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7个
药品

盐酸普利

其他
盐酸<span style="color: #da4707">咪</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达</span>普利

简介: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用于肾实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用于型糖尿病肾病。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 药物适应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用于肾实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高血压。用于型糖尿病肾病。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不良反应:1.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2.偶有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不全进一步恶化,可引起蛋白尿、血清肌酸酐及尿素氮升高。3.可见头痛、眩晕、蹒跚、站立头晕、失眠、疲劳、倦怠、也可引起震颤、嗜睡。4.可见低血压、心悸。5.可引起咳嗽、咽部不适感。6.可见恶心、呕吐、口干、味觉异常、胃部不适、腹痛、食欲缺乏、腹泻等。7.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移酶(γ-)升高,也可引起黄疸。8.可引起血钾升高,甚至严重高钾血症。9.可引起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10.可见耳鸣。11.可出现面部潮红、脱毛,偶见剥脱性皮炎、-综合征、天疱疮。12.可引起皮疹、瘙痒,也可引起光敏感症、荨麻疹。13.可出现胸部不适、浮肿,也可引起乏力。偶见伴呼吸困难的面部、舌、声道、咽喉肿胀的血管性水肿。有其他抑制药引起胰腺炎的报道。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1.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高钾血症患者,肾功能不全者,脑血管障碍患者慎用。2.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3.老年患者应慎用。4.孕妇禁用本药。5.哺乳妇女用药期间应暂停哺乳。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用药前应检查肝、肾功能。(2)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和心率。(3)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初期(1个月以内),应测定血清肌酸酐和血清钾水平。(4)肾功能不全、控制不满意的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清钾水平。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1.对本药或其他ACE抑制药过敏者,以及对本药有过敏史者。2.有使用其他ACE抑制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的患者或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3.用葡萄糖硫酸纤维素吸附器进行治疗的患者。4.用丙烯腈甲烯丙基磺酸钠膜(AN69)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

详情箭头
药品

硝酸

其他
硝酸<span style="color: #da4707">咪</span>康<span style="color: #da4707">唑</span>

简介: 1.用于念珠菌属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包括腹膜炎、肺炎和尿路感染。还可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2.局部给药可用于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多种真菌引起的慢性广泛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体癣、手癣、股癣、足癣、花斑癣、真菌性甲沟炎等。
3.静脉给药可用于严重隐球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等。, 药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 药物适应症: 1.用于念珠菌属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包括腹膜炎、肺炎和尿路感染。还可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2.局部给药可用于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多种真菌引起的慢性广泛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念珠菌外阴阴道炎、体癣、手癣、股癣、足癣、花斑癣、真菌性甲沟炎等。
3.静脉给药可用于严重隐球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等。, 药物不良反应:
1.偶可发生正红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高脂血症。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2.口服及静脉给药均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减退等。
3.偶可致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
4.少数患者可发生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偶可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局部用药可出现水泡、烧灼感、充血、瘙痒或其他皮肤刺激症状。
5.可出现发冷、发热等反应,还有盆腔痉挛的报道。, 如您在使用药品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如不适严重或没有消除,请您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1.有心律失常史者慎用。
2.孕妇慎用。
3.哺乳期妇女慎用。
4.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氨基转移酶。, 用药前,需告知您的医师或药师,您的过敏史、手术史、病史、正在使用的药品及采取的治疗;是否处于妊娠期、是否准备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等相关信息。, 此药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或查看药品说明书。, 其他注意事项请您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
2.孕妇慎用。 
3.1岁以下儿童慎用。,

详情箭头
药品

阿普

处方药
西药
阿普<span style="color: #da4707">唑</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仑</span>

