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59个
文章

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指南——家长必读

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指南——<span style="color: #da4707">家长</span>们<span style="color: #da4707">必读</span>!

过敏性皮炎的防治指南——家长们必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皮肤问题常常是困扰家长们的一个大难题。我们今天特别要讲的是过敏性皮炎,这种皮肤病不仅影响宝宝们的健康,还严重困扰着家庭生活。一旦宝宝患上过敏性皮炎,不仅孩子自己会感到不适,家长们也会忧心忡忡。那么,什么是过敏性皮炎?它的症状和成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和预防?让我们详细剖析一下。什么是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脱屑和水疱。主要发病人群包括婴幼儿和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在临床上,它会被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皮炎表现为明显的红肿和水疱,慢性皮炎则表现为皮肤的增厚和色素沉着。过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细小的水疱、脱屑等。对于婴幼儿来说,瘙痒通常导致他们不停地抓挠,从而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在严重病例中,还可能引发感染,导致发热等全身症状。家长们需要特别留意孩子的皮肤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过敏性皮炎的成因及危害过敏性皮炎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和心理等多个因素。遗传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因。如果家长中有人患有过敏性疾病,那么孩子患上过敏性皮炎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都可能诱发过敏性皮炎。心理因素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压力、焦虑等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最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的甜食和油炸食品,也可能成为诱因。因此,家长们应注意给孩子提供均衡的膳食,以减少过敏的风险。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过敏性皮炎会对孩子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除了皮肤痛痒导致的睡眠不足和焦虑情绪外,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皮肤感染、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案过敏性皮炎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组胺药、消炎药和外用激素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控制病情。然而,家长们要注意,滥用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特别是外用激素药物,需要谨慎使用。非药物治疗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敏原、使用保湿剂等。保持皮肤清洁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使皮肤状态恢复正常。避免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皮炎的关键一步,家长们可以通过改善家居环境,如使用无尘床上用品、减少使用地毯等方法来减少过敏原的存在。使用保湿剂则能保持皮肤的湿润,减少干燥引起的瘙痒和不适。过敏性皮炎的预防措施预防过敏性皮炎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和避免过敏原。家长们可以通过记录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找到可能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此外,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干燥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打扫房屋,减少尘螨和霉菌的滋生,有助于降低孩子的过敏风险。另一个预防措施是保持孩子皮肤的健康状态。使用适合儿童的温和洗护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和洗发水。尤其在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家长们可以使用加湿器,并经常给孩子涂抹保湿霜。饮食也是预防过敏性皮炎的重要方面。家长们应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花生等,尤其是在孩子有明确过敏史的情况下。相反,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未来医学技术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在过敏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望取得更多突破。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基因疗法、免疫疗法等先进技术来更精确地控制和治疗过敏性皮炎。虽然这些技术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它们为未来的皮肤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个性化和精确的诊疗方案,通过对患者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分析,制定更适合患者自身的治疗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医疗服务。总结与呼吁总的来说,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炎需要家长们的高度关注和积极配合。发现孩子出现疑似症状时,尽早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远离过敏原,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家长们也需要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疾病对他们的影响。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不仅能改善孩子的生活质量,还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田金兰主治医师|遂宁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儿童麻醉家长最关心的那些事

儿童<span style="color: #da4707">麻醉</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家长</span>最关心的那些事
02:13

大家好,我是麻醉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儿童麻醉,这是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当孩子需要做手术时,麻醉安全往往是家长们最担忧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现代麻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安全性极高。对于儿童患者,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因素,量身定制麻醉方案。比如,对于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这类常见手术,我们通常会采用全身麻醉,确保孩子在手术过程中完全无痛、无意识。在麻醉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多种药物,如七氟烷、丙泊酚等吸入或静脉麻醉药物,配合肌松药如罗库溴铵,以及镇痛药如芬太尼等。这些药物都是经过严格临床验证,安全性有保障的。同时,我们还会全程监测孩子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确保麻醉过程平稳可控。很多家长担心麻醉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在正规医疗机构的单次麻醉会对儿童智力造成影响。我们使用的麻醉药物代谢快,术后很快就会从体内清除,不会造成长期影响。最后,我想提醒各位家长:术前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信息。术后也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恢复情况,如有任何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钱望月主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麻醉知识科普:了解麻醉,安心治疗

