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乳房肉瘤

乳房肉瘤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乳房肉瘤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包括中胚叶结缔组织来源的间质肉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和淋巴肉瘤等。另外还有一种不同于一般肉瘤的肿瘤,是以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细胞的间质成分组成,因其个体标本上常出现裂隙因而称作分p1状肿瘤,按其间质成分、细胞分化的程度可分为良性及恶性。良性者称为分叶状纤维腺瘤; 恶性者称作叶状囊肉瘤,其上皮成分可表现为良性增生,而间质成分则有明量核分裂及异形性。

病因

  1、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增高引起本病。最主要临床表现就是乳腺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多单发,亦有多发者,瘤体多成圆形或卵圆形,直径可达1—3cm,偶有巨大者,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触之有滑动感,溜体无痛感。

  2、结婚、生育及哺乳:临床上发现独身妇女患乳腺肿瘤较已婚妇女为多,婚后从未生育者其乳腺肿瘤发生率较已生育者亦高,而生育后从未哺乳者或哺乳不正常者的发生率比正常哺乳者高。所以结婚、生育及哺乳与乳腺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这是乳腺肉瘤的原因之一。

  3、卵巢功能: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这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这是乳腺肉瘤的原因之一。

症状

  常见症状:乳房肿块、乳房肿胀

  1. 生长规律多为一小肿块,长期缓慢增长,而突然有迅速增大;

  2. 发病年龄与乳腺癌大致相似;

  3. 乳头不回缩不溢液;

  4. 表皮因肿瘤迅速增大,而呈现紧张,发亮、微红色,且有静脉怒张,时常见到乳房与肿瘤一起下垂,若肿瘤过度下垂时,可使乳房皮肤水肿。但一般不发生粘连与“桔皮样变”,肿瘤晚期可破溃呈翻花状;

  5. 局部肿瘤可表现很大,但多局限一处,境界明显,呈中等硬度或似橡胶样硬,但也可有软化二柔软者。

检查

  检查项目:B超

乳腺外科常规检查、病理检查。

鉴别

  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乳腺局部表现,也可以是乳腺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全身恶性淋巴瘤的乳腺表现,除局部肿块外,应当有全身多部位(如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全身发热,和肿块局部疼痛。发病迅速,肿物增长快。

  乳腺原发淋巴肉瘤:常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病理组织活检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并发症

  1、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982年,WHO提出本病的组织学分类为良性、临界病变、恶性三种类型。普遍认为肿瘤可能是由纤维腺瘤变化而来,发病原因可能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2、乳腺纤维肉瘤:肿物生长缓慢,多为单发,可呈巨大型,表面光滑、质地硬韧,可活动。常需与叶状囊肉瘤相鉴别。治疗以乳腺单纯切除术为主,手术后可综合使用放疗、化疗。

  3、乳腺脂肪肉瘤:极为少见,肿物多为单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可活动,生长迅速。分化好的脂肪肉瘤可以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分化差的,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应当行根治术。

  4、乳腺恶性淋巴瘤:可以是全身性恶性淋巴瘤的乳腺局部表现,也可以是乳腺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全身恶性淋巴瘤的乳腺表现,除局部肿块外,应当有全身多部位(如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窝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全身发热,和肿块局部疼痛。发病迅速,肿物增长快。乳腺原发淋巴肉瘤,常可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病理组织活检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5、乳腺癌肉瘤:是起源于上皮的癌和起源于其他组织的肉瘤的混合病变。极为少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应辅助放疗。

治疗

  乳房肉瘤治疗以单纯乳房切除即可,但如有胸肌筋膜侵犯时,也应一并切除。放疗或化疗的效果尚难评价。肉瘤的恶性程度相对是比较高的,一定要补充放疗,配合化疗现在的综合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多病人也能不复发,不过,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饮食

  1.乳房肉瘤饮食应该注意坚持低脂肪饮食,常吃些瘦肉,鸡蛋及酸奶。

  2.多吃含维生素A,C,E的食品,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保持大便通畅,纤维素的食物及每天喝一些蜂蜜。包心菜,胡萝卜,油菜,蒜,植物油,鱼等可以多吃、不吃盐腌,烟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

  4.注意多运动一下忌辛辣,心情舒畅。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