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96个
视频

肾恶性肿瘤与糖尿病双重打击!如何保护自己?

肾恶性肿瘤与糖尿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双重</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打击</span>!如何保护自己?
01:03

肾恶性肿瘤与糖尿病双重打击!如何保护自己?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话题,那就是肾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共存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话题,更是关乎每个人健康生活的现实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肾恶性肿瘤。肾脏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过滤血液和生成尿液。肾恶性肿瘤,顾名思义,就是在肾脏内发生的恶性肿瘤。这类肿瘤可以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影响全身的代谢和排毒能力。 在我们的病例中,这位患者在急诊时因为脐周持续性绞痛以及伴随的恶心和呕吐而前来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包括CT扫描、心电图和一系列血液测试,我们确诊他患有肾恶性肿瘤。 而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从而导致各种短期和长期的并发症。而糖尿病和肾恶性肿瘤的共存,会让病情更加复杂,因为糖尿病本身就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损害,使得肾功能下降。而当肾脏本身已经存在恶性肿瘤时,这种双重打击对患者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复杂的病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治疗方案。在我们的病例中,患者接受了多项检查包括血细胞分析、各种电解质的测定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必要的药物比如盐酸哌替啶、托拉塞米以及阿奇霉素等,这些药物能帮助缓解症状,提供应急处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呵护健康从了解做起!,

叶云燕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慢性荨麻疹与玫瑰痤疮的双重打击!如何战胜这些顽疾?

慢性荨麻疹与玫瑰痤疮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双重</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打击</span>!如何战胜这些顽疾?

慢性荨麻疹与玫瑰痤疮的双重打击!如何战胜这些顽疾?当我们听到荨麻疹和痤疮这两个词汇,很多人会觉得这些问题只是“小毛病”,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痊愈。然而,对于患有慢性荨麻疹和玫瑰痤疮的患者来说,这些并不是简单的皮肤问题,而是长期影响生活质量的顽疾。今天,我们来了解这两种疾病的详细情况,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治疗和预防。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红色、发痒的风团,多数情况下发病持续时间超过六周。而玫瑰痤疮也是一种慢性皮肤问题,通常表现为面部潮红、红斑、丘疹、脓疱,严重的还可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这两种疾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有可能伴随患者终生,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什么是慢性荨麻疹和玫瑰痤疮?慢性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泄入皮肤引起的红肿风团和瘙痒。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包括自体免疫反应、感染、药物、食物、物理因素(如冷热、压力)等。对于一些患者,找到明确的致病因素是很困难的,这也是其治疗的难点之一。玫瑰痤疮,又称“酒糟鼻”,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影响面部中央的皮肤。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可能与遗传、免疫反应、螨虫感染、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玫瑰痤疮在外观上的表现令患者困扰不已,而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如阳光暴晒、温度变化、辛辣食物和酒精等)的诱发。检测与诊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必要时可以进行皮肤划痕试验、补体水平测定及自身抗体检测等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对于玫瑰痤疮,诊断则依赖于病史和典型的皮肤表现,如中面部红斑、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等。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存在自体免疫因素的比例较高(Schmetzer et al., 2017),而玫瑰痤疮的发病则与螨虫感染和皮肤微生物改变密切相关(Siver, 1996)。因此,明确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和机制对于有效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法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抗组胺药:如枸地氯雷他定片,每日一次,可以有效控制瘙痒和风团。 免疫抑制剂:对于严重病例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对于难治性病例有显著疗效(Maurer et al., 2013)。玫瑰痤疮的治疗多为长期过程,重在控制疾病的进展和防止复发: 抗生素:如四环素类药物,可有效减轻炎症。 局部治疗:常用的有甲硝唑凝胶和伊维菌素乳膏。 激光治疗:对于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的患者,脉冲染料激光是有效的治疗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预防措施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关键在于避免已知的诱因,如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的患者应避免接触这些物质,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穿着紧身衣物。此外,适当调节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减轻症状。玫瑰痤疮的预防则应着重于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在冬季,应保暖防寒,减少温差对皮肤的刺激。总的来说,慢性荨麻疹和玫瑰痤疮都需要长期的疾病管理和防护。患者要有积极的心态,遵循医嘱,及时就诊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未来展望:皮肤病治疗的新方向目前,生物制剂的使用在慢性荨麻疹和玫瑰痤疮的治疗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以奥马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外,针对玫瑰痤疮,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多新的治疗方法,包括益生菌疗法和基因治疗,这些新方法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当然,面对慢性皮肤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疾病,保持乐观情绪对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家属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引用文献 Schmetzer, O., Lakin, E., Toppe, C., Preusse, P., Freier, D., Church, M. K., Maurer, M. (2017). "IL-24 is a common and specific autoantigen of IgE in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40(3): 876-882. Siver, D. A. (1996). "Rosacea and Demodex".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34(4): 784-786. Maurer, M., Rosén, K., Hsieh, H. J., Saini, S., Grattan, C., Gimenéz-Arnau, A., ... Kaplan, A. (2013). "Omaliz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or spontaneous urticar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8(10): 924-935.

