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健康小助手,今天我们来了解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症状——耳鸣。是不是你也经常感觉到耳朵里嗡嗡作响,好像有个“小蜜蜂”飞来飞去?有时候甚至会影响睡眠和情绪,对吧?其实,耳鸣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身体问题的“报警信号”。 书归正传,耳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主观感受,你能听到的声音其实是不存在外界声源的。这些声音可能是嘶嘶声、嗡嗡声,甚至像流水声一样,频率和响度因人而异。而耳鸣的病因尤其复杂,可能来自听觉系统的问题,也可能跟神经、循环系统或者其他疾病有关。今天我们重点来聊聊“神经性耳鸣”。 先说说听觉系统。其实,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音响系统”,外界的声音信号从耳道传递到鼓膜,再到中耳、小耳骨,最后进入内耳的耳蜗,耳蜗内的毛细胞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处理。当这些毛细胞受损,比如因为年纪大了、听力退化,或者长时间听大音量的音乐,它们就会开始“乱放电”,大脑也就错误地感知到了声音。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神经性耳鸣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耳鸣患者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事实上,他们听力的具体情况,可以通过专业的听力学检查来确定。比如说气导测试或者听力评估,能帮助医生辨别出听觉系统中的问题在哪里。根据患者的报告,医生甚至可以找到耳鸣的频率特征以及响度,从而制定更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那么有了耳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是要找到引发耳鸣的具体原因,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耳鸣的潜在诱因。另外,像烟酒过度、精神压力过大或者过敏等等,也会导致耳鸣的加剧。针对这些潜在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例如服用银杏叶提取物,它能够帮助改善循环,促进内耳的血液供给。此外,瑞舒伐他汀这种药物则主要是用来控制血脂,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耳鸣的缓解。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耳鸣虽然可能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它却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如果你长期被耳鸣困扰,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找专科医生的帮助。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真正缓解耳鸣和保护听力的关键。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桥梁,请好好珍惜它!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和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小伙伴!我们下期再见!
李丽主治医师|九原区赛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