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47个
视频

宝宝肠胃问题一定要重视!

宝宝<span style="color: #da4707">肠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一定要重视!
01:34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孩子吃坏肚子后如何诊治?这是一个4岁孩子,因腹痛腹泻发热就诊,每天大便五到六次,黄色糊状,有粘液血丝,伴有脐周腹痛,这些提示细菌性肠道感染的可能。为确诊病情,我们进行了相关检查,粪检显示病毒阴性,但白细胞和吞噬细胞数量升高,隐血阳性,强烈提示细菌性肠道感染的可能。B超显示腹部淋巴结肿大,这是肠道感染的一个常见表现。确诊后,治疗方案主要是抗菌治疗和支持疗法。我们给这位小朋友口服头孢抗炎,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减轻腹泻和腹痛的症状。药物治疗同时,饮食调理同样重要。建议家长们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同时要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那如何预防呢?首先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确保饮用水干净;其次是勤洗手,避免受凉总结一下,细菌性肠道感染在儿童中很常见,但通过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快恢复。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若有异常需要及时就医,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细菌性肠道感染有更深入的了解。

夏海娇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腹泻和腹痛危险信号——你不能忽视的肠胃问题!

腹泻和腹痛危险信号——你不能忽视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肠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
02:04

腹泻和腹痛危险信号——你不能忽视的肠胃问题!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突然的腹泻和腹痛。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吃错东西或者是肠胃不适,会闹肚子,甚至感到腹痛难忍。今天我要介绍一个47岁男性患者的案例,希望通过他的病情,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类似的情况。 这位患者最近经历了突发性的腹泻和腹痛。具体来说,他在昨晚出现了水样便的腹泻,同时伴有腹痛。此外,三天前他还感到恶心呕吐。这些症状其实是肠胃疾病的常见表现,尤其是在饮食不当或感染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通过检查,他的身体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但他的症状提醒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肠胃健康引起重视。 那么,腹泻和腹痛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很多因素都可能引发这些症状,比如食物中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甚至是食物过敏。如果你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特别是有严重腹痛或持续腹泻时,这可能是某些急性病症的预警信号。 为了帮助这位患者,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测,比如镁、钙、无机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以及肝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这些检测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排查引发症状的潜在原因。结果显示,他的身体没有重大问题,但我们还是为他开了一些药物以缓解症状。 那么,当你遇到腹泻和腹痛时,该如何处理呢?首先,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关键,避免脱水。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尝试口服补液盐,帮助身体恢复电解质平衡。同时,避免高脂、高糖和辛辣食物,给肠胃一个缓冲和恢复的机会。如果症状持续或者加重,一定要尽快就医,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为你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我是你的医生,我们下次再见!,

王运兴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肠胃问题不可忽视的警报!

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span style="color: #da4707">肠胃</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问题</span>不可忽视的警报!

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肠胃问题不可忽视的警报!中年时期的体检,很多人可能会在报告中看到“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这两个名词。尽管不是癌症,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带您走进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的世界,了解它们的危害、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其实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并不少见。根据统计数据,慢性胃炎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而结肠息肉也开始逐渐年轻化,不再是老年人专属的“健康问题”。疾病危害解析慢性胃炎的危害:慢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通常由长期的胃黏膜受损引起。它可以由多种因素诱发,包括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慢性胃炎最显著的危害在于长期的胃黏膜炎症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胃溃疡,甚至胃癌。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结肠息肉的危害:结肠息肉是指结肠内壁上长出的突起物,虽然大多数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部分息肉可以癌变。据统计,大约2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恶变而来。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癌变的风险更高 [2]。如何治疗这些常见疾病?慢性胃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方面,常见的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以及抗生素(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方式的改变则涵盖了健康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和规律的作息。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除治疗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步骤。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3]。结肠息肉的治疗:结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内窥镜下的息肉切除术。对于体积较大或疑似恶性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切除息肉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定期的胃肠镜检查,监控可能的新生息肉或排除复发的风险。研究表明,早期发现和切除结肠息肉,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4]。预防:如何远离这些消化系统疾病?预防慢性胃炎的措施:首先,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其次,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如非甾体抗炎药。再次,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如果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预防结肠息肉的措施:预防结肠息肉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丰富饮食中的纤维素,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适量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和肠道健康。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群体,更需要定期的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展望未来: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和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慢性胃炎和结肠息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组学的方法,更早期、更准确地发现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特定基因突变与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明确关联 [5]。在治疗技术方面,微创手术和内镜下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手术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新的药物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如靶向治疗药物正在成为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一大热点。总的来说,无论是慢性胃炎还是结肠息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关键。患者在面对这些疾病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Correa, P. (2013).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ic carcinogenesi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37(2), 303-307. Winawer, S.J., Zauber, A.G., Fletcher, R.H., Stillman, J.S., O'Brien, M.J., Levin, B., Smith, R.A., Lieberman, D.A., Burt, R.W., Levin, T.R. (2006). Guidelines for colonoscopy surveillance after polypectomy: a consensus update by the US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n Colorectal Cancer and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astroenterology, 130(6), 1872-1885. Fischbach, W. (2004).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328(7444), 1417-1419. Stryker, S.J., Wolff, B.G., Culp, C.E., Libbe, S.D., Ilstrup, D.M., MacCarty, R.L. (1987). Natural history of untreated colonic polyps. Gastroenterology, 93(5), 1009-1015. Nguyen, L.H., Goel, A., Chung, D.C. (2020). Pathways of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Gastroenterology, 158(2), 291-302.