简介:1.可用于抗焦虑、抗抑郁。 2.还可用于镇静催眠、抗恐惧及抗癫痫,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 药物适应症:1.可用于抗焦虑、抗抑郁。 2.还可用于镇静催眠、抗恐惧及抗癫痫,并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 1.可见疲乏、头痛、头晕、口干、恶心、呕吐、便秘、排尿障碍、视物模糊、注意涣散、目眩及嗜睡等。 2.少见动作迟缓、心理反常、腹泻、多涎、颤抖、精神紊乱及抑郁等。 3.罕见过敏反应、记忆障碍、惊厥、肌无力及肌痉挛。 4.有报道抑郁患者使用本药出现躁狂、轻躁狂。 5.长期用药可成瘾。,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其他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者,也可对本药过敏。 2.慎用:(1)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急性酒精中毒者。(2)有药物滥用或成瘾史者。(3)癫痫患者(骤然停药可导致癫痫发作)。(4)运动过多症患者(可发生药效反常)。(5)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导致嗜睡、难醒)。(6)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可加重)。(7)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加重呼吸衰竭及通气障碍)。(8)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者(本药的清除半衰期可延长)。(9)肾功能不全者(本药的清除半衰期可延长)。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儿童(尤其是幼儿)的中枢神经对本药异常敏感,新生儿不易将本药代谢为无活性的产物,可导致中枢神经持久抑制。18岁以下患者的用药剂量尚未确立。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年人的中枢神经对本药较敏感,用药应谨滇。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可透过胎盘屏障。妊娠早期服用有致畸胎的危险;分娩前或分娩时使用,可导致新生儿肌张力减弱。孕妇应禁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D级。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能泌入乳汁,乳母服用可使本药的代谢产物在婴儿体内蓄积,导致婴儿嗜睡、喂养困难、体重下降等,哺乳妇女禁用。 ,

详情箭头
药品

艾司

处方药
西药
艾司<span style="color: #da4707">唑</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仑</span>

简介:1.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紧张及恐惧。 2.也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 3.麻醉前给药,可缓解术前紧张、焦虑。, 药物适应症:1.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紧张及恐惧。 2.也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 3.麻醉前给药,可缓解术前紧张、焦虑。, 药物不良反应: 本药使用常规剂量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量过大时,可出现轻微乏力、口干、嗜睡、头胀、头晕等,减小剂量可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对其他苯二氮卓类药过敏者,也可能对本药过敏。 2.慎用:(1)老年高血压患者。(2)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有药物滥用或成瘾史者。(4)运动过多症患者。(5)低蛋白血症患者。(6)严重抑郁患者。(7)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急性酒精中毒者慎用本药片剂。(8)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本药片剂。(9)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慎用本药片剂。 3.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儿童(尤其是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异常敏感,新生儿不易将本类药代谢为无活性的产物,可导致中枢神经持久抑制。18岁以下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明确。儿童慎用。 4.药物对老人的影响: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较敏感,用药后可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老年患者慎用。 5.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药可透过胎盘屏障。妊娠早期用药有致畸胎的危险;妊娠晚期用药可影响新生儿中枢神经活动,分娩前或分娩时用药可导致新生儿肌张力减弱。孕妇长期使用可成瘾,使新生儿出现撤药症状。孕妇禁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X级。 6.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药代谢产物可分泌入乳汁,哺乳妇女用药可引起本药及代谢产物在婴儿体内蓄积,导致婴儿嗜睡,甚至喂养困难、体重减轻。哺乳妇女慎用。 ,

详情箭头
药品

从艾司说起!

从艾司<span style="color: #da4707">唑</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仑</span>说起!

失眠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常见的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突出。长期的失眠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多种身心疾病。然而,许多患者却对如何正确用药存在疑问。本文将以艾司唑仑为例,详细讲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药物。艾司唑仑的作用机制艾司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来发挥镇静、抗焦虑和催眠效果。GABA是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通过与GABA受体结合,艾司唑仑可以增加神经元膜的通透性,使得氯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神经元的超极化,从而抑制神经活动,起到镇静和催眠的作用。艾司唑仑的常见剂型包括片剂和口服液,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起效迅速,适合用于短期治疗急性失眠症。然而,患者需注意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避免药物成瘾。艾司唑仑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艾司唑仑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失眠,包括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此外,该药物也适用于因焦虑引起的失眠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艾司唑仑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失眠,例如一些由慢性疼痛或抑郁症导致的失眠,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艾司唑仑的禁忌症包括对苯二氮䓬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以及具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重症肌无力或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这些情况下使用艾司唑仑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严重不良反应。艾司唑仑的剂量与用药时间药物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决定。合理的剂量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症状,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过度镇静、记忆力减退等。用药时间也尤为重要。艾司唑仑通常在睡前30分钟服用,以帮助患者入睡并维持一夜良好的睡眠。患者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随意调整用药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艾司唑仑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阿片类药物、抗抑郁药等)合用,可能增强镇静效果,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因此,患者在使用艾司唑仑时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下,需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及安全性。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特别是处方药的滥用,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艾司唑仑作为一种镇静催眠药物,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长期过量使用艾司唑仑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耐受性增加以及严重的身体和心理问题。药物滥用会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心理状态、家庭关系及社会功能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例如,长期使用高剂量的艾司唑仑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甚至抑郁症的发生。同时,药物依赖者可能会逐渐丧失正常的社会功能,陷入工作和生活的困境。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的成因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个体的易感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为了预防药物依赖,患者应严格遵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不得擅自增加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同时,医生在处方艾司唑仑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减少依赖发生的可能。对于已经出现药物依赖的患者,可以通过逐渐减量的方式戒除药物,避免突然停药引发的戒断症状。心理咨询、行为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法也可用于辅助戒除依赖。此外,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成员、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对于患者戒除药物依赖同样重要。结语合理用药是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文,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艾司唑仑的基本知识及其正确使用方法,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正确认识药物的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及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在使用药物时保持科学态度,遵循医嘱,安全用药。引用文献1.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The Mechanisms of Anxiety and Stress: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2022.2. Lancet, "Insomnia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and Healthcare," 2021.3.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Prescription Drug Misuse and Dependence," 2021.4. Nature Medicine, "GABA Receptor Mod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reating Insomnia," 2023.5.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The Societal Impact of Prescription Drug Abuse," 2022.6. 《中国公共卫生》, "失眠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23.7.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失眠症患者的心理支持与干预," 2022.8. 《医学信息》, "镇静催眠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监测," 2022.

