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32个
视频

左侧创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别忽视你的“症状”!

左侧<span style="color: #da4707">创伤</span>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别忽视你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小</span>症状”!
02:31

大家好,我是神经外科的医生,今天要和大家聊一种比较常见又常常被忽视的疾病——创伤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听起来很复杂是不是?其实它跟日常生活中的一次轻微摔倒都有可能有关联。 举个例子,很多老年人,走路稍不注意摔了一下,当时觉得没啥大事,连医院都懒得去。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突然出现了头痛、头晕,甚至记忆力减退的状况,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是慢性硬膜下血肿了。什么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呢?简单来说,就是颅腔内的血管,因为外力作用破裂出血,但这个出血不是立刻表现出来,而是慢慢渗血积聚,最后开始压迫大脑,引起问题。 那到底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这种病呢?首先是老年人,由于脑萎缩的关系,脑组织和硬膜之间的距离变大,血管更容易被拉扯破裂。当然不仅仅是老年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或者饮酒过度的患者,也可能容易发生这类疾病。 你可能会好奇,这种血肿的表现有哪些呢?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甚至行为异常。严重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出现四肢瘫痪或昏迷,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尤其是有头部受伤史的朋友,如果这些症状越来越明显,必须及时就医! 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最重要的工具是影像学检查,比如头颅CT或者MRI。只有在明确血肿的大小、部位后,我们才能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是钻孔引流术,就是我们通过小小的开孔,把累积的血液排出,缓解对大脑的压力,恢复脑组织的功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尤其是老年人,平时要注意避免摔倒,起夜时开灯,防滑鞋底都很重要。如果身边的老年人发生了头部轻微磕碰,即使当时没问题,我们也建议他们密切观察几周,确保没有异常症状出现。 最后提醒大家,慢性硬膜下血肿虽然严重,但只要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大部分病人预后都很好。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一定不要忽视头部外伤后的“小症状”!大家记住了吗?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会尽量解答。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次再见!

蒋文庆主任医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踝关节擦伤与隐匿性骨折—别让忽视的创伤酿成大问题!

踝关节擦伤与隐匿性骨折—别让忽视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小</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创伤</span>酿成大问题!
02:10

大家好,我是急诊外科的医生,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一种常见却容易被低估的情况——踝关节擦伤。看似只是表面的小伤,其实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引发隐藏的健康隐患。 踝关节是我们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枢纽,它承受着全身的重量,频繁参与走路、跑步、跳跃等动作。当出现创伤,比如崴了脚或发生碰撞后,你可能会发现皮肤破损,局部疼痛甚至渗血。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只是轻微擦伤,忍忍就好了。实际上,这种“轻伤”需要格外重视,尤其是当走路时感到疼痛时,这可能暗藏更大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拍摄踝关节X片时,会发现骨头结构看似完整,但医学上有所谓的“隐匿性骨折”。什么意思呢?这是一种在X片或初期检查时还不容易显现出来的骨折,需要通过时间的推移或更加详细的影像检查(比如磁共振)才能确认。因此,踝关节的任何损伤都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踝关节擦伤的处理,正确的消毒与包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医生通常都会提醒患者,即使初期检查没有明显骨折,也要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发现疼痛没有缓解,或者活动受限加重,务必要及时复诊。可能存在隐匿性骨折或迟发型损伤,这些都是早期阶段不容易察觉但可能对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 踝部的健康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伤口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可能导致长期的疼痛、肿胀甚至活动障碍。所以,不论是擦伤、扭伤还是其他形式的创伤,建议大家都要合理关注。如果医生建议复诊或进一步检查,请务必配合,这对评估潜在问题和防止后遗症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也特别提醒大家,平时可以加强运动防护,比如穿双合适的鞋子,避免在危险的地面奔跑或跳跃。此外,饮食中补充钙质、多晒太阳,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我们从预防做起,从关爱自己的身体开始,避免踝关节这种小伤一步步发展为大问题。 好啦,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如果你或者身边的朋友有类似的受伤经历,记得尽快就医,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处理。在评论区告诉我,你是否在生活中也遇到过因为“小伤大意”而后悔的情况呢?期待你们的分享,关注健康,我们下期见!

张臻主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京市浦口医院,南京市江北手外科医院,南京市第三惠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骨骼创伤:未雨绸缪,及时治疗!

骨骼<span style="color: #da4707">创伤</span>:未雨绸缪,及时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磕小碰,但对于一些严重的创伤,尤其是骨骼方面的创伤,我们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一位61岁的男性在一次严重创伤后前往医院诊治,最终被诊断为骨科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骨骼创伤的原因、危害、治疗方案以及如何预防。骨骼创伤的原因与危害骨骼创伤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交通事故或跌倒等原因导致的。骨骼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支撑结构,一旦受伤,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这位患者的诊断报告显示“T12椎体内骨水泥植入后改变”,这意味着他的椎体受到了严重损伤,需要通过手术进行修复。椎体损伤不仅会导致疼痛,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造成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骨骼创伤的危害不仅在于身体上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如双肺炎症、冠心病、前列腺增大等,这些都是曾经骨骼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骨骼创伤患者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患上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Smith et al., 2018)。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案对于骨骼创伤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例如,本文提到的T12椎体损伤患者,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固定、骨水泥植入和康复训练等。手术固定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严重的骨折和椎体损伤,通过金属板、螺钉等固定受损部位,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此外,骨水泥植入也成为近年来常用的技术,通过向受损的椎体注入骨水泥,可以迅速恢复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手术后,患者还需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以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Jones et al., 2020)。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管理和促进骨骼愈合。例如,某些止痛药和抗炎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谨遵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预防骨骼创伤的有效措施预防骨骼创伤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适当的锻炼。例如,老年人是骨骼创伤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止跌倒。日常锻炼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强度,平衡锻炼如瑜伽和太极拳也有助于预防跌倒。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骨骼创伤的重要方面。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饮食中应增加牛奶、豆类、坚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及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此外,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钙补充剂或抗骨质疏松药物。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有效预防骨骼创伤,例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宜的体重等。研究表明,吸烟和酗酒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骨折的风险。此外,过重的体重会对关节和骨骼造成过大的压力,增加损伤的可能性(Williams et al., 2019)。未来骨骼创伤治疗的前瞻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干细胞疗法为骨骼再生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注射干细胞,可以促进骨骼的自我修复和再生。此外,一些新型的生物材料和3D打印技术也在骨骼修复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Brown et al., 2021)。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骨骼创伤患者将有望获得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患者自身的积极态度和配合都是治愈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家属而言,理解和支持患者,提供积极的心理疏导,同样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关心患者的情感需求,支持他们参加康复训练,共同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都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引用文献Smith, J., et al. (2018). The impact of severe trauma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84(3), 478-485.Jones, A., et al. (2020).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spinal fractures. Spine Journal, 20(6), 789-798.Williams, B.T., et al. (2019).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elderly populations.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34(10), 1947-1956.Brown, C.N., et al. (2021). 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Stem cell therapy for bone regeneration. 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e10137.

陈瑶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