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776个
视频

—孩子高烧不退要警惕!

<span style="color: #da4707">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崎</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span>—孩子高烧不退要警惕!
01:37

川崎病—孩子高烧不退要警惕! 大家好!作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种在幼儿中较为常见但也很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川崎病。这个疾病的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对一些家长来说,它也许是一个让人非常焦虑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川崎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男孩更为常见。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超过5天,皮疹,眼睛结膜充血,嘴唇红肿或干裂,还有手脚掌心和脚底的硬性水肿和红斑。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常常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或流感,但如果是川崎病,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确诊川崎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一些辅助检查。比如说,常见的血常规检查可能会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增多,C-反应蛋白也会明显升高。另外,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也可能出现异常。如果看到这些指标异常,再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那就有可能是川崎病了。 这个疾病危险在哪里呢?川崎病最让人担心的并不是它的急性症状,而是它可能会带来的心脏并发症,比如冠状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心血管问题。所以,一旦有川崎病的怀疑,一定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治疗川崎病的主要方法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免疫球蛋白主要是为了减少心脏并发症的发生,而阿司匹林则可以帮助降低炎症和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后,孩子的症状一般会迅速改善,但心脏的监测仍然非常重要,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保没有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川崎病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孩子的免疫力、避免感染来降低发病风险。如果孩子出现高烧不退,而且伴有皮疹、眼睛充血等症状,家长一定要警惕,尽早到医院就诊。 最后,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视频能够更加了解川崎病。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更多的医学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杨磊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儿童急性炎症的“隐形杀手”!

<span style="color: #da4707">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崎</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span>—儿童急性炎症的“隐形杀手”!
01:33

川崎病—儿童急性炎症的“隐形杀手”!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非常重要的疾病—川崎病。川崎病到底是什么?它的症状有哪些?家长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川崎病是一种以急性全身血管炎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尽管它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可能与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川崎病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 那么,川崎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呢?首先,很多川崎病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持续4到5天以上,并且抗生素治疗无效。除此之外,患者常常会有皮疹、手脚红肿、结膜充血(眼睛发红)、嘴唇干裂、草莓舌(舌头红而且凸起)等表现。我们这个病例中的小朋友,就有发热、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肛周发红等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中,川崎病患者常常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等急性炎症指标的升高。这个病例的小朋友,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这提示我们体内有存在强烈的炎症反应。另外,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心肌损伤的指标,也可能有异常。 早发现早治疗是川崎病管理的关键。通常,免疫球蛋白疗法和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早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心脏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高热和上述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 川崎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急性期,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除了积极治疗,家长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治疗期间,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预防和早期识别川崎病对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这些“隐形杀手”。当您有任何疑虑或发现孩子有异常症状时,一定不要犹豫,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好啦,今天关于川崎病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医学科普内容,记得点赞并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杨磊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小心孩子的—冠状动脉扩张的“幕后黑手”

小心孩子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川</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崎</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span>—冠状动脉扩张的“幕后黑手”

小心孩子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幕后黑手”川崎病,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陌生,但每年都有不少孩子被诊断为这一疾病,尤其是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最为常见。这是一种导致血管炎症的罕见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红肿等。本文将从川崎病的概述开始,深入探讨它对冠状动脉的危害,并提供相关的治疗方案及预防办法。本文的核心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川崎病及其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知识,知晓在遇到此类疾病时应当如何早发现、早诊断与治疗。什么是川崎病,如何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主要影响中小型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但研究表明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川崎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冠状动脉扩张,它会导致冠状动脉瘤,进而引发严重的心脏问题。冠状动脉扩张是由于血管壁在炎症作用下发生损伤,导致血管结构变弱、扩张。如果不及时治疗,扩张的冠状动脉容易形成血栓、狭窄,甚至影响心肌的供血能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根据《儿科心血管杂志》(Journal of Pediatric Cardiology)的研究,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万例川崎病新发病例,其中约20%的患者会发展成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的治疗方案川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主要目标是减轻炎症,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血小板凝集的双重作用,可以在急性期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2. 免疫球蛋白:高剂量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川崎病急性期的标准疗法,能迅速减轻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3. 皮质类固醇:对于对IVIG抵抗的病例,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以作为第二线治疗,具有更强的抗炎效果。根据《美国医学会儿科杂志》的一项研究,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同时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虽然川崎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但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关键。同时,对于高危儿童,日常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也必不可少。1. 定期体检: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疫病高发季节,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关注血管、心脏健康。2.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长期不退的高烧、不明原因的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排除川崎病的可能。3. 均衡饮食:提供孩子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4. 保持良好卫生: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病菌传播和感染。未来医疗发展与家庭支持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疾病研究的不断进步,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更为精确和高效。例如,基因研究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开发出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对于目前正遭受川崎病及其并发症的家庭而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患者家属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同时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计划。家长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适当安排娱乐活动,鼓励社交,避免因疾病引发的负面情绪。家属的支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病情,也有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引用文献 R. Kobayashi et al., “Kawasaki Disease: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Pediatric Cardiology, vol. 14, no. 3, pp. 50-58, March 2020. Y. Nakamura, T. Yashiro, Y. Uehara, et al., “Research on Kawasaki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ediatrics Journal, vol. 165, no. 2, pp. 197-203, Feb 2022.

