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性皮肤癌

职业性皮肤癌(occupational skin cancer)指从事职业工作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的皮肤肿瘤。
常见症状:溃疡、瘢痕
有些职业创伤发生在原来正常的皮肤上,经过相当时间在原创伤部位发生肿瘤。从创伤到肿瘤出现可发生如溃疡、瘢痕等持续性体征;本病为非转移性肿瘤,同时组织学上位于创伤部位。
多见于从事与上述因素有关的职业从业者。皮损好发于手部、颜面等暴露部位。肿瘤发生多在从业若干年后,如化学物质致癌需经15~20年,离子辐射致癌需20~30年。临床可出现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黑素细胞癌等。组织病理可助诊断。
检查项目:组织学病理检查
与非职业性皮肤癌鉴别。
早期皮肤癌:多表现为红斑状或略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表面常伴有鳞形脱屑或痂皮形成,症状与牛皮癣、湿疹、炎症等良性皮肤病相近。病灶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某些具有特征性的征象,如一个发亮的、半透明的丘疹样小结节,表面有渗血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是疤痕样表面光滑的纤维样斑,无明显毛细血管扩张、溃疡及隆起。或是病灶内有黑色、彼此融合的小点。
盘状红斑狼疮: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鉴别。
加强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可疑致癌物的直接接触寻找不具致癌性的代用品。
饮食注意:
1.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的脂肪为原则。
2.对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患者,应指导患者进优质蛋白,如动物瘦肉、禽类、鱼类、乳类、蛋类,以及海参、甲鱼、龙眼肉、薏苡仁、核桃、芝麻、灵芝、猕猴桃、枸杞子、莲子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3.多食新鲜的被认为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全谷类、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菜花、芹菜、菜椒、胡萝h、荠菜、番茄、大白菜、黄瓜、木耳、菌菇类、海带、薏苡仁、大豆、芽菜类、木瓜、柚子等。
4.具有药膳作用的食物,如胡萝卜、荸荠、茯苓、龙眼肉、粳米粥、H毛藤茜草章鱼汤等,具有滋补作用。
5.不宜食用油炸、油煎、烟熏、烧烤、腌制等方法加工的食品,不食用发生霉变的食物,如发霉的玉米、花牛米、大米、大豆及谷类等。
6.忌烟、酒、浓茶,可可、咖啡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皮肤癌患者手术后饮食
皮肤癌手术后,耗气伤血,宜多食用补气养血之品,选用粳米、扁豆、大枣、龙眼、荔枝、香菇、鹌鹑蛋、胡萝卜、山药、藕粉粥、豆类等。要千方百计增加病人的食欲,经常更换菜肴品种,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调配。要让病人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特别是蛋白质的消耗很多。经常吃瘦猪肉、牛肉、兔肉或鸡鸭家禽。如果病人厌油腻荤腥,可换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非肉类食物,如奶酪、鸡蛋饼、咸鸭蛋等。要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煎食物。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及其他一些有助于抗癌的食物,如芦笋、海带、海藻、洋葱、大蒜、蘑菇等。
2、皮肤癌患者放疗时饮食
放疗的副反应较多,如引起粘膜损伤,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等。饮食护理十分重要。一般要给病人流食、半流食,根据病情酌情增减数量和次数,不可勉强。放疗时耗损阴液,饮食中宜增加一些滋阴生津的甘凉之品,如藕汁、梨汁、甘蔗汁、荸荠、枇粑、猕猴桃、香蕉、葡萄及泥鳅、海参、甘蔗粥等。对于耐受力差的的病人可以给予静脉高营养,以补充体内的严重消耗。
3、皮肤癌患者化疗时饮食
选用核桃仁、桑椹、白木耳、香菇、菱角、苡米粥、黄鳝等。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难免会使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损害,产生相应的毒副反应,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溃疡、脱发等。化疗时气血两损,宜常服养气之品,选用核桃仁、桑椹、白木耳、香菇、菱角、苡米粥、黄鳝等病人;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开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蕈、陈皮等。
4、适当运用中医饮食疗法
放疗后,往往有口舌干燥、舌红少苔等津液耗损的表现,可多吃一些滋阴生津的甘凉食物,如藕汁、荸荠汁、梨汁、绿豆汤、冬瓜汤、西瓜等;化疗期间,病人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可吃河蟹、黄鳝、牛肉等有助于升高白细胞的食物以及山楂、萝卜等健脾开胃食品;手术后病人气血亏虚,可多吃山药、红枣、桂圆、莲子,以补气养血。
5、皮肤癌患者饮食护理中可以增加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皮肤癌患者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