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胸椎结核

胸椎结核

就诊科室:
传染科感染科骨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胸椎结核(thoracic vertebral tuberculosis)是由其他部位的原发结核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至胸椎所引起的结核病。脊柱结核占所有骨与关节结核的50%,其中以胸椎最为常见,约占40%~50%。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脊柱疼痛,并呈慢性疾病的表现,如体重减轻、全身乏力以及间歇热等。胸椎结核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作为定性诊断时只能起辅助作用,病理检查才是金标准。
病因
总述
胸椎结核感染通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但是任何种类的结核分枝杆菌都有可能引起该疾病,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至胸椎导致本病的发生。
症状
总述
胸椎结核除具有典型的结核全身症状外,腰背痛和局限性后凸畸形(驼背)是最早的症状和体征,另外胸椎结核易形成广泛的椎旁脓肿及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

除低热、盗汗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外,常伴有肋间神经痛。若脊髓受压时可出现截瘫症状。

2、局部症状

(1)疼痛:胸背部钝痛,咳嗽和全身振动时加剧。

(2)脊柱畸形:最常见的是后凸畸形,为角形后凸多见。

(3)寒性脓肿:背部两侧可出现脓肿,如果病变在下胸段,腰三角和腰大肌处也可有脓肿出现。

(4)脊髓受压现象:胸椎结核使脊髓和神经受压较常见。

伴随症状
胸椎结核多由肺结核传变而来,合并有肺结核的患者可有相应症状。

1、咳嗽、咳痰

咳嗽多伴有咳痰,痰多为白色黏液痰,当混合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可出现脓痰。

2、咯血

一般为痰中带血,也可中等或大量咯血。

3、胸痛

多呈持续性,部位较固定,深呼吸或大声说笑、咳嗽时胸痛加剧,提示胸膜受到结核病灶侵袭;如疼痛部位呈游走性,且与呼吸、咳嗽无关,提示疼痛与神经反射有关。

4、呼吸困难

气短、呼吸费力,尤其是体力活动后明显。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背部疼痛、全身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核抗原及抗体、血常规、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会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

1、医生会首先观察患者姿势,本病患者可出现站立或走路时喜欢尽量将头及躯干后仰,以减轻体重对受累椎体的压力。

2、检查是否有背僵,背僵是最早、最基本的阳性体征之一。

3、可见拾物试验阳性,即医生抛一物体在地上,让患者弯腰取物,而患者拾物时常是保持腰背不动,先屈膝屈髋,下蹲伸手拾物。

4、患者背部脊椎处可有压痛及叩击痛。

5、结核后期常出现脊柱畸形,较大的寒性脓肿可触及波动感。

实验室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沉降率主要用于间接检测人体炎症反应情况,但缺乏特异性。胸椎结核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可明显增快(>100mm/h),对处于活动期的胸椎结核变化较敏感,可用来判断病变程度。

2、结核菌素试验(PPD)

使用5结核菌素单位(0.1ml)进行皮内注射,一般在前臂进行,在48~72小时后观察出现的风团或红斑的情况。结核菌素试验在胸椎结核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4%~95%,儿童结果阳性的意义要大于成人。

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可取患者痰液或脓肿的脓液进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所需时间为2~4周,敏感性只有50%。而若要诊断为阴性,则培养时间需延长至4~8周。

4、分子生物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或RNA,特异性高达98%,敏感性为85%,阳性预测值为95%,阴性预测值为93%。该检测方法优点为所需时间短、准确性高。

5、结核抗原及抗体检测

结核抗原和抗体检测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来测定痰或血标本中是否存在结核抗原或抗体,但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极大,对于诊断只能作为参考。

6、血常规

本病患者一般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可存在轻度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部分可见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压积明显增加。这些异常参数值可为胸椎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胸椎结核不可缺少的一项手段,可用来确定结核病灶部位、侵犯范围、有无死骨及脓肿等一般情况,但对于早期病变的诊断作用有限。

2、CT检查

CT检查对于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椎体塌陷和周围脓肿的显像优于X线平片,能较早发现骨骼的细微改变。CT扫描对于显示病变范围、微小钙化灶、形成的窦道及椎管狭窄程度方面也较X线有优势,从而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脊椎整体破坏情况。

3、MRI检查

MRI检查是不可缺少的常规影像学检查,可用来评估有无椎间隙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是最有效的评价软组织侵犯范围、结核病灶范围及神经压迫情况的检查手段,但价格较昂贵。

4、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由于无法穿透骨质结构,从而使胸椎结核的诊断受到限制。但仍可以用来探查深部冷脓肿的位置和大小,也可用来探查深部冷脓肿病变的病理过程。超声检查具有安全、价廉、无创、简便等优点。
鉴别
1、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包括原发性良恶性脊柱肿瘤、脊柱转移瘤、淋巴瘤等,以脊柱转移瘤为主。多见于老年人,转移瘤常有原发肿瘤病灶。临床表现为疼痛逐日加重并伴有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脊柱转移瘤与胸椎结核均可出现背部疼痛及骨质破坏,但脊柱转移瘤病灶累及多个椎体,呈跳跃性骨质破坏,而脊柱结核主要呈连续性骨质破坏。脊柱转移瘤病灶内无死骨,而脊柱结核病灶内可见死骨。

