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55个
视频

身边的隐形杀手——脑膜瘤和前庭眩晕

身边的隐形杀手——脑膜瘤和<span style="color: #da4707">前庭</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眩晕</span>
02:48

大家好,我是您的神经外科医生。今天我们来聊聊大脑镰旁脑膜瘤和前庭性眩晕,这两个词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了解它们真的很重要。先说说大脑镰旁脑膜瘤。这个名字可能有点吓人,但其实脑膜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主要发生在脑膜上。镰旁就是指肿瘤的位置,在大脑的中央,有一块称为大脑镰的结构旁边,所以叫“大脑镰旁脑膜瘤”。那么,这种肿瘤怎么发现呢?有些患者是因为出现了头痛、癫痫发作或者视力减退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的。MRI和CT是目前最常见的检测方法,这两种影像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确诊和定位肿瘤。如果确诊了脑膜瘤,接下来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手术切除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完全切除肿瘤。而放射治疗则更适合那些无法手术的患者,或者手术后残留的肿瘤部分。再来聊聊前庭性眩晕。这种眩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内耳的前庭系统出了问题,导致患者感觉自己或周围的环境在旋转。常见原因包括内耳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前庭性眩晕的症状包括突发性的旋转感、恶心、呕吐,有些患者甚至无法站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幸运的是,前庭性眩晕大多数是可以通过药物和物理疗法得到缓解的。比如说,像倍他司汀这些药物能够帮助减少眩晕的症状,而前庭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功能。有些患者出现在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期间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护理,比如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也可以通过营养支持的方法,比如输注氨基酸和电解质,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对每一个患者来说,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或者家人有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健康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记得关注我们的频道,不错过任何一条重要的健康资讯。谢谢大家!

费帆主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前庭周围眩晕:从诊断到预防的一站式指南

<span style="color: #da4707">前庭</span>周围<span style="color: #da4707">性</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眩晕</span>:从诊断到预防的一站式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眩晕可能会让人感到措手不及。最近,有一位来自四川的患者出现了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症状,通过详细的医学检查,我们得到了相关的生化报告。报告显示,患者在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方面都有一些异常,这些异常指标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前庭周围性眩晕,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异常指标,并结合相关科学文献,探讨可能的疾病和预防措施。在生化报告中,血脂、血糖和肝功能的指标是重点关注的项目。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70-100mg/dL之间;正常的总胆固醇应小于20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小于1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应大于40mg/dL。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正常范围分别为0-40 U/L和0-35 U/L。如果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疾病及其解释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出现,常与多个因素相关。血脂水平异常可能预示着脂代谢紊乱,这会导致动脉硬化,使大脑供血不足,诱发眩晕。高血糖则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氧供,进一步加重眩晕症状。肝功能异常则反映出肝细胞受损,毒素代谢能力降低,这些毒素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加重眩晕症状。科学研究表明,高血脂和前庭周围性眩晕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根据某项研究,高血脂患者更容易出现前庭神经紊乱,导致晕动症状。血脂异常不仅引发眩晕,还可能带来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而肝功能异常,尤其是ALT和AST指标升高,则可能预示着肝脏炎症和损伤,影响全身健康。治疗方案对于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其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药物治疗则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药物以调节前庭功能,减轻眩晕症状。同时,若患者存在血脂或血糖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降脂药和降糖药。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预防措施预防前庭周围性眩晕,首先要从管理好血脂和血糖开始。对于有高血脂或高血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脂和血糖的监测,发现异常即时处理。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加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也能有效降低眩晕风险。平时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看书、玩手机等姿势,定期做一些颈部的活动来缓解肌肉紧张;此外,应减轻心理压力,因为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常常会加重眩晕症状。最重要的是,当出现长期、反复的眩晕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不要拖延。总的来说,前庭周围性眩晕虽然会对生活带来不适,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减轻其对生活的影响。希望大家通过本文能更多地了解前庭周围性眩晕,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引用文献王建民,《前庭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18年。李晓华,《高血脂与前庭神经功能关联研究》,《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9年。张丽,《肝功能异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国际肝病学杂志》,2020年。

潘越主治医师|高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