瘤等病变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于需要治疗的副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调理和手术治疗等。生活调理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内衣、适当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手术治疗则包括副乳切除术和副乳吸脂整形术等,这些适用于副乳明显、影响美观或有症状的患者。有副乳的人要在日常保持副乳区的清洁,也要注意定期自查和体检。如果不影响外观,对日常生活也没有造成不便,就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喻继锋主任医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糖酸红霉素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乳</span>糖酸红霉素

简介:1.呼吸系统感染:(1)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2)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3)李斯特菌病。(4)军团菌病。(5)百日咳。(6)白喉(辅助治疗)及白喉带菌者。 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蜂窝织炎。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2)淋球菌感染。(3)梅毒。 4.其他:(1)沙眼衣原体结膜炎。(2)空肠弯曲菌肠炎。(3)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4)放线菌病。(5)猩红热。(6)气性坏疽。(7)炭疽。(8)破伤风。, 药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味苦。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或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药物适应症:1.呼吸系统感染:(1)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2)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3)李斯特菌病。(4)军团菌病。(5)百日咳。(6)白喉(辅助治疗)及白喉带菌者。 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所致蜂窝织炎。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2)淋球菌感染。(3)梅毒。 4.其他:(1)沙眼衣原体结膜炎。(2)空肠弯曲菌肠炎。(3)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4)放线菌病。(5)猩红热。(6)气性坏疽。(7)炭疽。(8)破伤风。, 药物不良反应: 1.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中上腹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其发生率与剂量相关。 2.偶可出现乏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等肝毒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升高。 3.大剂量给药或肝肾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用药后可引起耳毒性,停药后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 4.用药后偶可出现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 5.少数患者用药后偶有心律不齐,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6.肌内或皮下注射可引起剧痛、局部硬结甚至坏死,静脉给药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对一种大环内酯类过敏者,对其他大环内酯类药也可能过敏。 2.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3.本药可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血循环,孕妇应用时宜权衡利弊。 4.本药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哺乳妇女使用时应暂停哺乳。 5.本药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升高。 6.长期用药时应常规监测肝功能。,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对本药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禁用。 ,

详情箭头
药品

氧氟沙星

其他
<span style="color: #da4707">左</span>氧氟沙星

简介:本药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 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官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盒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 6.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 7.其他感染: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药物性状:白色至淡黄色。, 药物适应症:本药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 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等。 3.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官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盒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 4.皮肤软组织感染:传染性脓疱病、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5.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沙门菌属肠炎、伤寒及副伤寒。 6.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 7.其他感染: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必要时合用甲硝唑)、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药物不良反应: 本药不良反应较氧氟沙星少见且轻微。 1.心血管系统:可见心悸。有心电图异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个案报道。 2.代谢/内分泌系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血糖增高或降低,通常发生于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3.肌肉骨骼系统:可有横纹肌溶解症、跟腱炎或跟腱断裂。 4.泌尿生殖系统:个别患者可出现血尿素氮升高,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 5.精神神经系统:可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偶有震颤、麻木感、视觉异常、耳鸣、幻觉、嗜睡、精神紊乱。 6.消化系统: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腹泻、味觉异常、假膜性肠炎等,也可见黄疸、肝功能异常(如血清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升高)。 7.血液:个别患者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8.皮肤:可出现皮疹、瘙痒,偶有红斑等;也可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Lyell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 9.眼:本药滴眼液最常报道的不良反应是暂时性视力下降、发热、一过性眼睛灼热、眼痛或不适、咽炎及畏光,发生率1%~3%;其他发生率低于1%的不良反应有:过敏、眼睑水肿、眼睛干燥及瘙痒。 10.过敏反应:可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包括咽、喉或脸部水肿)、气道阻塞、呼吸困难、荨麻疹、瘙痒等;光敏反应较少见。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肺炎的个案报道。 11.其他:可有发热、乏力、间质性肺炎。,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本药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间存在交叉过敏。 2.肝肾功能受损者、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慎用。 3.18岁以下患者禁用。 4.本药主要经肾脏排泄,因高龄患者大多肾功能低下,可能会出现持续高血药浓度。因此,应注意用药剂量。 5.孕妇禁用。 6.哺乳妇女应用本药时应暂停哺乳。 7.性病患者治疗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有癫痫史者禁用。 3.孕妇禁用。 4.哺乳妇女禁用。 5.18岁以下患者禁用。 6.皮肤有药物过敏史者禁用本药软膏。 7.低钾血症或心肌病患者避免使用。,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