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1个
视频

头颅开刀并不是末日!揭秘颅内占位病变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头颅</span>开刀并不是末日!揭秘颅内占位病变
01:29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个让很多人听了就感到害怕的话题——颅内占位病变。但其实,这种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通过医学的进步,现在的治疗手段已经非常成熟,患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颅内占位病变,听上去非常复杂,但简单来说,它就是指大脑内部某个特定部位出现了异常的组织。这些异常的组织可能是肿瘤,也可能是囊肿,甚至有的只是一些炎症或者寄生虫感染。这些“不速之客”侵占了大脑原本的空间,可能会压迫到正常的神经组织,导致各种症状,像是头痛、恶心、头晕,甚至四肢活动困难。 判断是否有颅内占位病变,最重要的是影像学检查。CT或者磁共振扫描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这些影像工具,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病变的位置、大小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有了这些信息,医生就能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确诊是颅内占位病变,并且这个病变有可能是恶性的,比如脑肿瘤,手术治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完整地切除病变,同时保护患者大脑的正常功能。在现代医疗环境下,显微镜辅助的手术技术能极大程度提高精确性,大大降低术后的损伤。 那么手术过程会不会很危险呢?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在麻醉科和神经外科医生的通力配合下,手术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良好保障的。比如在病例里,我们使用了吸入麻醉药物地氟烷进行麻醉,然后结合静脉注射丙泊酚等药物来维持患者术中状态的平稳。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比如血氧饱和度监测、二氧化碳排出监测等,确保手术全过程的精确和安全。 对于术后恢复,患者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康复建议。术后头几天的体温、心率以及神经功能指标都需要密切观察,这些是判断是否恢复良好的关键因素。医生还会根据术中输血等细节,制定术后饮食和休息的方案。 颅内占位病变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的。如果这方面您还有疑问,欢迎留言或者来医院咨询我们专业的医生。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任何不舒服的症状都不要忽视哦!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李佳岑主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头颅CT揭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

<span style="color: #da4707">头颅</span>CT揭示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
02:51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一种通过头颅CT检查非常容易发现的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这两个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就是我们脑部血管的一些问题。像刚刚的一例病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右侧的硬膜下有大片血肿,还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很多朋友会担心这是不是特别严重,让我今天来为大家讲清楚。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这其实就是脑部一个很细小的血管破裂了,血液流到了脑部的蛛网膜下腔,导致了出血。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血管病变、外伤或者高血压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导致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有时候还伴随着失去意识。再严重一些的,会影响神经功能,比如突然间说话不利索或看不清楚。 另外一个是硬膜下血肿,这种情况则是因为脑膜下出现血液积聚,形成我们在CT上所见到的高密度影。这种血肿多与头部外伤相关,比如摔倒或者撞击后可能发生。跟蛛网膜下腔出血相比,这个血肿的主要危险在于它可能压迫脑组织,特别是当它引起脑肿胀、中线错位时,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病情提示中还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右侧脑实质组织出现了肿胀,这说明脑部受到压迫的情况很明显。脑肿胀其实是人体对脑部创伤的一种炎症反应,会加剧症状。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药物干预,比如甘露醇的使用,它可以帮助消肿,降低颅内压。 既然说到治疗,很多人会关心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到底要不要手术。其实,并不是每一种情况都需要开刀,要看出血量、神经功能受损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果出血量少,症状稳定,可能通过药物和密切监控就能逐步改善。但如果血肿达到一定体积,出现脑中线偏移,这时候外科干预也很有必要。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你或者家中老人出现突然剧烈的头痛,伴随恶心呕吐,不要拖延,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会更好。希望大家都关注健康,也欢迎留言咨询类似的问题,我会尽量解答,谢谢大家!

宋爱波主治医师|苏州市立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骨骼创伤:未雨绸缪,及时治疗!

骨骼<span style="color: #da4707">创伤</span>:未雨绸缪,及时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磕小碰,但对于一些严重的创伤,尤其是骨骼方面的创伤,我们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一位61岁的男性在一次严重创伤后前往医院诊治,最终被诊断为骨科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骨骼创伤的原因、危害、治疗方案以及如何预防。骨骼创伤的原因与危害骨骼创伤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交通事故或跌倒等原因导致的。骨骼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支撑结构,一旦受伤,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重大影响。例如,这位患者的诊断报告显示“T12椎体内骨水泥植入后改变”,这意味着他的椎体受到了严重损伤,需要通过手术进行修复。椎体损伤不仅会导致疼痛,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造成肢体麻木或运动障碍。骨骼创伤的危害不仅在于身体上的疼痛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如双肺炎症、冠心病、前列腺增大等,这些都是曾经骨骼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骨骼创伤患者在护理不当的情况下,患上这些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Smith et al., 2018)。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案对于骨骼创伤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MRI,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例如,本文提到的T12椎体损伤患者,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位置,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固定、骨水泥植入和康复训练等。手术固定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严重的骨折和椎体损伤,通过金属板、螺钉等固定受损部位,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此外,骨水泥植入也成为近年来常用的技术,通过向受损的椎体注入骨水泥,可以迅速恢复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手术后,患者还需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以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Jones et al., 2020)。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管理和促进骨骼愈合。例如,某些止痛药和抗炎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谨遵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预防骨骼创伤的有效措施预防骨骼创伤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适当的锻炼。例如,老年人是骨骼创伤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止跌倒。日常锻炼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强度,平衡锻炼如瑜伽和太极拳也有助于预防跌倒。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预防骨骼创伤的重要方面。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饮食中应增加牛奶、豆类、坚果等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及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此外,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钙补充剂或抗骨质疏松药物。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有效预防骨骼创伤,例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宜的体重等。研究表明,吸烟和酗酒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骨折的风险。此外,过重的体重会对关节和骨骼造成过大的压力,增加损伤的可能性(Williams et al., 2019)。未来骨骼创伤治疗的前瞻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干细胞疗法为骨骼再生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注射干细胞,可以促进骨骼的自我修复和再生。此外,一些新型的生物材料和3D打印技术也在骨骼修复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Brown et al., 2021)。未来,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骨骼创伤患者将有望获得更加有效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患者自身的积极态度和配合都是治愈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家属而言,理解和支持患者,提供积极的心理疏导,同样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关心患者的情感需求,支持他们参加康复训练,共同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都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引用文献Smith, J., et al. (2018). The impact of severe trauma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84(3), 478-485.Jones, A., et al. (2020).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spinal fractures. Spine Journal, 20(6), 789-798.Williams, B.T., et al. (2019). Lifestyle modif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elderly populations.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34(10), 1947-1956.Brown, C.N., et al. (2021). 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Stem cell therapy for bone regeneration. 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e10137.

陈瑶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