蒲玉婷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药品

了解阿普的神奇作用,摆脱失眠困扰!

了解阿普<span style="color: #da4707">唑</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仑</span>的神奇作用,摆脱失眠困扰!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各种身体和心理疾病。为了帮助那些饱受失眠困扰的人们,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常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阿普唑仑,并讲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根据四川省德阳市某位62岁患者的病情描述,他长期饱受失眠困扰。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开始服用阿普唑仑片,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那么,阿普唑仑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阿普唑仑的作用机制阿普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来发挥镇静、抗焦虑和抗惊厥的效果。具体而言,阿普唑仑与GABA受体结合,促进氯离子通道开放,从而使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达到镇静和催眠的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已经被深入研究。例如,《柳叶刀》中的一篇论文指出,苯二氮卓类药物通过影响GABA受体,提高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其药理效应。同时,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对大脑不同部位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如对杏仁核和海马的作用较强,这也解释了其抗焦虑和镇静作用的不同表现。阿普唑仑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阿普唑仑主要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焦虑症、恐慌障碍以及与焦虑相关的失眠症状。临床研究表明,阿普唑仑对这些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且耐受性较好。然而,阿普唑仑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患者需要谨慎使用甚至禁忌使用。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研究,阿普唑仑的禁忌症包括对本品过敏的患者、急性窄角型青光眼患者、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及正在服用酮康唑等强效CYP3A4抑制剂的患者。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慎重使用,因其可能对胎儿和婴儿产生不利影响。阿普唑仑的剂量与用药时间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是保证阿普唑仑疗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并逐渐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在用药期间,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阿普唑仑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密切相关。过高的剂量虽然能迅速缓解症状,但也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而过低的剂量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找到一个平衡点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阿普唑仑的相互作用阿普唑仑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例如,阿普唑仑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酒精、巴比妥酸盐等)合用时,可能导致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与酮康唑等强效CYP3A4抑制剂合用时,则可能增加阿普唑仑的血药浓度,导致药物毒性增强。一项发表在《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患者在服用阿普唑仑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评估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是指超出医生处方或未遵医嘱使用药物的行为。阿普唑仑作为一种处方药,如果滥用,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处方药滥用包括超剂量服用、与其他药物合用以增强效果等,这些行为不仅无法真正缓解病情,还可能引发药物依赖、过量中毒甚至危及生命。《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一篇评论指出,近年来,处方药滥用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药物滥用不仅影响个体健康,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如增加医疗负担、引发社会问题等。研究显示,药物滥用者的家庭关系更容易紧张,社交功能减退,甚至可能导致犯罪行为。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药物依赖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身体对其产生了依赖性,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为了预防阿普唑仑依赖,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超剂量、不长期连续使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形成依赖。对于已经形成药物依赖的患者,戒除药物依赖需要专业的医疗和心理干预。戒断过程中,医生可能会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减轻戒断症状。同时,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也是戒除药物依赖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认识药物使用的重要性科学认识药物使用对于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公众应提高对药物的科学认识,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禁忌症和正确使用方法。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才能真正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增强公众对药物使用的科学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和限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科学地使用药物。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患者都应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科学用药,保障自身健康。引用文献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简介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2021年5月。2.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阿普唑仑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020年12月。3. Nature Medicine. 处方药滥用的危害。2019年8月。4.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阿普唑仑的相互作用。2018年3月。5. The Lancet. 药物依赖的预防与戒除。2017年6月。

康勇副主任医师|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