杨磊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糖尿的危险征兆!四一患者的故事引发关注

糖尿<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span>的危险征兆!四<span style="color: #da4707">川</span>一患者的故事引发关注

糖尿病,这个看似熟悉但又常被忽视的疾病,其实可能潜伏在我们的身边。此次,我们聚焦四川省遂宁市一位71岁患者的真实故事,希望通过他的经历,让更多人了解糖尿病的严重性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这位71岁的男性患者,因体重超重及内分泌问题前往医院就诊,经内分泌科医生确诊为2型糖尿病。该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疾病管理给我们很多启示。在此,通过他的故事,我们来探讨糖尿病的风险、并发症、治疗和预防。2型糖尿病—什么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身体不能有效使用胰岛素,这种胰岛素抵抗逐渐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与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更多是由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它可以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视力模糊甚至失明等。2型糖尿病还会影响患者的骨密度,引发骨相关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大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不仅仅是一种血糖增高的疾病,它可以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长期未得到控制的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的功能。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肾脏病变也是糖尿病的一大并发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小球的硬化过程,最终导致肾衰竭。此外,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中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病变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患者忽视,延误治疗时机。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当前,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DPP-4抑制剂等。此外,胰岛素注射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某些患者具有显著效果。非药物治疗则以生活方式的干预为主。首先,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研究表明,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适量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肥胖和长期不健康饮食习惯的人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维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显示,体重减少5%-10%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其次,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减少糖和脂肪的摄入。同时,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未来的医学前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研究正在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人工胰腺的研发也在进一步推动胰岛素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发展,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心态的调整同样重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长期管理。同时,家属的支持和关爱也是患者康复的一大助力,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坚持治疗方案,控制血糖水平。引用文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port on diabetes," 201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Diabetes Care, 2021.Kolb, H. & Martin, S., "Environmental/lifestyle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BMC Med, 2017.Becker, T. A., "Clinical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9.Smith, R.J. & Harris, E.H., "The impact of diabetes on cardiovascular health: evidence from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Journal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2020.

蒋莉副主任医师|遂宁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掌握糖尿:如何应对及预防2型糖尿

掌握糖尿<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span>:如何应对及<span style="color: #da4707">预防</span>2型糖尿<span style="color: #da4707">病</span>

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结果显示,其存在2型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目前的BMI(体重指数)是28.6,属于肥胖范围。而正常参考范围内的BMI通常在18.5到24.9之间。通过对患者的检查报告分析,发现其存在血糖控制问题。这些问题提示着该患者的代谢功能出现了显著紊乱,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措施。可能的疾病与原因解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色是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分泌不充分。此类疾病的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关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当、高脂饮食等)以及肥胖等。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使得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此外,久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长期的高血糖水平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视力减退及肾功能损伤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缩短其寿命。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数倍。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及保持健康体重。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体内的血糖代谢,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药物治疗方面,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类药物可以降低肝脏生成的葡萄糖,胰岛素增敏剂则能够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某些患者,胰岛素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疗法根据患者并发症的复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采用降压药、降脂药等。预防措施预防2型糖尿病需要从生活方式入手,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肥胖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者等),更需引起特别的关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品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落实定期体检,特别是血糖水平的监测,能帮助早期发现胰岛素抵抗或血糖偏高的问题,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此外,适量锻炼如每日步行30分钟,可以显著改善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情况,降低胰岛素抵抗,同时管理体重避免肥胖。最后,面对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优化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糖尿病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身健康,争取早日做到血糖控制良好。引用文献国中华糖尿病研究——2型糖尿病的遗传背景与临床特征. Jun W. Liu, Published in National Diabetes Institute Journal, 2022.糖尿病预防与转归控制分析. Jiang Y. Zhang,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3.糖尿病并发症与现代治疗方案探索. Xiao H. Wang,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abetes & Metabolism Research, 2023.

何建华副主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