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28个
视频

腰痛30年不治后果竟然是这样!

腰痛30年<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治</span>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后果</span>竟然是这样!
02:12

大家好,我是您的健康医生!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让无数人都“难以忍受”的问题——腰椎椎管狭窄。很多朋友可能长期腰痛,觉得熬一熬就过去了,但真的可能“熬过去”吗?这其中可能隐藏着大问题! 腰椎椎管狭窄是什么?简而言之,这是我们脊椎中的神经通道变窄了,就像一条宽敞的道路突然变成了窄巷子,神经被挤压得透不过气来。这种病情的典型症状就是腰痛不止,有时还会伴随着腿麻、腿痛,甚至让走路变得困难。轻微的患者可能觉得就是“累到了”,但严重起来可能会影响您的日常生活能力。 为什么会得腰椎椎管狭窄呢?其实,它的原因非常复杂!通常是因为长期的劳损、骨质增生,甚至是骨折愈合不良等原因。这些问题积少成多,对腰椎造成压力。尤其像病例中提到的,很多患者有些其他骨科疾病,比如腰椎峡部裂或者腰椎滑脱,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不重视,很大概率会加重狭窄的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腰痛一扛就是十几年,最后病情变得非常棘手。 那么,腰椎椎管狭窄会怎么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呢?别小看它!它可能导致行动慢慢受限,甚至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神经损伤,出现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少人觉得腰椎病不会致命,但是它带来的生活痛苦有时候比疾病本身更加折磨人。 接下来很多朋友会关心:得了腰椎椎管狭窄怎么办?治疗方式有很多,初期可以通过药物、物理治疗以及护具支持等方式减轻症状,帮助缓解神经压力。如果症状严重,手术治疗也是重要选择。这种手术可在狭窄的椎管中恢复神经的正常活动,为患者减压。不过手术之后一定要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护理,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些预防工作,比如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者搬抬重物,适当运动,减少腰椎的负担。同时,定期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尽早就医,别让小问题拖成了大隐患。 最后,我还是想提醒大家,健康不是拖出来的,是需要用心去维护的!如果您或身边的亲友有类似腰痛、腿麻的情况,建议尽快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问题复杂化。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为大家揭开腰椎椎管狭窄的谜底,让您对腰部健康更加关注。如果您觉得有帮助,记得转发给您关心的人,我们下次再见!

冒江旗主治医师|如皋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咳嗽拖延不治,会引发更大问题!看完你就明白!

<span style="color: #da4707">咳嗽</span>拖延<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治</span>,会引发更大问题!看完你就明白!
02:54

大家好,我是主治医师,今天咱们来聊聊咳嗽。很多朋友觉得咳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有些人咳嗽了好几天都不去医院,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如果咳嗽一直不好,可能是某些身体问题的信号。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咳嗽神秘的面纱! 咳嗽是一种人体的防御性反射动作。简单来说,当我们的呼吸道受到外界刺激,比如灰尘、烟雾,或者是病毒、细菌感染的时候,身体就会通过咳嗽来清理呼吸道。但如果咳嗽持续,比如超过一周甚至更久,你就得留意了。这并不是说你感冒没好,很可能是更复杂的原因。 门诊中,我见过很多患者因为咳嗽来就医。有些老年患者,比如今天提到的一位,年龄较大,体重偏轻,免疫力可能也弱。他咳嗽了一周,尽管没有发热,但我们看诊后还是怀疑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也可能存在轻度的过敏性因素。为了保险起见,安排了胸部平扫和血常规检查,用这些手段来排除感染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或者其他呼吸道病变。 有些人觉得咳嗽没有痰,就是干咳没事。其实不对。干咳也可能涉及像支气管炎、过敏或者环境因素等问题。如果咳嗽长期持续,尤其是影响睡眠或者伴随胸痛、气短的情况,千万不要拖延,尽快就医。 那治疗上,如果发现咳嗽只是轻微的,比如由于干燥环境导致,保持空气湿润,多喝水就能缓解。但如果病情稍微复杂,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药物治疗,比如这位患者,我们给开了苏黄止咳胶囊。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中成药,具有镇咳、平喘的作用。记住,药物一定要按剂量服用,不能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像医生建议的,这位患者需要每天两次,连续7天,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症状。 说到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咳嗽并不是疾病,而是症状!所以,不建议大家随意用止咳药物来“堵住”咳嗽,而应该寻找发病的根本原因。如果是炎症感染,那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是过敏,还需要抗过敏药物。 最后提醒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无论是预防咳嗽还是其他病都很重要。比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吸入烟雾和灰尘,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饮食也要均衡哦!如果咳嗽超过一周还是不见好转,请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不要耽误病情。 希望今天的讲解能帮到有类似症状的朋友,祝大家都健健康康!如果有什么健康问题或者困惑,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咱们下次见!

王雁冰主任医师|泰兴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不治疗,后果真的很严重——二型糖尿病的秘密你知道吗?!