2、脊柱骨髓瘤

脊柱骨髓瘤起源于骨髓,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为常见的脊柱原发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表现为广泛的骨质疏松及破坏,可伴有椎体塌陷及压缩骨折,但椎间隙多数正常。脊柱骨髓瘤与胸椎结核均可见骨质破坏,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性,很难作出定性诊断,需密切结合其他部位的影像征象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无法定性诊断的病变需尽早行活组织病理检查。

3、化脓性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分为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椎间隙炎。化脓性椎间隙炎与脊柱结核发病部位相同,但化脓性椎间隙炎既往多有外伤史或有脊椎手术史,受累的椎体及椎旁脓肿范围均少于脊柱结核,血培养多可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胸椎结核培养出的为结核分枝杆菌。
并发症
对于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因常伴有骨质疏松和一定程度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容易引起胸椎的压缩性骨折,背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可以通过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1、预防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肺结核可通过飞沫传播,日常要尽量避免与结核患者的近距离接触,接触时注意佩戴口罩,家中有结核病患者时要注意将生活物品分开使用,并及时消毒,预防结核杆菌的感染。

2、积极治疗原发结核病

积极治疗肺结核等其他部位原发结核病,防止通过血液、淋巴或直接扩散至胸椎引起本病。

相关疫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但主要针对正常新生儿,成人注射该疫苗效果较差。
治疗
治疗原则
胸椎结核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感染、防止神经损害及脊柱畸形的发生,并及时对症处理。同其他肺外结核一样,胸椎结核的治疗不能单纯依靠手术或单一方法,必须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般治疗
1、支持治疗

因为胸椎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大多有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所以全身情况的好坏与疾病的转归有着密切联系。对于营养状况差的患者,应注意膳食中多补充蛋白、热量及纤维素。尽量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并经常接受充足的日晒和新鲜的空气。对于全身情况较差或行动不便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2、局部制动

局部制动即患者有意识地控制或借助一些器具来限制患处的活动。局部制动是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适当的局部制动不仅可以保护病变部位免受进一步损害,预防或避免畸形加重,也可以减少因脊柱运动引起的局部疼痛和脊椎旁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同时还能防止病变进一步蔓延,减少体力消耗。更重要的是,通过局部制动和佩戴支具,可以为脊柱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力学环境,有助于疾病的治愈和恢复。

药物治疗
因胸椎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不管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抗结核化疗都是胸椎结核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抗结核化疗一线用药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等。

相关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

手术治疗
尽管抗痨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证实是有效的,但患者往往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或驼背畸形,通常需要结合手术来治疗。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完整清除病灶,解除脊髓神经压迫,预防或改善驼背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尽管在选择手术方式方面存在争议,但彻底病灶清除与脊柱稳定性重构的重要意义被广大术者所共识。

1、胸腔镜辅助下胸椎结核前路手术

在胸壁做小孔,借助胸腔镜进行病灶清除、除肿引流及内固定重建。

2、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术

以病椎为中心,距棘突中心旁5~6cm处做一弧形切口,逐层切开肌肉,暴露肋骨头并取出,吸尽椎旁脓液,彻底清除病灶后逐层缝合。

3、经胸廓内胸膜外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根据胸椎病灶的位置选择切口,显露肩胛三角区,显露肋骨,剥离胸膜,牵开胸腔,试行脓肿穿刺,余同肋骨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术。

4、经胸病灶清除术

采取胸部后外侧切口,选择椎旁脓肿较大、椎体破坏严重、椎旁脓肿穿入肺或胸腔者为手术侧,充分清除病灶,进行脓肿引流,当椎体破坏严重影响到脊柱稳定性时,需进行椎间植骨融合。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胸椎结核属于“骨痨”、“附骨疽”、“流痰”、“阴疽”范畴。治法以温肾壮阳、益气健脾、滋阴养血、扶正祛邪、抗结核为主。疾病初起应养肝肾、补气血、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等,药方用阳和汤或大防风汤加减,还可加入抗结核中药。中期以扶正脱毒、补益气血、化瘀消肿为主,药方用托里散或托里透脓汤等加减。后期以补益气血、滋阴补肾、阴阳双补为主,药方用人参养荣汤或先天大造丸加减。

治疗周期
抗结核药物治疗主要分为标准化疗和短程化疗,标准化疗通常为18个月,短程化疗为6~9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间、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饮食
饮食调理
胸椎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加强营养支持对手术的耐受及疾病的恢复都至关重要。患者在配合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科学的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类、豆类、鱼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其色、香、味、形等,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保证养分的供给和吸收。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