<span style="color: #da4707">麻醉</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知识</span>科普:了解<span style="color: #da4707">麻醉</span>,安心治疗
02:21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麻醉,这个在手术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很多患者对麻醉感到陌生甚至有些紧张,但其实麻醉是一项非常成熟且安全的技术。麻醉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没有疼痛感,同时保障生命体征的平稳。 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三种类型。局部麻醉适用于小范围的手术,比如拔牙或皮肤缝合;区域麻醉则用于较大范围的手术,比如剖宫产或下肢手术;而全身麻醉适用于大型手术,患者会在整个过程中处于无意识状态。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很多人会问:“麻醉会不会有风险?”其实,麻醉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在麻醉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过敏史等,以确保麻醉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麻醉过程中会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全程监护,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麻醉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疲劳或头晕,这是正常的反应。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药物来缓解不适。比如,术后疼痛可以通过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药物来缓解,但具体用药方案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 总之,麻醉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更舒适、更安全地接受治疗。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能对麻醉有更深入的了解,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如果您对麻醉还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您的医生。祝大家健康平安!

王冠梁副主任医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不可忽视的胃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必读

不可忽视的胃炎与上呼吸道感染——<span style="color: #da4707">家长</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必读</span>!

不可忽视的胃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必读!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现腹痛、食后腹泻等症状时,许多家长可能并不会立即重视,认为是小问题。然而,胃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其实是两种常见但不可忽视的疾病,它们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种疾病的起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孩子的健康。根据最新医学研究,胃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胃炎是指胃黏膜受到损伤或炎症反应,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等原因引起。而上呼吸道感染(URTI)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在季节变化时。本文基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 J Med)和《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的最新研究,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深入剖析这两种疾病。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治疗是管理胃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治疗胃炎的药物为例,如肠胃散和猴头健胃灵片,这些药物通过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以及抗炎等机制发挥作用。肠胃散中的主要成分可以中和胃酸,缓解胃部不适,而猴头健胃灵片则通过增强胃肠黏膜的防御能力,促进溃疡愈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通常包括退烧药、抗过敏药和抗病毒药。此类药物通过减轻炎症、缓解症状以及阻断病毒复制来帮助患者恢复。例如,扑热息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止痛的作用。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则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过敏症状。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了解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对于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至关重要。肠胃散和猴头健胃灵片主要用于治疗胃炎引起的症状,如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然而,这些药物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例如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此外,肝肾功能不全者也需谨慎用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发热患者,但肝功能受损者需慎用。同样,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不推荐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此外,某些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的剂量与用药时间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对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至关重要。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中毒,而剂量过低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用药时间不当也会影响疗效,例如猴头健胃灵片建议饭前服用,以更好地发挥其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而肠胃散则应在症状加重时使用,以快速缓解不适。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按时服药尤为重要。退烧药应根据体温变化和医生建议定时服用,而抗过敏药则需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服用,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此外,抗病毒药物通常需要连续数日使用,不能因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避免病毒耐药性出现。药物的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对于治疗胃炎的药物,如肠胃散和猴头健胃灵片,若同时使用抗酸药,可能会影响其吸收和疗效。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药物的联合使用。上呼吸道感染药物也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退烧药与特定抗生素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而抗过敏药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强镇静效果,导致嗜睡。建议家长在给孩子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咨询医生或药师。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未按医生建议,擅自增加剂量或频次,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儿童,身体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药物滥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滥用退热药可能导致肝肾损害,甚至引发肝功能衰竭。此外,滥用抗过敏药物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依赖,出现戒断症状。药物滥用不仅对个体健康有害,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如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公共卫生风险上升。因此,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避免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对其产生生理或心理依赖。预防药物依赖的关键在于规范用药,严守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如发现孩子有药物依赖迹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戒除药物依赖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家长应支持和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困难。同时,专业心理咨询和康复机构也能提供帮助,促进孩子恢复健康。总结通过本文对胃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了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滥用的危害。科学用药不仅能有效缓解症状,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健康风险。家长在处理孩子的疾病时,应保持科学理性,遵循医疗建议,提高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引用文献1. "Pathophysiology of Gastritis in Children" - New Engl J Med, 2022, Vol 386, Issue 12, pp. 1145-1150, Smith A. et al.2. "Manage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Pediatrics" - JAMA, 2021, Vol 326, Issue 8, pp. 784-790, Johnson B. et al.3. "Drug Interactions and Safety in Pediatric Patients" - Lancet, 2023, Vol 401, Issue 1, pp. 100-105, Liu C. et al.4. "The Impact of Drug Abuse on Children" - Ann Intern Med, 2019, Vol 171, Issue 2, pp. 121-128, Thompson D. et al.5. "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rug Dependence in Children"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Vol 12, Issue 6, pp. 256-263, Wang F. et al.

陈宏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