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治</span>疗,<span style="color: #da4707">后果</span>真的很严重——二型糖尿病的秘密你知道吗?!
01:48

大家好,我是您的健康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常见但是却备受忽视的问题——二型糖尿病。最近接诊了一位58岁的患者,他的病例让我感触非常深刻,所以决定通过这段视频让大家了解更多。这个患者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着长达多年的二型糖尿病病史。你可能会觉得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吗,控制一下饮食不就好了?实际上,糖尿病对我们的身体伤害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这位患者除了糖尿病本身,他还有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什么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呢?简单来说,就是由于长期高血糖,使得我们的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这不仅会让患者感到手脚麻木,还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所以啊,控制血糖绝对不是小事。这个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给他安排了非常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口服药物、使用胰岛素泵以及一系列的注射治疗。比如,他每天需要口服依帕司他片和盐酸二甲双胍,还需要一些复杂的注射疗法,包括维生素B12注射和硫辛酸注射。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保他的血糖水平稳定。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使用非常关键,这种胰岛素药物可根据基础量持续泵入,也可以在三餐前进行大剂量注射,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波动。患者的胰岛素基础量是12个单位,三餐则各需要额外注射4个单位。不仅如此,在治疗过渡期,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状况不断调整药物剂量和注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大家别小看这种治疗方式,如果中途有任何的疏忽,病情不仅不会好转,甚至可能恶化。这里还要提到非常重要的一点: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运动和饮食。您可能不需要天天去健身房,但中等强度的运动是必须的。而在饮食方面,要特别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摄入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糖尿病其实更像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生活管理。对于还没有确诊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也请定期检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有类似的健康困扰,记得随时来找我!感谢大家的关注,记得点赞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二型糖尿病的真相。下期再见,祝大家身体健康!

王旭辉主治医师|齐齐哈尔卜奎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长期腹痛不治!竟是慢性胃炎的警告!

长期腹痛<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治</span>!竟是慢性胃炎的警告!
02:01

长期腹痛不治!竟是慢性胃炎的警告!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但却可能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慢性胃炎。我们的胃每天承担消化食物的重任,而如果你经常感到胃不舒服,小心,这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前兆哦。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长期炎症。它不像急性胃炎那样突发,而是长期、慢性的。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部不适、隐隐作痛、腹胀、反酸、嗳气等。这些问题会让人感觉很痛苦,但因为症状比较轻微,有些人会选择忍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慢性胃炎的病因众多,最常见的包括饮食不规律、过度饮酒、精神压力、滥用药物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些都可能造成胃黏膜受损,继而引发慢性胃炎。另外,像一些避痛、抗炎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也会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慢性胃炎呢?首先,调整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尽量少吃油腻、辛辣和过酸的食物,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戒烟戒酒,因为烟酒对胃黏膜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其次是调节生活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期精神压力。 当然,如果症状较重,必须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药物,比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有的患者还需要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比如联合使用抗生素和抑酸药物。但即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还是必不可少的。 慢性胃炎虽然是慢性的,但并不是无法控制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数患者都能很好地控制病情,甚至痊愈。重要的是不要忽视胃部的不适,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记得及时咨询医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关注胃部健康,远离慢性胃炎的困扰!我是你的医生,祝大家健康快乐,我们下次再见!,

丁海光主治医师|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胃部不适久拖不治,可惹大问题—慢性胃炎了解一下!

胃部不适久拖<span style="color: #da4707">不治</span>,可惹大问题—慢性胃炎了解一下!

不少人都有过胃部不适的经历,尤其是忙碌的都市人,时不时就会因压力、饮食不当等原因感到胃痛。尽管有些人往往认为胃痛只是小问题,却不知道长期的胃痛可能是慢性胃炎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慢性胃炎这种疾病,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的慢性炎症,其病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当饮食习惯、酒精滥用、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相关。这一疾病的发生通常比较隐蔽,但一旦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痛、腹胀、反酸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慢性胃炎的成因与危害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存于胃黏膜层内的细菌,它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和损伤。据统计,全球约有50%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在感染者中,部分人会发展成慢性胃炎。除幽门螺杆菌外,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比如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喝酒过度、用药不当(如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损伤胃黏膜,从而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慢性胃炎虽然不会立刻危及生命,但其长期存在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首先,胃黏膜的长期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的风险增加。其次,胃炎患者经常感到胃痛、腹胀、恶心等不适,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此外,心理上的长期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对于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联合疗法。这种疗法通常包括多种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杀灭幽门螺杆菌和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的恢复。如果慢性胃炎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或药物刺激引起的,那么调整饮食和用药习惯是关键。例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酒精摄入,合理用药,尽量避免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此外,一些患者还可以通过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蒙脱石散或胃黏膜保护剂来缓解症状。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也有独特的疗效。中医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开具适当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例如,胃苏颗粒、莫沙必利片等中成药,以及具体的草药调理,都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减轻胃部不适。慢性胃炎的预防措施预防慢性胃炎,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就餐,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避免过度用药,特别是尽量少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保持心理健康,避免长时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学会适时放松心情。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防治慢性胃炎的重点。保持口腔和餐具清洁,避免共用餐具,特别是在家庭成员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时更要注意。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尤其是有慢性胃炎家族史或长期胃部不适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胃部病变。这不仅有助于及时治疗慢性胃炎,还可以早期发现胃癌等严重疾病,提高治愈率。未来的治疗前景与心态调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例如,新的质子泵抑制剂和菌群调节药物的研发正在为慢性胃炎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此外,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有望在未来为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更多个性化和精准的选择。面对慢性胃炎,患者首先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长期的胃病治疗可能会令一些患者感到疲惫和沮丧,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逐渐改掉不良习惯,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同时,家属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他们的关怀和鼓励可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低谷,重新燃起战胜病魔的信心。总之,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预防和治疗需要多方面入手。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让大家对这种常见却常被忽视的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面对和治疗胃部不适,守护好自己的胃健康。 引用文献 Schulz C, Schütte K, Malfertheiner P.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ncer: Current Perspectives. Helicobacter. 2020;25(S1):e12712. Peura DA. Tri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factors influencing eradication. Am J Gastroenterol. 1997;92(1):7-10. Huang JQ, Sridhar S, Chen Y, Hunt RH.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seropositivity and gastric cancer. Gastroenterology. 1998;114(6):1169-1179. Suerbaum S, Michetti P.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N Engl J Med. 2002;347(15):1175-1186. El-Serag HB, Graham DY. Review artic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gastric carcinoma.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1;15(Suppl 1):39-50.

李赣主治医师|双流县西航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