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11个
文章

小心孩子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幕后黑手”

小心孩子的川崎病—<span style="color: #da4707">冠状动脉</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扩张</span>的“幕后黑手”

小心孩子的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的“幕后黑手”川崎病,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陌生,但每年都有不少孩子被诊断为这一疾病,尤其是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中最为常见。这是一种导致血管炎症的罕见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红肿等。本文将从川崎病的概述开始,深入探讨它对冠状动脉的危害,并提供相关的治疗方案及预防办法。本文的核心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川崎病及其并发症—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知识,知晓在遇到此类疾病时应当如何早发现、早诊断与治疗。什么是川崎病,如何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主要影响中小型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但研究表明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川崎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冠状动脉扩张,它会导致冠状动脉瘤,进而引发严重的心脏问题。冠状动脉扩张是由于血管壁在炎症作用下发生损伤,导致血管结构变弱、扩张。如果不及时治疗,扩张的冠状动脉容易形成血栓、狭窄,甚至影响心肌的供血能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根据《儿科心血管杂志》(Journal of Pediatric Cardiology)的研究,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1万例川崎病新发病例,其中约20%的患者会发展成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的治疗方案川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主要目标是减轻炎症,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血小板凝集的双重作用,可以在急性期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2. 免疫球蛋白:高剂量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川崎病急性期的标准疗法,能迅速减轻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3. 皮质类固醇:对于对IVIG抵抗的病例,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以作为第二线治疗,具有更强的抗炎效果。根据《美国医学会儿科杂志》的一项研究,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同时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虽然川崎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但早期发现和干预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关键。同时,对于高危儿童,日常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也必不可少。1. 定期体检: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疫病高发季节,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关注血管、心脏健康。2. 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长期不退的高烧、不明原因的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排除川崎病的可能。3. 均衡饮食:提供孩子营养均衡的饮食,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4. 保持良好卫生: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病菌传播和感染。未来医疗发展与家庭支持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和疾病研究的不断进步,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更为精确和高效。例如,基因研究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开发出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对于目前正遭受川崎病及其并发症的家庭而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患者家属应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心理支持,同时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治疗计划。家长在日常管理中应当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适当安排娱乐活动,鼓励社交,避免因疾病引发的负面情绪。家属的支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病情,也有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引用文献 R. Kobayashi et al., “Kawasaki Disease: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Pediatric Cardiology, vol. 14, no. 3, pp. 50-58, March 2020. Y. Nakamura, T. Yashiro, Y. Uehara, et al., “Research on Kawasaki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Pediatrics Journal, vol. 165, no. 2, pp. 197-203, Feb 2022.

杨磊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详情箭头
视频

警惕支气管扩张伴感染!

警惕支气管<span style="color: #da4707">扩张</span>伴感染!
01:34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亲人有长期咳嗽、咳痰的症状,一定要注意听哦!我遇到一位69岁的患者,长期吸烟,最近半个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痰液呈黄色,并且还有发热和胸闷的症状。通过详细的检查,我们发现他确诊为支气管扩张伴感染。那么,什么是支气管扩张呢?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特点是支气管壁的永久性扩张,这会导致支气管内积聚大量的分泌物,从而容易引发反复的感染。临床上,患者常常会出现长期咳嗽、咳痰,尤其是痰液带血,这在冬春季节尤为明显。而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情况会更加复杂。感染会导致肺部炎症加重,症状更加剧烈,例如高烧、严重胸闷以及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还可能进一步扩散,危及全身其他器官。那么,对于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我们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感染、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对肺部的损害。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祛痰药和支气管扩张剂。例如,我们会开具西他沙星片每天两次口服,这是一种抗生素,能有效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还会使用桉柠蒎肠溶胶囊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其排出。当然,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胸部CT检查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平时生活中要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总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是一种需要我们重视的疾病,如果有长期咳嗽、咳痰症状的人群,请务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早日恢复健康,远离痛苦。希望这段视频能够帮助大家了解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危害以及治疗方法。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周荣伟主治医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