谢震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糖尿病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双重打击—如何应对?

糖尿病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双重</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打击</span>—如何应对?
01:41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糖尿病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最近接触到不少患者,他们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还合并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对健康的挑战更大,不过不用担心,今天我来帮大家理清楚该怎么应对。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糖尿病。简单来说,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引起的慢性疾病,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长期高血糖可损害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如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和神经。那么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呢?其实它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的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可能会引起胸痛、胸闷,甚至心梗。常见的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受损,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两种病的基础知识,我们来聊聊怎么管理这类病情。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控和控制血糖水平。这可以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法来实现。像阿卡波糖片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就是常见的降糖药物,它们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管理,药物治疗是首要的,比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它们可以帮助预防血栓,降低胆固醇。此外,还有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可以改善微循环,缓解心绞痛症状。当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以及保持规律的体力活动。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你必须定期复诊。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医生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应对任何变化。如果发现病情有明显变化,如胸痛加重、血糖波动剧烈,一定要及时到上级医院就诊。总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共同存在确实增加了管理难度,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来找我。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次再见!保持健康!

沈志高副主任医师|宝山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了解急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双重打击

——了解急性咽炎与慢性胃炎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双重</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打击</span>!
01:16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急性咽炎和慢性胃炎。最近有位66岁的女患者因为这两个问题来看门诊,她的经历给我们很好的提醒。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并学习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 首先,什么是急性咽炎?急性咽炎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嗓子发炎”,它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突发性、短期内反复发作的咽部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吞咽困难、有痰、发热等。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急性咽炎很容易找上门。 那么,慢性胃炎又是什么呢?慢性胃炎是一种长时间胃黏膜慢性炎症,引发因素很多,比如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酒、吸烟、心理压力大、药物刺激等。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些患者还可能会有轻微出血。 那么,如何预防急性咽炎和慢性胃炎呢?预防急性咽炎的关键在于避免感染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共用餐具、勤洗手,增强体质。对于慢性胃炎来说,预防的重点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相对缓解精神压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有类似的症状,记得及时就医,不要自己乱吃药,也不要拖延不治。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关注我们的频道,获取更多健康知识。我是你的医生,愿大家都能远离疾病,保持健康。下期见!

黄晓涵主治医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详情箭头
文章

中年男性请注意: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双重打击,如何应对?

中年男性请注意: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双重</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打击</span>,如何应对?

中年男性请注意: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双重打击,如何应对?你是否曾经历过剧烈的上腹部疼痛?你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可能不仅仅是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是现代中年男性中比较常见的两种肝胆疾病。尽管它们可能不会立刻危及生命,但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在四川省乐山市的一个中年男性患者中,我们发现他因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入住消化内科,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该患者还伴有双肾结石,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痛苦。通过对他的病例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其他类似患者提供一份详细而有益的自助指南。急性胰腺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以胰腺急性炎症为主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常突然发作,痛感极其剧烈。这种疼痛可能会扩散到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度自限性炎症到严重的胰腺组织坏死不等。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3-45例/10万人口,寒冷地区和高脂高糖饮食习惯的地区发病率更高【1】。本例患者由于其已有胰腺炎病史,且在生活中可能存在高脂饮食和酗酒习惯,这些都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脂肪肝:不容忽视的“隐形杀手”脂肪肝是一种因肝脏脂肪堆积过多引发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脂肪肝常常无明显症状,但在严重情况下,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脂肪肝的总体发病率约25%【2】。在本例患者中,脂肪肝与其急性胰腺炎交错出现,进一步加重了病情。这是因为脂肪肝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代谢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脂。治疗策略:多管齐下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禁食、给予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预防感染和止痛等措施。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能需要外科干预,如胰腺切除或引流术等,以防止胰腺坏死和感染的扩散【3】。脂肪肝的治疗则更多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结合。如减少饮酒、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影像学观察,以评估病情变化【4】。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降脂药物或胰岛素增敏剂以帮助控制病情。预防措施:未雨绸缪预防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饮食控制:避免高脂、高糖、高油食品,多吃新鲜蔬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2. 节制饮酒:长期大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重要诱因,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饮酒。3. 适度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提升机体免疫力。4. 定期体检:尤其是具有家族史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和胰腺的检查,以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生活习惯的改变不仅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家属的关心和鼓励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整个家庭的和谐。未来展望:精准医疗的曙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例如,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从而开发出更为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5】。对于患者来说,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恢复健康的关键。通过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急性胰腺炎和脂肪肝,重获健康的生活。家属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和支持患者,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是家属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全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参考文献 Regnier M, Polizzi A, Guerrin M,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pancreatit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7. Younossi ZM, Koenig AB, Abdelatif D,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Analytic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Outcomes. Hepatology. 2016 Johnson CD, Besselink MG, Carter R. Acute pancreatitis. BMJ. 2014.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 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Hepatol. 2016. Baillie J. Pancreatitis: Advances in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15.

黄小兰主治医师|犍为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