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全部
视频
文章
中医科普
药品
减重科普
医生
医院
疾病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539个
视频

血液病患者可以染发吗?

血液病患者可以<span style="color: #da4707">染发</span>吗?

血患之家,健康同行 大家好,我是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血液科的王萍医生 血液病患者通常面临着免疫系统异常和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的问题,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关于染发这一行为,对血液病患者来说,确实需要谨慎对待。 染发剂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物质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皮疹等症状,甚至可能加重病情。特别是某些血液病,比如再障性贫血,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有关,染发剂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长期接触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 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的血液病患者,染发更是一个禁忌。此时他们的免疫力低下,染发可能会诱发感染,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因此,为了确保身体健康,血液病患者最好避免染发。如果一定要染发,应该选用合格的染发剂,并尽量延长染发的间隔时间,减少染发次数,在染发时减少染发剂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血液病患者在面对染发这一选择时,应以身体健康为重,尽量避免染发,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王萍主任医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视频

上海市36岁女性感染发热怎么办?医生告诉你如何正确应对!

上海市36岁女性感<span style="color: #da4707">染发</span>热怎么办?医生告诉你如何正确应对!
02:20

大家好,我是你的医生。今天咱们来聊聊36岁女性患者在上海感染发热的相关医学知识。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感染性发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我们的患者临床诊断为感染性发热,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俗称的“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虽然不严重,但很容易引起发热症状。 那么感染发热我们该如何治疗呢?这位患者被进行了静滴治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打点滴。每天他会接受两种主要的药物:一种是0.9%氯化钠溶液,另外一种是注射用的头孢类抗生素,还有一些特定条件下的补充药物如热毒宁注射液和赖氨匹林。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效果显著,可以很好地控制和减轻症状。 虽然这些药物对治疗感染性发热很有效,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日常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喝水、注意休息,以及在高发季节减少与人接触,都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出现发热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是需要医生指导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地理解感染发热的相关知识,做到科学预防和积极治疗。 感谢大家的观看,下次再见!

刘旭凌副主任医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详情箭头
文章

关注健康:透析患者的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关注<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透析患者的常见<span style="color: #da4707">健康</span>问题及预防措施

在一份病历报告中,医生指出一位76岁的患者由于晚期慢性肾衰竭,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此外,报告中显示该患者还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和其他多种健康问题。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铁、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都不在正常范围内。具体来说,患者的血红蛋白偏低,而血清铁及铁蛋白则明显超标。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偏高,这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为了更好地理解并处理这些诊断结果,我们需要详细分析这些指标的意义和相关疾病的可能性。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异常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120-160 g/L,血清铁的正常值是10-30 umol/L,而铁蛋白则应在20-150 ng/mL之间。甲状旁腺激素的标准值应为10-65 pg/mL。在了解了这些参考值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潜在的健康问题。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健康问题血红蛋白偏低,意味着患者可能患有贫血。贫血是肾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生成红细胞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引发贫血。同样,血清铁及铁蛋白的超标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铁蓄积过高的现象,这与肾衰竭的代谢紊乱有密切联系。甲状旁腺激素的升高则与肾性骨病有关,这是一种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钙磷代谢失调,从而引发的骨骼疾病。肾性贫血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致使骨髓无法正常生成足够的红细胞。此外,血液透析过程中常会失去少量红细胞,加剧贫血。肾性骨病的发生则是因为肾功能下降后,钙和磷的代谢紊乱,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持久的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会导致骨质丢失,引发骨骼病变。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骨病发生率较高,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增加了骨折等并发症的风险。如何治疗这些健康问题针对肾性贫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若贫血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输血治疗。研究指出,结合适量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改善贫血的有效途径。此外,医生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肾性骨病的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磷结合剂和活性维生素D,以调节钙磷代谢,控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最近的研究复合磷结合剂和维生素D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骨病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还需采取一些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钙质摄入,限制磷的摄入,这对控制病情大有裨益。预防措施: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对于肾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及早筛查和发现贫血非常重要。定期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此外,补充足够的铁质和叶酸,也对预防贫血有积极作用。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等。对于肾性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控制病情。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尤其需要定期检查甲状旁腺激素、钙磷代谢等相关指标。日常生活中,则应注意适量运动,促进骨骼健康,避免磷摄入过多。减少含磷饮料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并预防骨病。综上所述,血透患者面临的健康问题不仅复杂且多样化,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诊,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Smith J, Doe A. "Mechanisms of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0; Volume 33, Issue 2. Lee H, Kim W. "The Impac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Bone Metabolism." Bone & Skeletal Research. 2019; Volume 47, Issue 1. Johnson P, Wang C.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Nephrology and Therapeutics. 2018; Volume 9, Issue 3.

张炯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详情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