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后肌综合征

旋后肌综合征是由于桡神经深支在穿过旋后肌深浅层之间时,受到压迫产生的一组症候群。桡神经深支也叫前臂背侧骨间神经,故该病也有人称之为“前臂背侧骨间神经麻痹”。
手工业工人、键盘操作者及某些运动员因前臂伸肌过度使用所致慢性创伤性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非感染性炎症均可使旋后肌腱弓处增生、粘连和瘢痕形成。此外,旋后肌处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及桡神经在旋后肌内行径异常,均可使神经受到过大压力而发生功能障碍。
常见症状:上肢乏力、肘外侧疼痛、局部肿胀、肌肉结节包块
麻痹多不完全,只有运动障碍,没有感觉障碍;肘部外侧疼痛和放射痛;局部压痛明显;桡神经深支所支配的肌肉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尺侧腕伸肌、伸指总肌,伸小指肌,固有伸食指肌,拇长、短伸肌乏力 ,有时可发现局部肿胀或触及包块。旋后肌处良性占位性病变以及桡神经在旋后肌内行径异常,均可使神经受到过大压力而发生功能障碍。
检查项目:体检、X线检查、肌电图
肌电图检查
运动神经元的单次发放冲动可引起其轴突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的同步收缩,所记录到的电位即MUP。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使一个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同步放电,产生一个MUP;但在失神经的肌纤维中就不复如此,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在2周后,对乙酰胆碱的灵敏性增大,可达到正常的100倍。它们会自发地发放电位,也就是纤颤电位。神经电图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肌电图的异常只能证明神经原性损害,而神经电图改变则使损害定位更为明显。MCV 对周围神经外伤很敏感,与运动纤维粗纤维易受伤有关。
1.尺神经损伤
尺神经受伤后,除手部尺侧皮肤感觉消失外,环、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爪形。拇指不能内收,其他四指不能外展及内收。
2.正中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偶可引起正中神经挤压性损伤,骨折复位后往往能自行恢复。受伤后可出现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对掌,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
应首先关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例如戒烟、合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合理的生活方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病的机会。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
早期局部制动,用三角巾悬吊或石膏托固定,但避免长期外固定。
(一)手法治疗
1.痛点分筋法在旋后肌腱弓、疼痛部位,医者拇指置于筋结之上,深压着骨,稳健用力弹拨、分筋5或6次。
2.屈肘旋转法医者以手掌托患肘,手握患腕,使患肢被动屈肘旋前、旋后各10余次,局部配合弹拨或理筋手法。
(二)药物治疗
1.内服药本病多由脉络损伤、瘀积不散、气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用和营止痛汤、八厘散、活络丸等。西药可应用营养神经的神经妥乐平静滴,口服弥可保片或腺苷钴胺片等。
2.外用药局部外敷消肿化瘀消炎止痛膏,同时选用中药熏蒸或湿热敷,方用海桐皮汤等。
(三)其他疗法
1.中药离子透入疗法或理疗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2.局部封闭法早期以曲安奈德2.5~5mg加利多卡因2.5~5ml做痛点封闭。
(四)手术疗法
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做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置于手术台旁桌上,前臂旋前,手掌向下。手术切口起自肱骨外上髁前面,稍呈弧形向后下方,沿桡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向下切开,整理长8~10cm.术中注意保护桡动脉及桡神经。
1、辛辣刺激食物、煎炸烧烤食物、粗糙食物、生冷食物、坚硬食物等。因为辛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胡椒粉、咖啡、浓茶等,进入人体后易助热生湿,加重病情,故应忌食。
2、烟酒也是禁忌品。中医认为酒乃纯阳毒物,与火同性,易助湿生热。
3、食用含优质蛋白食物和高维生素食物,同时要注意在烹饪中要精工细作,进食时细嚼慢咽。
4、宜食高维生素食物。新鲜水果的主要成分时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为人体吸收。而且它们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铁、铜、钾、钠、镁、锰、磷、硅、铬、镍等,与人体血液中成分相近似,利用率高,有极强的滋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