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退行性病变

就诊科室:
骨外科骨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腰椎退行性病变(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是指腰椎以及周围组织老化或退化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症状与病情有关,常表现为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等,部分患者也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发病与机械压迫、损伤、炎性反应、组织变化等因素有关。腰椎退行性病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理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病因
总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脊柱自然进入退变的过程,各组织发生老化。通常可分为椎间盘蜕变、关节突关节退变、韧带结构退变和肌肉组织退变。

当腰椎随年龄发生退变的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对退变过程产生影响,导致退变情况加重。常见的原因有机械压迫、损伤、炎性反应等。

基本病因
1、椎体退变

椎体包括大量骨组织。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量流失,当活动超过椎体的负荷时,容易发生椎体骨折。同时随着骨量的丢失,椎体终板会逐渐凹陷,椎间隙变窄,可能压迫神经导致相应症状出现。

2、椎间盘退变

年龄增长、异常的机械负荷、营养代谢异常、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高、炎症介质参与、细胞凋亡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脊柱功能单位的负载活动中心,椎间盘退变会导致应力分布异常,可引起椎间隙狭窄、运动节段失稳、小关节退变、椎间孔狭窄,进而引起神经卡压和刺激,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症状。

3、关节突关节退变

表现为关节面的破坏、关节突增生、关节囊钙化以及相邻黄韧带的肥厚等。关节突关节参与腰椎的运动,还参与了神经根管的管壁结构。关节突关节退变会导致关节运动范围缩小甚至僵硬,引起神经根受压,导致相应症状出现。

4、韧带退变

韧带能提供脊柱内在稳定,又可以限制脊柱的过度活动。韧带可发生弹性蛋白增加,导致韧带抗拉力降低、韧带薄弱。老化的韧带还常发生肥厚或是向椎管内膨出,导致椎管狭窄,引起症状出现。

5、肌肉退变

有维持脊柱稳定和运动的作用。当肌肉发生退变时,原有的维持脊柱稳定的各种力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会引起脊柱发生后凸畸形的情况。

危险因素
1、超重。

2、长期从事久坐、久站或是腰部发力的职业。
症状
总述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常见的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会影响患者行走和腰部活动。重症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

典型症状
1、腰痛

是大多数患有本病的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的腰痛会随长时间站立或腰部发力而加重,平卧时可减轻。

2、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多为逐渐发生。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放射至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部。咳嗽、喷嚏和排便等一系列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患者为了减轻坐骨神经受压所承受的张力而取弯腰、屈髋、屈膝位,以减轻疼痛。

3、肢体麻木

当患者出现椎间盘突出,刺激了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会引起肢体麻木而不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区按受累神经区域皮节分布。

4、间歇性跛行

病人行走时,随着距离的增多而出现腰背痛或患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取蹲位或坐位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缓解,再行走症状又复出现,称为间歇性跛行。

5、马尾综合征

少数情况下,椎间盘组织会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出现尿潴留和假性尿失禁。

6、腰部活动受限

当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时,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

并发症
1、腰椎侧凸

长期有腰椎间盘突出或是其他腰椎组织退变的患者,疼痛会导致站姿或坐姿不正确,导致出现腰椎侧凸。

2、肌肉无力、萎缩、瘫痪

如果患者神经根严重受压,会导致神经麻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瘫痪。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腰痛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然后进行X线、CT、MRI检查,进一步确定病情。

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外观,查看有无明显的畸形或是体态异常,观察脊柱形态是否有肉眼可见异常,初步测量脊柱是否发生弯曲。然后检查患者背部,检查哪些位置可出现压痛,触摸有无异常突起等。还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了解哪些位置的感觉、反射出现异常,初步判断可能的受损部位。

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能较好的显示脊柱的形态以及局部改变,检查患者可能存在的腰椎结构改变。

2、CT

医生通过CT检查可较好地了解患者腰椎及椎管的情况,检查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结构,寻找可能的发病原因。CT的三维重建还能帮助医生详细的了解局部结构,为手术提供支持。

3、MRI检查

可较好的显示患者腰椎退行性病变出现的位置以及程度,还可了解硬膜囊及马尾神经受压情况。
鉴别
并发症
1、腰椎侧凸

长期有腰椎间盘突出或是其他腰椎组织退变的患者,疼痛会导致站姿或坐姿不正确,导致出现腰椎侧凸。

2、肌肉无力、萎缩、瘫痪

如果患者神经根严重受压,会导致神经麻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最终发展为瘫痪
预防
预防措施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1、注意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强度,增加腰部稳定性。

2、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避免不良姿势引起的腰部负担过重。

3、合理使用腰部,尤其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避免腰椎的劳损。

4、保持正常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5、出现腰部的外伤或是不适应及时就医。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式。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没有明显的组织损害,可以暂不处理,定期复查即可。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部分患者病情重、组织损害明显,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

及时的休息可以减少腰椎的负担,避免疾病恶化,但要避免长期的卧床休息,不利于功能恢复。

2、避免腰部外伤、重负荷及剧烈运动

有助于防止病变发展。

3、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训练

对增加腰椎的稳定性以及促进肌力恢复有重要作用。应遵医嘱进行相应的训练,患者应避免自行盲目训练。

4、腰部支架或腰围

具有腰部保护作用,可不同程度减小腰部负荷,减轻患者症状。

5、其他

可采取腰部理疗、按摩等,但一般不主张进行推拿。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消炎、止痛功能,能缓解患者症状,有利于身体恢复。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肌肉松弛药

伴有肌肉痉挛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类药,如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等。

3、营养神经药物

维生素B、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以加速缓解疼痛。但由于其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除非疼痛严重或持续,否则不建议使用。

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氟吡汀、替扎尼定、维生素B、甲钴胺、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功能受影响、其他治疗无效以及存在明显组织损害的患者,当患者身体情况允许时,应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相应的病因,缓解患者症状。

1、开放手术

医生通过腰背部的切口,找到发生异常的区域,通过手术修复异常的结构,解除压迫等,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医生可直观的观察各组织情况,方便手术的进行,但创伤较大,患者需要恢复的时间较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比如棘突间融合撑开固定术等。

2、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也可用于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但有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能,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医院情况酌情选择。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有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建议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2、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

3、多吃优质蛋白质。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4、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油炸辣蚕豆等。

2、避免油腻、熏烤、腌制的食物。

3、不宜喝浓咖啡、烈酒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