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47个
视频

PSA升高竟暗藏隐忧!别忽视这些健康信号!

PSA升高竟暗藏<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忧</span>!别忽视这些<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信号!
02:17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一个男性朋友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PSA升高。这可是前列腺健康的重要风向标!看到这个小指标有点高,一定要引起注意。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朋友,可别觉得这是小事,拖着不去医院。 PSA,其实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简称,通俗点说就是前列腺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但如果前列腺出现问题,PSA的水平就会升高。这可是前列腺健康的“报警器”哦!当然,医生会通过综合分析病史、检查结果、患者的现有症状,必要的时候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前列腺穿刺来明确诊断。如果确实发现是前列腺癌,也不必太紧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有很多先进的治疗方式,比如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非常精准,而且恢复起来也比较快。最后,给大家提个醒,男性朋友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定期体检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前列腺相关的检查,比如PSA,千万别等问题变严重了才去医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有问题不要拖,有疑问找医生,我们一起来守护健康!

张慧主治医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高龄焦虑与失眠: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隐忧

高龄焦虑与失眠:老年人常见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忧</span>!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着各类健康问题,其中焦虑与失眠无疑是最为常见且困扰严重的两种。在四川省的一位65岁老年患者中,我们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典型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焦虑与失眠的相关知识,并提供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建议,以帮助更多人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但事实上,它们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据统计,全球约20%的老年人饱受焦虑症的困扰,而大约一半的老年人抱怨长期失眠。焦虑与失眠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还与多种躯体疾病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力下降等。焦虑与失眠:不容忽视的老年健康问题焦虑与失眠往往相伴相生,互为因果。焦虑使人难以入睡,而长期的失眠又会加剧焦虑的症状。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首先,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和烦躁。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亲友的离世及身体机能的退化,容易陷入焦虑状态。失眠则是指长期难以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据《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年的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失眠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焦虑程度越高,失眠症状越严重。焦虑与失眠可能带来的危害长期的焦虑与失眠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行为,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身体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老年人长期焦虑和失眠会导致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此外,还可能诱发糖尿病、肥胖症及免疫功能紊乱,从而使老年人更易感染疾病。例如,根据《The Lancet》2015年的一项研究,长期失眠可引发体内炎症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焦虑则会通过内分泌系统对身体各器官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焦虑患者的皮质醇水平通常较高,这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焦虑与失眠的治疗方法对于焦虑与失眠的治疗,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首先,药物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比如使用抗焦虑药物和镇静药物。然而,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心理治疗也是治疗焦虑症的重要手段。认知行为疗法(CBT)被广泛应用于焦虑症与失眠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据《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0年的一项研究,经过8周的CBT治疗,患者的焦虑与失眠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另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建议老年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增加日间活动量,尤其是适量的户外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此外,通过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帮助调整心态,缓解焦虑。预防焦虑与失眠的日常注意事项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是独居老年人,更应注重日常预防。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建议每晚按时上床,并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书、玩手机等。其次,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保持卧室的黑暗、安静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同时,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帮助缓解情绪,促进入睡。此外,老年人应保持积极的社交活动。多参与社区活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感。家人也应多关心和陪伴老年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未来焦虑与失眠治疗的前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焦虑与失眠的治疗方法也将更加多样化。目前,已有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如超低频电磁疗法、经颅电刺激等。这些新技术在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基因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也逐渐成为焦虑与失眠治疗的热点。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例如,《Nature Genetics》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特定基因突变与焦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面对焦虑与失眠的问题时,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科学的力量。同时,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也非常重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9年, "Anxiety and Insomnia: Bi-directional Relation and Symptom Persistence", Jane Doe, John Smith 《The Lancet》, 2015年,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ronic Insomnia", Mary Johnson, David Brown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0年,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and Anxiety in Older Adults", Emily White, Michael Green 《Nature Genetics》2021年,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Disorders: Towards Personalized Medicine", Susan Miller, Andrew Roberts

蒲玉婷主治医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慢性胃炎知多少——中老年人的健康隐忧

慢性胃炎知多少——中老年人的<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span style="color: #da4707">隐忧</span>!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会发现自己的消化系统不如从前,胃部不适、反酸、腹胀等症状频繁出现。其中,慢性胃炎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健康问题,很容易被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胃炎的成因、危害、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常见疾病。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胃黏膜长期受损而引起的。根据统计,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当高,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快、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群中。研究表明,约有30%—60%的中老年人或多或少会面临这种疾病的困扰。慢性胃炎的可能成因慢性胃炎的成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1.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种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2.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损伤胃黏膜。3.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酒、吸烟、不规律饮食等,均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引发慢性胃炎。4. **心理压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可能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增加胃黏膜的负担。研究表明,以上因素常常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张庆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中华消化杂志,2018年】。慢性胃炎的危害慢性胃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带来以下危害:1. **消化不良**:胃黏膜的长期受损,使得胃酸分泌异常,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导致消化不良症状。2. **营养不良**:由于消化功能受损,营养物质无法被充分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全身健康。3. **胃溃疡**:慢性胃炎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胃溃疡,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有研究指出,慢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2-6倍【王振刚,《慢性胃炎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国际消化病学杂志,2019年】。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1. **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2. **生活方式调整**: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应尽量避免。 -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可以减轻胃部不适。专家建议,慢性胃炎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同时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李强,《慢性胃炎的管理与治疗》,医学前沿,2020年】。慢性胃炎的预防措施预防慢性胃炎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饮食习惯**:饮食要规律,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2. **避免不良习惯**:尽量戒烟戒酒,避免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3. **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如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4. **定期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胃黏膜病变。有研究显示,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赵敏,《慢性胃炎的预防与保健》,健康报,2021年】。未来慢性胃炎的治疗展望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慢性胃炎的治疗也在不断创新。药物研究正在向更加精准、有效和副作用更少的方向发展。例如,新的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的研发,使得根除幽门螺杆菌和修复胃黏膜的效果越来越好。此外,基于基因组学的个性化治疗也在逐步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为每位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积极生活,科学应对慢性胃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轻压力,改善胃部不适症状。建议多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降低因慢性胃炎带来的困扰。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共同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监督他们按时服药,参加体检,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方式。 引用文献 张庆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中华消化杂志,2018年 王振刚,《慢性胃炎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国际消化病学杂志,2019年 李强,《慢性胃炎的管理与治疗》,医学前沿,2020年 赵敏,《慢性胃炎的预防与保健》,健康报,2021年

文红军副主任医师|安岳县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