罗永强主治医师|安岳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肠胃一出事,别大意!急性肠胃炎与感冒如何分辨?

<span style="color: #da4707">肠胃</span>一出事,别大意!急性<span style="color: #da4707">肠胃</span>炎与感冒如何分辨?
02:37

大家好,我是医生,今天要和你们聊聊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疾病——急性肠胃炎,还有一个容易让人混淆的小伙伴,就是胃肠型感冒。听起来差不多,但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别急,咱们慢慢说清楚。 急性肠胃炎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肠胃因为受到了病毒、细菌或者饮食上的刺激出现了急性的炎症反应。肠胃炎的特点是来得快,而且症状表现特别集中,比如腹痛、呕吐、腹泻,有时候还会伴有发热。得了急性肠胃炎的人,多多少少能感受到肠胃的“抗议”,可能前一天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或者吃了太多辛辣、生冷的东西。 那胃肠型感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它是一种感冒,但它“比较特别”。为什么特别呢?因为它的病毒不安分,不仅攻击我们的呼吸道,还会对胃肠道造成影响,导致腹痛、呕吐、拉肚子这些症状。所以它看起来和急性肠胃炎非常像,但其实起因是感冒病毒,和肠胃炎的病因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病人去看病时,会告诉医生“我感觉自己肠胃不舒服但又像感冒了”。很多人会问,这两种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太紧张,但也不能忽视。轻度患者通过调整饮食,比如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东西,很快就能恢复。但如果症状特别严重,比如呕吐得很频繁、脱水,或者腹痛越来越剧烈,真心建议马上就医,可能需要输液、药物干预等治疗。 最后,来聊聊预防。如果是急性肠胃炎,记住勤洗手,保证饮食卫生,这点尤为重要。如果是胃肠型感冒,免不了要做好感冒的防护了,比如带口罩、远离感冒患者,增强体质。保持好生活习惯,我们就能远离这些疾病。 了解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急性肠胃炎和胃肠型感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记住,身体有不适情况,听它的“呼声”,不要拖延。如果你的症状有疑似,建议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来帮你判断。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吃得开心,更能吃得健康。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也欢迎点赞和分享,咱们下次再见!

费凡主治医师|泰州市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胃炎:当心肠胃“杀手”

胃炎:当心<span style="color: #da4707">肠胃</span>“杀手”

胃炎:当心肠胃“杀手”通过检查报告,我们可以得知一名50岁男性病患经过消化内科的详细检查,诊断为胃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等症状。为了帮助各位读者深入了解胃炎,我们将结合报告内容,详细讲解胃炎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成因、危害、治疗和预防方法。根据检查结果,病患的生化指标显示胃部存在炎症反应,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损伤等。此外,病患还需进行肌酐、全血细胞分析、CRP组合、肌酸激酶和肝酶五项等辅助检查,这是为了全面评估胃部炎症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通常,这些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应在以下标准内:肌酐男性(62-106umol/L)、全血细胞分析白细胞(4.0-10.0×10^9/L)、CRP(小于8mg/L)、肌酸激酶(男性38-174IU/L)、肝酶(谷丙转氨酶0-40U/L,谷草转氨酶0-40U/L)。胃炎的可能疾病原因胃炎是由于胃黏膜受到损伤和炎症而引起的疾病。可能的致病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饮酒、嗜辣食物等)、吸烟、精神压力和胃酸分泌过多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这种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屏障,导致胃酸对胃壁的侵袭,从而引发炎症反应。胃炎的危害不可小觑,若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溃疡、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证实,长期胃炎若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加大胃癌的发病几率。此外,胃炎导致的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胃炎的治疗方案对于胃炎的治疗,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方案。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是关键,通常采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周期。其次,若是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炎,需要停用该类药物,并采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等。此外,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要避免过度饮酒、辛辣食物,戒烟,并注意规律饮食和避免过度劳累。胃炎的预防措施预防胃炎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尤其中高年龄段的人群和有家族史者尤需注意。首先,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预防胃炎的基础,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咖啡因、浓茶等。其次,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此外,经常进行适量的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戒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胃黏膜和影响胃部的血液循环,加重胃炎症状。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和胃镜检查很有必要,能够早期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精神压力是胃炎的重要诱因之一,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缓解压力,如通过瑜伽、冥想和听音乐等方式,保持身心放松。存在慢性病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避免对胃部造成额外的负担。通过对胃炎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胃炎是一个常见但不容忽视的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关注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胃部问题。当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该积极就医,避免拖延。最后,祝愿所有读者身体健康,远离胃炎困扰。

邱宏毅住院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